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稻期货近期受国内外整体商品价格下跌影响,期价大幅走低。加上前期国家连续出台稻谷市场调控政策,南方籼稻市场储备库轮换出库,造成早籼稻市场供应压力难以消化,导致早籼稻期价跌跌不休,主力合约已连续近7周下跌。近期早籼稻主产区种植已经完毕,中稻育秧栽插工作正陆续展开,新季早籼稻的生长状况将成为后期市场关注的焦点。而近期南方籼稻主产区持续暴雨给弱小的早籼稻幼苗带来新季生产不利的影响,加上相关农产品粳稻、豆类及玉米现价期价的坚挺,并且有稻谷国家最低收购价的支撑,预计后期早籼稻期价下跌空间将十分有限。 天气状况对早稻生长初期影响 南方部分地区近日发生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加上前期各地大旱、大雪、倒春寒等一连串气象灾害,今年我国气候总体异常,这在很大程度上给2010年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压力。据了解,5月5日以来,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出现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造成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6省(区、市)615万亩农作物受灾。5月12日南方又遭一轮强降雨的袭击,13日江西气象部门一天时间内发布了77次气象预警信号,使南方强降雨达到鼎盛期,并伴随着强降温。灾害发生后,湖南省农业厅于5月7日紧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洪涝灾害抗灾减灾工作,连夜发出紧急通知,并组成6个工作组赶赴重灾区开展指导服务。广东省农业厅召开专家分析强降雨天气对早稻生产的影响,研究有针对性措施,并通过宣传指导,狠抓措施落实。重庆市农委在摸清受灾情况基础上,迅速制定救灾和恢复生产措施。组织调运42.5吨水稻和玉米种子,支持灾区迅速开展补种改种。 专业人士认为,当前南方强降雨,对前期旱灾较重的地区旱情起到了较大缓解,而对于多数粮食主产区在生的农作物生长较为不利,特别是对即将收获的小麦、油菜及弱苗早籼稻影响较为突出。持续的暴雨低温影响早稻弱苗发育,对中稻育秧工作增加难度,将直接影响到籼稻幼苗的成活率,后期若暴雨低温灾害性天气持续发生,将诱发新季籼稻的减产,后期天气因素也将成为市场关注和炒作的焦点。 国内粮食价格继续稳中有升 发改委对全国粮食主产区和36个大中城市监测显示,4月份主产区粮食收购价格与36个大中城市粮食零售价格总体稳中有升。主产区红小麦白小麦、混合麦三种小麦平均收购价为每50公斤(下同)97.89元,比上月微升0.19%;早籼稻、晚籼稻、粳稻三种稻谷平均收购价格为106.50元,上涨2.38%;玉米平均收购价格为82.45元,上涨2.27%。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位居八大类商品价格涨幅首位。 笔者认为,除了灾害性天气导致粮价上涨,而国家大幅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我国主粮消费中稻谷占55%,目前粳稻的2010年新季最低收购价已提高0.1元/斤,相当于上涨10%,早籼稻与中晚稻也提高3%至4%。中国社科院和国家统计局4月底联合发布的2010年《农村绿皮书》预测,2010年粮食生产价格上涨幅度可能超过5%,进而带动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4%。由于粮价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很多农产品的价格都是根据粮价来进行调整的,一旦粮价出现上涨,其它农产品价格也都会跟着上涨。当前,最低收购价已成为近几年粮食市场的风向标,最低收购价也将封锁早籼稻的下跌空间。 籼稻与相关农产品价差分析 近期东北地区粳稻供应较紧,苏皖地区农户手中的粳稻库存也已基本消耗殆尽,整个国内粳稻市场较往年提前进入了青黄不接的境地。粳稻因粮源紧张,供不应求之势有所加剧,价格上涨幅度较快,粳稻市场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当前,同南方籼稻价差已经拉到500元/吨,如此大的价差将抑制籼稻市场价格下跌,当粳籼之间的价格差距拉大到一定的程度,粳籼之间的替代作用也将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并且当前相关农产品价格相对坚挺,而诸如玉米期现价格一枝独秀,走势十分强劲,目前玉米和籼稻的比值远远低于历史均值水平。笔者认为,周边相关农产品价格的高企,必将刺激早籼稻需求的增加,提振早籼稻价格,同时周边产品期货价格的坚挺也限制了早籼稻的下跌空间。 5月13日,南方国家临时储存稻谷拍卖市场成交率高达34.64%,已改前期持续低迷的成交状况。并且,早籼稻近期合约已基本回归现货价,期货市场上周已有3590吨早籼稻仓单流向现货市场,表明市场已对目前期现价格的认可。 综上所述,早籼稻下方空间受政策的支撑,加上前期期价跌幅过大,后期探底后仍将保持区间上移的态势。而且今年天气多变,农作物生长面临考验,加上通胀预期强烈,国家对地产调控,股市纷纷回落,工业品走软,农产品作为价值洼地的效应在未来仍可能对其价格形成较多支撑,调整充分或为远期走强带来机会。 责任编辑:姚晓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