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

马文胜:股指期货是对冲时代的来临 机构时代的来临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5-17 11:15:19 来源:期货中国

期货中国11:自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截止到5月7日收盘),沪深300指数跌去了16.43%,上证综指跌去了15.06%。不少股民都抱怨,股市的下跌是股指期货“惹的祸”,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

马文胜:如果没股指期货,跌的会更多。我们看到跌的最厉害的时候,股指期货是升水的,如果说股指期货带动股票下跌的话,它跌的幅度和速度应该要快于现货,但它的表现却是相反的,它实际上无形中像弹簧一样,把现货跌的速度降低了。我们做了认真的研究,现在近月期合约和现货之间大概的升水结构正常的情况下在30点到60点之间,当期货升水低于30点或高于60点的时候,往往能体现期货发挥它价格发现的作用。比如我们这次大跌,从暴跌开始,期货就开始高于60点,为什么高于60点?是因为期货认为价格不应该大幅下调,它起到一个市场的先导作用,只要市场一反弹,高升水马上就降了,比如今天一反弹,升水一下降到60点以下了;只要价格一下跌,升水马上就拉起来了,说明了价格发现的作用。

第一我们要看到股市的下跌是因为基本面;第二由于股指的价格发现作用我们还要认识到现货不会跌的太深,随时有反弹的机会。这就是股指期货告诉我们的。

  

期货中国12: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波动幅度比较大,不少专家都指出股指期货与沪深300现货之间,股指期货的合约之间存在较多的套利机会。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较多套利机会的出现?当股指期货运行的时间更久一些,比如半年后,市场的套利机会是否会减少?

马文胜:我觉得2个原因:投资者结构和工具。现在为什么有机会?从目前参与的投资者结构来看,中短线交易居多,保值套利交易还不是很多。第二,和现货市场相连的套利工具,目前还没有普遍在期货公司得到运用,现在大部分都还在局限理念上、在分析方法上,真正运用于实践的工具还不多。所以说现在留给市场比较好的套利空间。

半年后我觉得主要要看这2个方面的改善情况,我觉得应该说从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来看,半年之后,这种套利机会肯定会减少,这2个方面肯定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我相信大机构会进来,工具也很快就会出现。

 

期货中国13: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的成交量除了第一天不足5万手,之后就一直站在10万手之上,而近两天已经突破20万手。从一个新品种的角度来说,股指期货的成交已是相当活跃了,您觉得造就股指期货相对活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目前主要的参与群体是哪些人?

马文胜:股指期货应该叫什么,叫做成熟的商品期货市场和规模庞大的证券市场联姻产生的一个市场,他的基因全部是筛选过的,全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所以说这个市场一诞生就特别强壮,因为制度很规范透明,市场发展在一个非常好的环境里,他的成长非常迅速。所以说我们看到成交量在不断增长,实际上是个正常现象。

主要因素是什么?应该说几个市场都很成熟,投资者结构经过筛选,制度体系都很规范。

那目前主要的参与群体是什么?我看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比较成熟的商品期货和权证方面投资者的参与。所以说它现在第一步表现的就是交易规模比较活跃,也很正常。昨天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的申请开始,随着一些大资金的拥有者申请套期保值成功之后,股指期货会有很好的流动性,同时市场的深度也会有了,持仓规模也会起来。

  

期货中国14:另外我们还发现,虽然每天的成交量比较大,但持仓量一直相对偏小,这说明大部分投资者做的是日内短线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您觉得“成交量大持仓量小”的这种现象会不会有所改变?

马文胜:现在交易所的这套模式是有创新的,一般投资者限额持仓,就是100手,不是不允许你做,你可以做,但是得把你的目的、把你的资产的情况、把你要保值的情况,向交易所得备案,这就叫做大投资者浮出水面,透明监管。这套体制可能是不同于商品期货,在金融期货市场可能也是一种创新。现在大家比较适应的是什么呢?就是我在不申报的前提下,去满足一百手的持仓,所以它就产生了大交易量小持仓。等今后大家都明白了这套交易所的监管体系之后,我想会有很多包括自然人投资者去申请套期保值资格,这样的话随着持仓规模的扩大,市场功能就会发挥出来,成交量大持仓量小的局面就会有所改善,我相信会在很短的时间可能就会改善。

  

期货中国15:股指期货的上市,意味着我国的期货行业进入了金融期货时代,那么期货公司应该如何应对金融期货时代的要求和挑战?

