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炒作重启 产量下调 美豆库存降至低位 由于出口预期转好,今年美豆播种面积恢复性增加,从去年的7610万英亩增加到8310万英亩,但由于在收获前期出现飓风灾害,导致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美豆单产大幅低于之前预期,美豆产量大幅下调,新年度供应急剧下降,加之出口和国内压榨状况较好,期末库存被调低到近7年低点,奠定了美豆持续走高的基础。 在11月美国农业部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中,给出的美豆单产为50.7蒲式耳/英亩,比10月预估的51.9蒲式耳/英亩大幅调低1.2蒲式耳/英亩,下调幅度之大出乎市场预料,相应地,给出的总产量为41.7亿蒲式耳,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42.53亿蒲式耳,也低于10月预估的42.68亿蒲式耳。在出口量和压榨量并未调整的情况下,2020/2021年度期末库存从10月的2.9亿蒲式耳下调到1.9亿蒲式耳,为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仅为上年度同期的36%。 除了在产量上做文章外,?美豆的出口和压榨表现也相当不错,美国农业部有理由在后续的月度报告中继续调高这些数字,调低美豆期末库存,从而使得美豆供需面继续转紧。虽然近期由于压榨利润走低,国内个别小油厂对美豆进口船只洗船,但由于播种因天气原因延迟,巴西大豆上市可能晚于预期,因而美豆出口获得更宽裕的时间窗口。就目前来看,美豆出口一家独大,出口形势一片大好。截至11月19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201万吨,比上年同期的195.24万吨增加3%。迄今为止,2020/2021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为2441.83万吨,比上年同期的1439.52万吨增加69.6%。在本年度的头12周里,美国大豆出口量已经相当于全年出口目标的40.8%,为近几年的最好表现。 豆油制作生物柴油用量增加以及养殖产品出口增加使得豆粕需求增加,美国国内压榨利润良好,刺激美国大豆压榨量增加。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压榨周报显示,截至11月19日当周,美国大豆压榨利润为2.00美元/蒲式耳,一周前是1.99美元/蒲式耳,去年同期为1.54美元/蒲式耳。美国全国油籽加工行业协会(NOPA)发布的月度压榨数据显示,10月NOPA会员一共压榨大约1.85亿蒲式耳大豆(500万吨),高于市场预期的1.77亿蒲式耳(482万吨),比9月提高近15%,比去年同期提高5%以上,创下单月压榨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天气作祟 南美大豆生产堪忧 前期中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于巴西,使得巴西大豆出口量猛增,达到9200多万吨,创出历史新高,同时巴西陈豆库存在新作上市之前几乎见底,甚至出现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需要从邻国进口的窘境。目前巴西大豆生产已经容不得任何闪失,否则在美豆产量大幅下调的情况下,一旦南美大豆生产再出现问题,2020/2021年度世界大豆供应将更加捉襟见肘。 由于出口形势较好,出口价格较高,以及巴西货币雷亚尔贬值,农民种植大豆的效益较好,2020/2021年度不论是巴西还是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均有所增加。巴西2020/2021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3850万公顷(9509万英亩),增加156万公顷(385万英亩)或4.2%。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计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将达到1720万公顷,比上年提高10万公顷。但拉尼娜现象将造成阿根廷大部分大豆产区以及巴西南部大豆产区干旱,使得南美大豆产量可能不及预期。 拉尼娜现象导致的降雨减少已经在阿根廷和巴西大豆生产中初步显现,造成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播种延迟,同时目前大豆长势也不如去年同期。随着后期降雨增多,大豆播种速度有所加快,根据资讯机构AgRural发布的数据,截至上周,巴西大豆种植率达到81%,而去年同期为79%,最近一周推进了11个百分点。降雨不足迫使农民推迟播种时间,也使得收获时间相应推迟。预计截至2021年1月31日巴西最大大豆主产州马托格罗索州仅约有450万吨新作大豆上市,大大低于上年同期的1090万吨。 目前市场对巴西今年的大豆产量较为乐观,其中巴西咨询机构AgRural分析师丹尼尔·西奎拉表示,尽管播种季节初期的天气“非常不典型”,但巴西大豆产量仍可能高于2019/2020年度的1.25亿吨。AgRural预测2020/2021年度巴西大豆产量达到1.322亿吨,因为播种面积将同比增长3.6%。不过,巴西中西部地区的降雨不规律,而且南部天气干燥,导致今年播种延迟。后期随着干旱程度增加,巴西大豆产量存在进一步调低的可能。 拉尼娜造成的干旱给阿根廷大豆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远甚于巴西。据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发布的周报称,截至11月18日,阿根廷2020/2021年度大豆播种面积达到495万公顷,仅相当于计划播种面积的28.8%,比一周前推进8.9个百分点,却比去年同期低了2.5%。