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涨跌品种中新品种涤纶短纤因上市后连续上涨后,盘面获利盘回吐而有所降温,跌幅排前,尽管盘中一度跌停,但依旧是市场关注的品种之一。短纤盘面利润也得到快速的压缩,但库存仍然紧张,反弹仍随时可能发生,从控制风险的角度不建议去追究。 从资金动向看,除股指外大宗商品中黑色仍然是市场关注的重点,资金流入较多,但铁矿受港口库存增加打压现货降价压力大,已连跌两周,总体仍然偏弱;而下游在高需求和淡季预期下,钢材库存虽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短期上下空间也较为有限。 图1、涨跌幅排名前十位品种 统计区间:2020年10月17-10月24日 数据来源:文化财经 图2、资金沉淀及资金流向排名 统计区间:2020年9月18-10月17日 数据来源:文化财经 特别值得一提的橡胶,国庆节后几乎每天创出新高,至10月26日主力合约RU2101盘中高点至15815较节前低点12350上涨3465点,涨幅28%,已创逾两年的高位;后市行情走向成为大家猜测的重点,虽然离16000点大关已不远,但离2011年43500高位及2017的21000多点都还有较大空间,是获利出局或转成空单,还是继续增多勇往直前?且看需求面供求给出怎么的答案。 近两年多橡胶行情持续低迷,行情基本徘徊于10000~13000点之前,近两年都不乏因看绝对价低位而抄底的资金进出,但行情一直缺乏持续上涨的驱动,而给看多者无情的多次的暴击。而此次行情来势凶猛快速上冲15000点创两年多的高位,其中多重利多叠加成为橡胶突破全球疫情的影响而大涨的强劲动力,具体看影响因素如下: 一方面,干旱和拉尼娜双重影响,主产国胶水产量降低,国庆节期间,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海南地区遭遇台风和降雨天气,导致割胶活动受阻(我国1-3季度减产20%),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预计全年全球总产量同比下滑6.8%。供应恢复低于预期,其中由于疫情防控,手套需求暴涨,海外乳胶生产利润高,导致烟片胶等高端橡胶产量少,现货价格坚挺,从而支撑了RU2101的价格。 图3、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国产量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wind 另一方面,需求回暖,恢复好于预期。9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同比、环比均为两位数增长,中国重卡和挖掘机销量同比分别增长63%和64.8%。中国橡胶进口量同比增长58.1%。 图4、中国汽车产销数据靓丽(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随着国内外经济活动逐渐恢复,中国轮胎海内外订单逐渐增加,中国轮胎开工率逐渐回升,轮胎产量逐渐增加,对天然橡胶进口需求逐月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9月份,中国橡胶轮胎产量大约为8156.10万条,同比增长15.40%,1-9月中国橡胶轮胎累计产量大约为58254.10万条,累计同比下滑5.50%。 图5、中国轮胎月度产量(万条) 数据来源:wind 值得关注的还有仓单问题,今年仓单数量较低,11月交割后老胶会集中注销,新胶可交割品产量大幅缩减,另外今年由于天然橡胶期货价格升水同比较低,而且期货价格绝对水平超低,共同导致入场套保积极性较低,当前库存结构分化,交割品库存紧张,非标品混合胶库存依旧高位,但也连续两周去库,最新库存显示,保税库存环比下降2.6%,一般贸易库存环比上周0.7%。近期的上涨核心逻辑,集中在不足的交割仓单上,当下的总仓单量来推算,集中注销后仅剩3万吨左右的2020新全乳仓单,给足市场炒作新胶仓单量不足的题材。叠加天气等因素助力下,情绪上仍有上涨的空间。 图6、上期所天然橡胶仓单低于历史同期(吨) 数据来源:wind 另外前期青岛疫情防控升级,做为国内橡胶贸易中心已受到影响;东南亚橡胶主产国泰国和印尼都暴发大规模示威游行,政治风险抬头。都利多橡胶。 综合来看,在拉尼娜天气的影响下,东南亚降雨过多,影响了胶水生产活动,供应端已由高产期进入减产期,尤其是中国由高产期进入停割期。而且短期市场受到的天气因素影响仍然存在,近日又迎来了台风“莫拉菲”,其中心风力可达14级,未来预计向东南亚移动。从气象预报看,未来十天还有新的台风形成,可以说海南及东南亚产区未来一段时间天气形势严峻,虽然割胶意愿旺盛,但割胶时长很难充分提升。需求端,国内经济已处于恢复至正常的路上,汽车销量持续恢复,重卡销量继续亮眼。另外,随着老仓单的注销,1月存在逼仓风险,短期看这些因素都还未发生大的改变,行情仍可能有向上的惯性,橡胶期货短期仍可能偏强为主。 但是,天然橡胶价格已经超过疫情前的水平,此轮上涨行情能否告一段落,未来进一步上涨空间的打开需要依靠更多更强的驱动力。当然近期涨幅较大,如果获利面止盈也可能有回调或盘整,届时可关注做多机会。 同时,全球疫情继续恶化,美国大选在即,贸易形势等宏观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建议做好风险控制。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