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深圳市期货业协会主办,以“凝心聚力谋发展,助力经济新格局”为主题的第16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在深圳召开。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致辞中透露了许多重磅信息: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期货市场资金量突破8559.5亿元,同比增长55.2%,创历史新高;今年共上市12个新品种,截至11月底,我国期货和期权品种共有90个,其中国际化品种6个;截至11月底,全市场机构客户数达到5.74万户,机构持仓、成交量分别占全市场55.59%、37.4%;截至9月底,共有8185只私募基金和1621只资管产品投资场内商品及金融衍生品,资金规模分别为1.03万亿元和142亿元;截至11月底,全行业总资产、净资产、客户权益分别达到9224.6亿元、1272.4亿元、7741.2亿元;期货法即将进入一读,争取早日出台;新设期货交易所工作进入尾声,商品指数公司即将开业……
未来期货市场有哪些新品种值得期待呢?
上期所总经理王凤海表示,将加快构建完善的能源衍生品体系,尽快推出原油期权,抓紧研发上市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产品。将进一步增加产品供给,推动氧化铝、铬铁、合成橡胶等期货产品,白银、螺纹钢等期权产品,以及航运指数期货、有色金属指数期货期权等指数类产品上市。
郑商所总经理鲁东升表示,将全力做好花生、鸡肉、钢坯、烧碱、PX、瓶片等品种的研发上市准备,深化马铃薯、葵花籽、大蒜、水泥、丙烯等新品种的研发,加大电力、BDI指数、商品指数研发力度,实现成熟品种的期权全覆盖。
2020年期货市场发展取得良好成绩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面对疫情,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抗击,取得了伟大胜利。”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讲话中表示,疫情中,期货行业主动捐钱捐物,助力实体企业管理价格和供应链风险,助力我国经济恢复常态,发挥了积极作用。
方星海表示,2020年我国期货市场在许多方面的进展令人鼓舞。
一是疫情期间期货市场运行平稳,避险功能有效发挥,有力支持了实体企业复工复产。疫情暴发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在证监会党委领导下,我国各期货交易所积极应对,保证了正常开市和市场稳定运行。疫情期间,企业避险需求上升,期货市场资金量和成交持仓量均创历史新高,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作用进一步凸显。截至11月底,我国期货市场资金量突破8559.5亿元,同比增长55.2%;1—11月累计成交量、成交额分别达到53.8亿手和382.5万亿元,同比增长50.4%和45.5%。风险管理是衍生品市场的基本功能,外部环境越不确定,期货市场越能发挥“避风港”作用。疫情发生后,实体企业普遍面临库存高,销售难,产业链运转不畅,原材料和现金流紧张等问题。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营机构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通过期货交割、期转现、仓单交易等多种期现“转换”途径,在期货市场帮助企业实现采购和销售。灵活利用仓单服务,帮助企业盘活库存、缓解现金流压力。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围绕疫情期间抗疫物资生产企业需求,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涌现出了“口罩期权”“手套期权”等一批助力企业“战疫复产”的典型案例。面对国际原油市场大幅波动,我国原油期货制度设计、风险管理和应急能力经受住了考验。在WTI原油期货出现“负油价”等极端行情下,上海原油期货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自我修复能力,获得国内外各方的肯定。
二是品种创新和规则制度改革加速推进,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新品种上市步伐加快,全年共上市12个新品种,截至11月底,我国期货和期权品种共有90个,其中国际化品种6个,为广大实体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避险工具。持续优化交易制度,全年新增32个期货期权做市品种,目前已实施做市制度的期货期权品种总数达到65个,做市品种的流动性和活跃合约连续性显著提升。“期货价格+升贴水”定价模式日益普及,推动了贸易方式变革;保险公司已利用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价格作为农业保险定价依据。
市场运行质量的提升,促使更多实体企业和投资机构参与期货市场交易。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场机构客户数达到5.74万户,机构持仓、成交量分别占全市场55.59%和37.4%,同比增长38%和98.6%,与2015年相比,则分别增长2.01倍和2.49倍。9月底,共有8185只私募基金和1621只资管产品投资场内商品及金融衍生品,资金规模分别为1.03万亿元和142亿元。今年,4只公募商品期货ETF基金成立,虽然目前规模还不大,但与股票、债券等资产形成了互补,填补了公募基金大类资产配置当中的空白。
