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动力煤:经济复苏提振,煤价中枢上移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0-12-21 09:16:53 来源:中信期货 作者:黑色建材组

一、供给端基本平稳


(一)供改基调调整,产能格局优化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亦是5年煤炭行业落后产能去化的最后一年,随着各地区的去产能任务的加快推进,原计划的8亿吨落后产能去化任务已提前完成,转而是优质产能的释放。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推算,2020年在产产能大约在38亿吨左右,且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晋陕蒙生产集中度超过70%,规模化效应大幅提高,全国千万吨级超大型几乎全部位于三省主产地,技术水平与成本优化能力较2015年发生质的变化。


2021年随着优质产能的释放以及规模化效应的提高,国内有效产能总量再次回归到近年来的高位,成为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煤炭行业在经历短暂的产能不足之后,重新回归到产能相对充足的格局,未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从产能的角度来看,并不会存在市场短缺的情况,常规情况下,产能的调整释放将会使得市场更加趋于稳定。



(二)安监依旧严格,产出存在变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33663万吨,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月增加2.3个百分点,环比增加556万吨,增长1.7%;1-10月份,全国原煤累计产量312743万吨,累积同比增长0.1%。从分地区煤炭产量来看, 陕西与内蒙仍旧是变化较大的两个区域,去年的陕西因矿难而大幅减产,随着安全大检查的有效推进,产能得以释放,2020年1-10月份陕西原煤产量55404万吨,同比增长达到8.1%;内蒙古去年在陕西减产中起到了弥补国内缺口的作用,生产增幅明显,今年由于“倒查20年事件”,煤管票发放与管制非常严格,煤矿开工率大幅下降,从而导致1-10月累积产量下降到80127万吨,降幅达到10.4%。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煤炭市场的产能基本已达到充足的格局,并不会造成市场供应的短缺,而产量之所以减少其原因就在于各项政策的管制,从而导致煤矿实际产能难以有效发挥,尤其是作为最大主产区的内蒙古,基本都是降负荷生产,内蒙古月均10%的降速生产,拖累全国原煤生产增量,甚至处于负增长状态。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内蒙大检查2020年处于常态化的进程,煤管票的发放会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从而导致国内原煤的生产继续出现缓增甚至下降的可能。而经过2020年全年的严格安监整顿之后,蒙区生产在2021年存在优质产能释放的可能,从而有效补充国内供应,不排除导致供应压力再次回升的可能。



(三)进口总量下滑,分布逐步均匀


关乎供给端的另外一个重要节点就是进口,2019年总体进口量较2018年继续增加,但基本维持在平控的状态,尤其是2019年11月之后的大幅收紧,使得12月份进口通关量大幅缩减到277万吨左右,不过这也导致了2020年1月份的集中通关,使得1月进口量可能超过4500万吨之高。这一情况基本与2018年2019年初的问题类似,尽管前一年度维持了总量控制的指标要求,但下一年的年初进口平均回去后,进口量依旧较大,这种周而复始的操作也使得国内用煤企业可以借用时间差来透支进口额度,保持优势价格煤源的供应稳定。


但随着国内产能逐步增加,内产供应量逐步增大,原来起到补充作用的进口煤炭继续放量通关,将对国内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在国际公共危机影响之下,不利于国内就业的稳定。因此,我们看到从5月份开始,进口量大幅减少,原有的通关政策均有所收紧,由此可见,旺季的到来,市场原有仅在淡季收紧、旺季即将放松的预期逐步落空。


而通过2020年的进口通关政策可以看到,2021年进口煤“寅吃卯粮”、总量放量的通关政策可能性大幅下降,转而可能是延续2018年定下的总量控制、全年季节性规律均匀分布的特点,这样尽管导致2020年冬季的供应出现阶段性短缺,但可以保证2021年的海运煤补充有效稳定,从而达到保供稳价的作用。



二、消费端稳定回升


(一)工业制造复苏,用电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1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较上月增速小幅下降0.7个百分点;1-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约6.03万亿千瓦时,累计同比增长1.81%,增速继续扩大0.6个百分点。分项来看,10月份二产用电43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1-10月份累计用电4.03万亿千瓦时,累计同比增速回到1.2%;三产用电984亿千瓦时,当月同比增长3.9%,累计用电9958亿千瓦时,累计同比增长回到0.2%;城乡居民用电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速4.01%,累计用电9298亿千瓦时,累计同比增长5.9%。


作为煤炭消费第一大终端,电力数据在上半年的疫情影响之下降幅明显,在8月份之前,用电数据持续处于负增长状态,而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恢复,制造业及进出口贸易逐步好转,第二产业用电快速增长,10月份二产用电增速达到7.7%的高速,完全修复了二产用电在上半年的缺口。而随着城市化程度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用电继续维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10月份居民用电92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由此可见,居民用电的季节性因素依旧存有韧性,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家用空调的销量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且每百户空调保有量每年保持3%-5%的增速,民用电高需求几乎存在刚需的韧性增长。


综合来看,原有的季节性规律依旧明显,而疫情后期的政策保障推动下的经济复苏使得社会用电重新回归正常水平,而2021年依旧存在稳定经济的强有力措施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提振,社会用电有望继续实现正增长。