马文胜:当初我们考虑了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叫做公司平台的建设,包含了组织架构、到公司和外部的合作等。第二个就是适应金融期货上市以后的公司战略。第三就是和战略相对应的机制。

具体是怎么考虑这三个层面的,我总结了“专业化、工具化、产品化、效率化”。股指上市很多人觉得就是在期货市场上增加了一个品种,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它不只是一个品种,它今后会引发很多变革很多革命。刚才我们提到的机构投资者时代的来临,对冲产品的革命,甚至包括交易工具的革命等。这些革命给公司带来了的就是更加专业化,更加要产品化,更加工具化。满足这些要求就要有庞大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组成,这就要效率化。怎么效率化?就是我们刚才为什么提出从层级管理转变成矩阵管理。

这些就是股指期货出来之后我们需要的变化。

  

期货中国16:目前国内有160多家期货公司,其中优秀的二三十家公司都在某些程度上实现了全国市场的经营。而随着股指期货的上市,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金融开放程度的逐步放开,我国有没有可能走出一两家甚至更多的全球性期货公司?

马文胜:目前不会有,是因为市场还没有到这个开放程度,但今后就不一定。我们还是立志于做一个民族品牌的全球性期货公司。我们看到那些全球性做得比较好的大公司,比如曼氏、飞马,它们也不是美国本土公司,它们都是欧洲公司。它们能做到全球化,是抓住了9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契机。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期货公司长远的目标应该能够做成它们这样的公司,但是今天立足于眼下就是一定要把中国的市场做好,就是把中国的投资者培育好,把中国的市场建设好,让中国的商品的定价权和资本的定价权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到那个时候一旦开放,我相信会有很多的国际机构进来,你掌握的资源越多,你今后的话语权越大,今后的国际市场的机构越愿意和这类期货机构合作,可能就具备了走向全球的能力。现在实际上政府是给了我们一定的保护期,在这个保护期里我们一定要自己强壮起来,为下一步走向国际市场打好基础。

 

 期货中国17:09年10月在浙江期货行业协会主办,浙江12家期货公司联合承办的中国(杭州)期货产业大会上您指出,浙江的期货市场从竞争走向战略合作,那您觉得浙江期货公司的战略合作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文胜:我觉得一个叫做合作,比如我们期货分析师大会、产业大会,包括交易所举办的一些会议体现了大家的合作。第二个叫做交流,这个交流不光体现在高管层面,还包括基层员工的交流,比方说有个什么事儿,在你们那边是什么情况,在我们这儿是什么情况,大家互相沟通,有利于行业的和谐。第三个是在市场上互相称赞,不诋毁,互相有一个很好的职业操守。所以说我觉得浙江公司之间的氛围都还是比较好的。

 

 期货中国18:另外,浙江期货公司之间整体上相对良好的关系,会不会由于一些外来期货公司的争食,或是由于股指期货的上市等原因使得浙江期货行业的竞争转入白热化?

马文胜:价格战,在目前我们期货行业上演得比较白热化。昨天看到一个报道,券商的证券费率平均已经降到千分之一以下了,期货的费率下降的速度更快。我们行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每上市一个大品种,费率就下降一次,比如螺纹钢上市全国费率下降了,股指期货上市全国费率又下调。这里头我觉得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在高度电子化的条件下,客户费率的下降肯定是一个趋势,只是下降快与慢的不同。第二个,就是我们行业里头还是有点影响力的公司,为了规模主动地大幅调低费率,同时有几家这样做,整个行业是撑不住的。第三个原因,就是IB的引进,我们看到目前股指期货开户接近两万个客户,但是实际上IB引入的机构多了,而客户数量是有限的。以上这三大原因造成白热化,从浙江来看是避免不了的。

那么这种竞争如果行业能够加以引导,行业实实在在的考虑引导这个问题,情况会好一些。如果光靠市场自身力量,两三年以后是自然也能找到平衡的,但是那个时候,对行业是有伤害的。我们从金融危机可以看到,政府的介入实际上是有利于金融秩序的快速稳定,大到宏观经济,小到行业经济,都是这个道理。我还是呼吁政府和自律组织的介入。应该说挺难寻找一个非常合理公平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集行业的智慧,特别是行业大部分的人能形成共识来维护今天来之不易的中国期货市场很好的氛围,大家形成共识是很有必要的。

  

期货中国19:股指期货上市后,我国的股市终于真正有了做空机制,各大证券类基金终于有了实质性的对冲工具。一方面股指期货会不会带来一轮基金产品的变革?另一方面,不同的基金之间优劣对比会不会分化?

马文胜:一定会的。有的公司对期货研究还不透,一个是产品的变化,再一个就是股指期货在基金运作过程中策略的运用也会出现变化。我想过上一年,我们就会看到基金排名有可能向追求绝对收益转变。

 

责任编辑:刘健伟
Total:312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