由于气候干旱,虽然今年播种面积增加,大豆产量却可能低于去年。预计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将达到1720万公顷,比上年提高10万公顷;大豆单产预计为每公顷2.79吨;大豆总产量预计为4650万吨,低于2019/2020年度的4900万吨。 目前看,拉尼娜现象仍可能延续,干旱造成的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播种延迟可能只是不利天气大餐前的开胃小菜。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下属气候预测中心(CPC)发布的拉尼娜状态报告显示,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水温比平均水平低了1.3摄氏度。CPC称今年的拉尼娜强度自1950年以来排名第八。CPC预计拉尼娜现象持续到冬季及2021年春季的概率为95%。 利润下降 国内大豆压榨减少 由于豆粕需求旺盛,大豆压榨利润较好,近几个月来,国内大豆压榨量连续数月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周度压榨量大多在200万吨以上,使得油厂豆粕库存居高不下。但随着外盘大豆持续上涨,国内豆粕涨幅相对偏低,油厂大豆压榨利润下降,部分地区降为负值,油厂压榨积极性降低。另外,部分油厂豆粕胀库,库存压力增加,也使得油厂被迫停机,导致油厂大豆压榨开机率大幅下降。据监测,2020年第48周(11月21日—11月27日),全国各地油厂大豆压榨总量为184.33万吨(出粕145.62万吨,出油35.02万吨),较上周的203.57万吨减少19.24万吨,降幅为9.45%;当周大豆压榨开工率(产能利用率)为52.64%,较上周的58.14%下降5.5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二周下降。预计第49周(11月28日—12月4日)大豆压榨量继续下降至180万吨,为近半年来除国庆假日期间的最低周度压榨量。 由于大豆压榨量居高不下,加之出货较慢,油厂豆粕库存在上周出现反常增加。截至11月20日,国内沿海地区主要地区油厂豆粕库存为100.24万吨,较一周前的87.03万吨增加13.21万吨,增幅为15.18%,较去年同期的37.13万吨增加169.97%。但随着油厂大豆压榨量持续走低,预计后期油厂豆粕库存有望出现明显下降。 另外,今后几个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将有所下降,沿海油厂大豆库存也在缓慢走低,油厂或因原料短缺而降低大豆压榨量,从而减少豆粕总体供应。据监测,截至2020年11月20日,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进口大豆总库存量为567.45万吨,较前一周的606.44万吨减少38.99万吨,降幅为6.44%。据有关机构调查,2020年12月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141船共计926.2万吨,2021年1月预估到港800万吨,2月预估到港630万吨,3月预估到港650万吨,4月预估到港690万吨。 养殖恢复 豆粕需求日益好转 去年以来,生猪价格大幅走高,养殖利润异常丰厚,加之各地不断出台生猪养殖扶持政策,同时养殖户积累了丰富的非洲猪瘟防控经验,使得生猪存栏量不断走高,养殖规模逐渐向正常年景靠拢。据监测,10月国内能繁母猪存栏3950万头,连续13个月增长,同比增长32%;生猪存栏3.87亿头,连续9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7%。目前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8%左右。照此趋势,明年二季度全国生猪存栏将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由于鸡蛋价格下跌,养殖利润下降,蛋鸡淘汰量大于补栏量,使得蛋鸡存栏量有所下滑。截至10月底,全国蛋鸡存栏量为13.58亿只,月环比减少0.58亿只,同比减少1.09亿只,但仍处于近几年来相对偏高水平。而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刺激禽肉需求增加,肉鸡养殖规模也大幅增加。预计2020年白羽肉鸡出栏将增长10%以上,白羽肉鸡、国鸡、肉杂鸡三类肉鸡年出栏总和将超过120亿羽。水禽方面,行业预测全年总出栏量(肉鸭、肉鹅)仍将超过70亿羽,其中白羽肉鸭出栏总量超45亿羽。禽肉总出栏199亿只,较2019年增加14.08%。 养殖产品存栏量增加,意味着饲料需求量增加。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10月我国规模企业饲料总产量为2382万吨,环比下降2.4%,同比增长20.9%。分品种看,10月猪饲料产量为934万吨,环比增长8.6%,同比增长64.3%,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蛋禽饲料产量284万吨,同比增长4.7%,环比下降2.2%。肉禽饲料产量815万吨,同比增长3.9%,环比下降4.6%。水产饲料产量188万吨,同比下降11.4%,环比下降34.0%。反刍动物饲料产量123万吨,同比增长28.0%,环比增长9.0%。 相比之下,豆粕在蛋白饲料中是最优异的品种,需求占比最大,饲料产量的增加也意味着豆粕需求的扩大。这从油厂豆粕成交量上可见一斑。截至2020年10月当月,油厂豆粕成交量为418.48万吨,月环比增加62.97万吨,增幅为17.71%。1—10月累计成交4347.51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161.03万吨增加186.48万吨,增幅为4.48%。 总之,短期国内供需面宽松,内盘豆粕明显弱于外盘,但中长期来看,内盘豆粕被动跟涨或是唯一选择。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