(二)清洁能源发力,需求结构存变


近年以来,水电、核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加,根据《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发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要达到15%,当前已基本达到目标。2020年夏季以来,四川、湖北等长江中下游水电集中地区,降雨量增加、水电提前进入高发状态,加之核电、风电等运行发电增量明显,对火电的替代性作用逐步增强。


从统计局数据来看,从8月份开始,全口径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长0.3%,进入正值区间,而火电依旧处于负增长状态,进入10月份,全口径发电更是完全修复缺口达到1.4%的正增长,但火电依旧维持单月-1.5%以及总量-0.4%的的负值区间运行,新增发电完全由清洁能源替代,火电只是维持总量基数以及调峰的作用。


由于火力发电量的负增长,从而带动火电燃煤及供热用煤总量的下降,2020年1-10月份,动力煤消费总量累计同比增长0.63%,而火电燃煤总量累积同比下降0.92%,比总值低1.55个百分点。而反观建材和冶金行业用煤,均出现明显增长,尤其是冶金行业,2020年国内经济基本复苏,海外经济亦缓慢回升,工业制造业及基础原料需求大增,带动金属冶炼行业的大幅提升,用煤量增长最为明显,成为2020年燃煤增量的主先锋。这也说明一个问题,煤炭完全作为燃料的基础能源作用在逐步下降,煤炭应用的结构性调整将逐步颠覆以往的认知,煤炭结构性调整继续深化。



(三)宏观经济修复,消费稳中有升


2020年国内疫情领先全球实现有效控制,继而带动经济端的有效恢复,而海外经济却依旧处于疫情危机的影响下,导致内外经济趋势的剪刀差,工业制造与出口大幅回升,经济景气度上行明显,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上月增长0.7个百分点,2020年全年,除了疫情期间的极端情况下跌到35.7%,全年均处于50%以上的景气区间,宏观强驱动传到至工业制造业并带动了各行业的复苏。


工业制造业的复苏带动了能源端的需求增长,用电发电同步回升,除火电行业外各行业燃煤用量实现大幅度提升,从而带动燃煤用量实现正增长。但正如前文所言,发电结构的调整,导致宏观经济的修复预期并不能完全有效传导至动力煤的消费上,因为火电用煤总量占比依旧超过60%,而其他行业最高不超过10%。清洁能源的逐步增加导致火电的被挤出效应日益明显,从而拖累动力煤消费增速难以与宏观增速相匹配,并且这一效应将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日益明显。



三、库存端驱动转变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供需环境逐步由宽松向平衡转化是当前现货市场的主要特征,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终端库存的累积缓慢以及社会库存的逐渐去化,鉴于坑口环保措施的要求,产地很难进行堆存,那么我们的观察点就是中转港口与终端电厂的库存。


而鉴于2020年煤炭市场主要矛盾点在于供给端的多方面收紧,因此对于各环节的库存变化,我们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分析:首先是国内产量的下降以及进口通关政策的持续收紧,导致中转港口可流通货物调入量持续低位,港口库存得以在三季度的旺季中不断消耗,原有高基数库存下降到历年均值水平,库存压力缓解;而由于港口库存量与可流通货源量的下降,导致应对终端采购略显乏力,下游发运量难以持续,终端可补充增量不及往年,冬储补库环节的结果是库存低于往年。


如果继续推演2021年年初的市场,彼时电煤消费量呈现季节性增长,在原有库存基数下,库容量去化速度可能加快,港口采购量仍将维持高位,届时对市场支撑动能依旧较强。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一个风险,那就是进入2021年,也面临到来的第二年,新一年进口通关额度重新使用,进口补充可能仍会是一个重要节点,因此可能会影响到终端在旺季的采购预期,压低市场驱动力。



四、总结与展望:煤价中枢上移,波动趋于平稳



煤价中枢上移:鉴于2020年初疫情对经济的拖累,包括煤炭在内的工业品价格均出现大幅度深跌,从而导致全年价格中枢受累,截至当前Q5500价格均值在562元/吨,即便12月份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均值最多也就达到570元/吨,均值依旧处于绿色区间以内。


而放眼2021年,经济预期提振将带动消费总量依旧实现正增长,且新年度长协合同在更加明确比例与兑现率的同时,却并未严格要求全年价格中枢必须在绿色区间以内,这一合同具备充分考虑了2021年经济景气的预期,因此在政策容忍度与市场需求同步存在的前提下,价格中枢上移将成为大概率可能。


波动趋于平稳:2020年年末的这次煤价大幅波动,实际是全年供需矛盾的累积在年终又恰逢旺季的爆发,确切的说是供应端的不均匀在年末得到了激化,而供应端的不均匀情况也是由于年初进口量大幅异常通关造成的。因此在2021年,进口总量可能不会大幅度缩减,但不会出现犹如2019-2020历次年初大批量进口的情况,更可能的情况是考虑季节性规律的前提下均匀放关,因此矛盾也将会逐步趋于平缓,煤价的波动也将在进入淡季后逐步稳定,而在下一个旺季时也可能不会出现这种剧烈爆发性的情况。


风险提示:


国内有效产能释放:2020年供应端矛盾的基础原因还是国内产能的大幅受限,第一主产区内蒙减产10%导致供应端保供能力不足,2021年若产能释放,将对市场造成压力。


需求增速超预期提升:疫情的不断恶化是导致2020年煤炭消费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各国的努力以及疫苗的陆续推出,全球经济将渐入正轨。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