周二(20号)的A股市场,走出了少有的逆势而上形态。在前夜美股大跌(道琼斯指数跌1.44%,纳斯达克指数跌1.65%)情况下,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均先抑后扬,分别上涨0.47%和1.89%。 这对于A股来说,已经久违了。很久以来,不要说外围跌势明显,即使人家涨得不错,咱这边高开低走,也成了家常便饭。 这一次能够不太一样,当然首先与刚刚公布的重要数据有关。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为722786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三季度增长4.9%,较二季度抬升1.7个百分点,带动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 就此,不少解读声音认为,这说明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不仅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还实现了V型反弹。从全年来看,经济还将延续逐季向好的态势,预计四季度GDP增长5.5%,全年有望实现2%的增长。 如果在这么大的“利好”推动下,A股还是毫无表现,实在是说不过去。由于大家对A股的期望并不高,它能有一次“扛住”外围跌势的影响,走出当日V型回升的气势,就应该给它一些掌声。 过去人们常说,A股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为什么中国经济那么好,A股就是落后于别人三千里呢? 实际上,A股还真有它自己的个性。它率真又顽强,任凭有些人说“这好那好”,它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走自己该有的走势。如果你不理解它,一定是它看到了你看不见的东西,而你没有看懂而已。 股市真不是乱走的。一个体现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十足,反映在股市上,也是韧性十足——从7月中旬到如今,3个月过去了,A股愣是在上下只有200多点的狭长区域里,走了至少四个来回。高点分别是3458点、3456点、3442点、3359点,低点分别是3181点、3174点、3220点、3002点。 这大体上是一个高点下降、低点抬升的区间。对此,可以有两种解释。 其一,这是一个“洗盘”区间。由于第一波从3000点到3400点上涨过快,堆积了一些获利盘,更有一些“新韭菜”涌进来也想趁机“坐轿子”,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困在了山顶等待救援。要把这些人洗出去,才能再上攻。 其二,这是一个“出货”区间。在一个全球疫情肆虐、众多企业困难重重的年景里,A股大盘上涨了10%左右,很多个股涨幅达到百分之十几、几十,甚至翻倍。这种获利幅度,如果能够把手中的“筹码”,卖给那些傻乎乎追涨的人,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可以肯定地说,盘整的这三个月,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对于后续还有更好的业绩支撑的股票,利用这个震荡区间清理浮筹,然后再择机而进,是合理的选择。 对于那些仅仅靠概念、故事炒作上来的,后续没有实质东西可以支撑的股票,这个震荡区间一定是在“悄悄地卖出”,这也是合理的选择。 我们提到过的大金融板块,它们基本上属于第一种情况。虽然大势波澜不惊,但这一板块中的很多股票,比如平安银行和中国人寿等等,均创出3000点以来的新高。 至于悄悄卖出股票的,数量应该是远大于蓄势待发的。因为如果真是一波大牛市来临,为了清理浮筹,根本不需要震荡3个月。随便翻看一下众多股票K线图,那些自大势见顶3458点以来,只要是股价逐波下探,基本上都属于大手笔卖出股票的情形。 如今,这两股力量、两种情形,都走到了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对于前一种来说,如果不拿出舍我其谁的勇气,把市场的人气带起来,自己再孤独往上走,有一些高处不胜寒;对于后一种来说,卖着卖着,如果股票不能维持一个基本的形态,就会导致在其中观望的人,跟着鱼贯而出,从而把股价打的更低。这当然不符合“大卖家”的心思,谁不愿意把股票卖的价格更好一点呢? 因此,上述两种力量,在这个点位是有合二为一需求的,虽然他们的初衷不同,目的也不同。 而且,市场曾经的旗帜——券商板块,在这里也到了“图穷匕首见”的时候。比如中信建投,从33元攻击到60元一线之后,已经在50元一线徘徊两个多月。这个盘整,是蓄势准备再战,还是卖出准备放弃,这几天也即将见分晓。从走势上看,中信建投等券商股已经出现破位下行的迹象,要么加足马力拉回,要么滑落到下一个台阶,必须做出抉择。 那么A股会怎么走呢?从技术上看,向上的积极因素多一些。上面说的两种力量,一旦市场走出上攻形态,也更容易形成共振。从基本面看,国内疫情控制住之后,不确定因素减少,对经济的乐观预判占上风。但同时,也有两个压力,一是国外疫情第二波起来了,这事儿会否越闹越大,尚未可知。二是欧美股市会否受二次疫情影响,走出第二波下探,也有待观察。 但无论如何,这一次是A股争口气,特立独行展示自己的一个机会。市场已经酝酿有时,积极因素也有不少。关键时点的临近,也逼迫市场做出抉择。这一次机会如果抓不住,重要支撑位被击穿的风险会大增,所谓“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的局面恐难避免。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