三是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建设初见成效,服务实体经济空间不断扩展。场内期权的丰富为场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对冲工具。3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仓单交易、基差贸易、商品互换等场外期现结合业务平台相继上线,对场内工具形成有益补充,形成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线上与线下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了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有效拓展了服务实体经济的空间。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牵头建设的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近日获得了FSB的认证,成为我国首个正式获得FSB认证的报告库,这将对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是对外开放品种增加,开放路径更加多元。上半年,低硫燃料油期货同步对外开放上市;一个月前,上海国际铜期货上市;下周,棕榈油期货也要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对外开放期货品种将达到7个。通过跨境商品期货ETF、结算价授权、推出结算价交易指令等方式,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多元。今年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已经成立,今后会有更多的外资控股期货机构参与中国期货市场。
五是境外投资者参与度稳步提升,我国重要大宗商品定价影响力得到提高。铁矿石期货已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70家境外客户,已发展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唯一采用单一实物交割的铁矿石衍生品。PTA作为我国期货市场首个引入境外交易者的化工品种,已经成为全球聚酯产业的价格风向标。天然橡胶和20号胶期货互为补充,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天然橡胶期货市场。上海原油期货2020年前10个月境外客户日均成交占比近18%,日均持仓占比近25%。2020年1—10月,原油期货累计完成交割7932万桶,同比增长4.15倍。上海原油期货复出口业务落地后,使用上海原油期货价格定价的原油转运出口至韩国、新加坡等地区,进一步彰显了上海原油期货价格在东北亚区域的价格影响力。
六是期货经营机构综合实力提升,创新发展提速。截至2020年11月底,全行业总资产、净资产、客户权益5年间分别增长94.2%、62.4%、102.1%,达到9224.6亿元、1272.4亿元、7741.2亿元。在以前瞻性为导向的审慎监管下,我国期货公司总体经营稳健,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事件。期货行业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一批期货公司以经纪业务为基础,以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为两翼,逐步从通道业务向综合服务转型。
加快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发展的举措
方星海表示,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成绩斐然,但在市场体系、产品体系、规则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要深刻理解十四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按照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加快推进期货市场各项工作,积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配合做好期货法立法工作,夯实期货市场法治基础。期货行业盼望已久的期货法,即将进入一读,要全力做好配合,争取早日出台。期货法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大法,将从法律层面对我国期货市场的改革开放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各参与主体的法律地位,明确期货市场基础法律关系、民事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明确对场外市场的监管;对市场准入、投资者保护和对外开放等做出明确规定,为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以及跨境监管提供法制保障。
二是围绕价格发现这个期货市场的核心功能,进一步夯实期货市场的基础。要继续推动新品种上市。生猪期货将于1月8号上市,必须确保平稳推出、平稳运行。加快推进天然气、成品油、花生、30年国债期货期权等品种上市工作,加快商品指数和商品指数期货期权品种研发和上市,支持相关机构开发更多商品指数基金、商品指数ETF等投资产品,研究推出碳排放权期货,助力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增加交易制度供给。今年国债冲抵保证金、差异化保证金措施已经实施;做市商制度持续优化,合约连续性问题得到改善。持续解决重点品种合约连续活跃问题,实现重点品种全覆盖。加快推出组合保证金,优化持仓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交易所间结算风险隔离机制,提高交易结算便利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供给。今年期货市场主体供给取得突破,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诞生,多年未有的新设期货公司已经获批,新设期货交易所工作进入尾声,商品指数公司即将开业,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已获准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推动相关工作,不断丰富市场主体。同时进一步破除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更多国企、上市公司等实体企业,以及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基本养老基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优化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
三是要积极稳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十四五规划要求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我国将形成一个巨大的直接融资市场。这个市场需要个股、股指、利率、汇率、信用类期货期权等场内外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完成风险管理。当前,我国金融期货期权市场还处在发展的初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加的风险管理需求,也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创新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有必要适度加快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
四是继续扩大期货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将继续扩大特定开放品种范围,拓宽市场开放模式;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更加注重制度规则与国际市场的深层次对接,以更高效、更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和规则体系,更多地引入境外成熟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通过双向开放,期货行业要为我国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大宗原材料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是进一步丰富中介机构类型,推动期货经营机构多元化。以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为抓手,支持期货公司加快转型发展。继续支持期货公司以多种方式增加资本金,为机构创新转型提供资本支撑。下一步,将针对影响行业发展的问题,进一步细致论证、分类施策,不断完善行业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要丰富中介机构类型,培育专业交易商。场内市场工具的丰富,为场外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贸易企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开展场外衍生品风险管理服务,互换、远期、场外期权等业务的开展,极大满足了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个性化需求。一些大型国际现货贸易商(比如嘉吉公司),既拥有覆盖全产业链的现货网络,同时又具备丰富的衍生品交易经验,可以将其现货信息、仓储物流、专业交易等优势充分转化为定价优势,为产业链上各环节客户提供低成本的风险管理综合服务,增强了客户粘性,实现了多赢发展。期货业协会要积极将这样的具有衍生品服务功能和能力的机构吸纳为会员,给予他们应有的身份,培养其成为衍生品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要加快培育我国商品场外衍生品的机构间市场,支持风险管理公司发展成为专业交易商和做市商,逐步在场外衍生品市场发挥核心作用。要进一步提高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专业能力,培养高水平的商品交易顾问CTA、商品投资基金CPO。要更好发挥大宗商品市场资产配置作用,利用大宗商品投资策略灵活,与其他金融资产相关性低、可以优化投资组合收益等特征,加强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更好服务机构财富管理。
交易所高层论坛:构建多元化衍生产品体系
在交易所高层论坛上,上期所总经理王凤海、郑商所总经理鲁东升、大商所总经理席志勇、中金所总经理霍瑞戎、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深交所副总经理唐瑞就2020年期货行业发展以及2021年工作计划展开探讨交流。
王凤海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提升重要商品的价格影响力,重点打造上海油、上海铜、上海胶。将加快构建完善的能源衍生品体系,尽快推出原油期权,抓紧研发上市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产品。将进一步增加产品供给,推动氧化铝、铬铁、合成橡胶等期货产品,白银、螺纹钢等期权产品,以及航运指数期货、有色金属指数期货期权等指数类产品上市。
鲁东升表示,将全力做好花生、鸡肉、钢坯、烧碱、PX、瓶片等品种的研发上市准备,深化马铃薯、葵花籽、大蒜、水泥、丙烯等新品种的研发,加大电力、BDI指数、商品指数研发力度,实现成熟品种的期权全覆盖,深化远期交易、互换业务,构建多元化、系列化的衍生产品体系。
席志勇表示,将加快新品种、新工具上市,拓展服务实体经济广度和深度。“今年的期货市场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期货衍生品市场在管理风险方面大有作为,也应该有所作为。”
霍瑞戎表示,中金所将找准交易所定位,在宏观经济背景下,立足资本市场,思考谋划金融期货市场高质量稳健发展的问题,进一步做好服务。立足国内,服务好实体经济、服务好会员、服务好投资者,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
刘逖表示,明年将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研究开发更多的交易产品。“我们现在金融期权加上中金所的有四个品种,美国CBOE一个交易所有400多个ETF期权、3000多个个股期权,还有指数期权,更多的品种才能让定价功能发挥得更好。”
唐瑞表示,在产品体系建设上,深交所努力塑造具有创新市场特色的全球资产配置平台,构建多层次的信息数据产品体系,特别是进一步拓展衍生品体系。下一步,将在中国证监会的部署下加快市场建设,未来将稳步推出单市场ETF期权,加大研发投入,丰富期权品种,研究制定首批授权事项清单上明确要求的推出深市股票股指期货的相关方案,优化衍生品的交易结算制度,进一步提高市场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衍生品功能,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更好地服务先行示范区和资本市场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