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2020年中国期货市场十大看点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0-12-29 10:50:17 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作者:胡俞越、许俊杰等

期市栉风沐雨三十载,期协风雨相随二十年


2020年,是我国期货市场诞生30周年。三十年光阴波澜壮阔,期货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乱到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解决工业品、农产品方面的系列难题以及价格双轨制问题,中国期货市场孕育而生,早期的大干快上、盲目发展导致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大打折扣”,在前后两轮清理整顿之后,中国期货市场逐步走入正轨。二十一世纪初,伴随着入世以后中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期货市场进入重大机遇期,期货交易量实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之后,在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中国商品期货交易量位居世界第一,至今连续保持十年之久。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到全面深化阶段,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场内期权、原油期货的逐步推出,使期货市场功能发挥逐渐深入到经济转型的战略层面,期货市场也迎来了全面发展。30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与我国经济体量相匹配。


2020年恰逢中期协成立20周年,建立于期货市场清理整顿收尾阶段的中期协,作为全国期货业的法定自律性组织,见证并参与市场的逐步规范,充分发挥“自律、服务、传导”职能,在宏观和微观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起到“传送带”和“分流器”的作用,为期货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律监管环境。目前,我国地方各辖区已普遍成立地方性期货业协会和商会,初步建立起遍布全国的期货服务平台。各级行业协会作为联系会员诉求和政府监管的纽带,将进一步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创新发展,切实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


期货市场30年成长史,既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期货市场自身在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道路上不断自我革新的蝶变之旅。站在“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开局的新起点上,我国期货市场在市场体系、产品体系、规则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未来,改革开放仍将是期货市场不断走向成熟的根本动力。


疫情叠加大国博弈,期市助力经济复苏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大暴发、大流行,截至12月下旬,新冠肺炎累计确诊逾8000万,已超过全球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一,成为重塑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的重要历史性变量。此外,2020年中美关系经历建交四十多年来最严峻局面。在世界最需要齐心协力的时候,美方却继续奉行单边主义,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最大破坏性因素,目前美国已进入选举后权力交接的过渡阶段,中美关系又来到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影响世界经济政治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会不断出现。


新冠疫情反复,加之中美关系的恶化,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的同时,也使得市场避险需求不断攀升。上半年多种工业品价格均被打入谷底,甚至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出现负价格的极端行情。下半年随着经济复苏及疫情逐步明朗,包括有色、黑色、化工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快速拉升,刷新多年高点,铁矿石期货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在进出口等形势不太乐观的背景下,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产成品,相关企业基于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加大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力度。


在这次大考下,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凭借强有力的防控措施迅速遏制疫情,并填补全球疫情造成的供需缺口,率先实现了经济反弹,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期货市场也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市场各主体均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期货业协会积极倡议动员行业主动捐钱捐物,为期货业凝心聚力、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强领导;各交易所完善做市商制度、推动“产业基地”建设、上线仓单交易平台以及线上融资平台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和保障产业链畅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此外,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也通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助力实体企业平稳运营:灵活处理履约保证金、购销合同,给予企业更多交易便利,同时,“口罩期权”、“手套期权”的推出,稳定了抗疫物资生产企业的正常运转。期货市场和期货行业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疏通产业链的堵点、痛点、难点,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做出了贡献。


市场整体表现喜人,商品期货多点开花


2020年我国期货市场交投活跃。1—11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53.80亿手,累计成交额为382.4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45%和45.57%。其中,商品期货成交量52.75亿手,成交额为277.0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02%和38.53%。金融期货累计成交量1.05亿手,累计成交额为105.3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59%和68.07%,银保资金的注入带动国债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成倍增长。2020年我国期货期权市场90个品种中有近一半品种在前三季度成交量超过2019年全年成交量。总体来看,2020年全国期货市场成交规模承接2019年的增长趋势,再现“井喷式”发展。


大宗商品方面,多板块表现亮眼。1-11月大多数商品期货和期权成交量同比均获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受原油交易活跃影响,国内油脂油料板块活跃度大幅提升,其中棕榈油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大增357%和434%,大豆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大增234%和338%;同时,生猪养殖需求大增也带动了饲料养殖板块交易,其中玉米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大增71%和95%,鸡蛋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大增423%和334%;此外,2020年贵金属投资也备受投资者青睐,白银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184%和257%,贵金属避险功能和抗通胀功能在2020年充分体现。在市场整体行情向好的情况下,也不乏出现极端价格行情,例如WTI原油负价格事件,并随之引发了中行的“原油宝”爆仓。未来,市场仍需把关好合格投资者的准入门槛、不断完善监管的空白领域、争取原油等战略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


品种创新常态化,企业掀起套保潮


2020年,中国证监会和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以市场为导向,为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避险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期货期权新品种,其中包括液化石油气、低硫燃料油、短纤期货、国际铜期货4个商品期货和菜籽粕、液化石油气、LLDPE、动力煤、PP、PVC、铝、锌期权8个商品期权。其中,液化石油气、低硫燃料油等品种的上市,加速以油、煤、气为代表的国内能源期货市场体系建设。此外,2020年集中上市的纺织、化工领域相关衍生品,有利于完善产业风险工具体系和板块“集聚效应”的增强,推动产业优化整合和加速升级。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上市品种数量达到90个,其中商品期货62个、金融期货6个、期权22个,品种创新现已进入常态化,日益完善的品种体系为为企业从更深层次、更广维度运用衍生品工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市场运行质量提升与企业避险意识强化的大背景下,期货套保逐渐成为企业经营标配。2020年全年新增32个期货期权做市品种,已实施做市制度的期货期权品种总数达到65个,成为2020年期货市场的一大亮点。做市品种的流动性和活跃合约连续性显著提升促使更多实体企业和投资机构参与期货市场交易。截止10月末,根据上市公司公告,2020年近600家A股上市公司开展套期保值,其中有色行业期货套保日渐成熟,近九成以上企业参与套保。总体来看,工业品、农产品和金融期货的法人持仓占比分别为46.4%、45.4%和70.6%,套期保值效率分别为88.7%、65.5%和97.7%。合理套保让企业不再“靠天吃饭”,有效控制了风险敞口,稳定生产经营和锁定预期利润。


期市资金量连上台阶,头部化趋势加剧竞争


根据中期协数据,截至11月底,我国期货市场资金量突破8559.5亿元,同比增长55.2%。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运行质量逐步提升,市场风险管理作用进一步凸显,产企和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入场交易的需求和热情高涨,共同推动期货市场资金总量连上台阶。


期市资金量大幅增加,头部公司受到追捧。截止9月底,在客户权益上,领跑的8家期货公司合计超过市场总量的1/3;在累计净利润上,“二八效应”同样明显,排名前20的期货公司净利润占全行业的63%,未来,中小型期货公司更应在细分领域进行差异化竞争,以点带面,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从股东背景看,在客户权益超过在100亿元以上的21家期货公司中,非银行系和非券商系期货公司仅占据4席,券商系期货公司业务规模增长迅猛,与2020年金融期货业务发力、券商系期货公司具有天然竞争优势不无关系。


此外,从客户权益的地区分布来看,区域化明显。截止11月底,上海、深圳、浙江、北京、广东的期货公司客户权益分列全国前五,合计占总量的66.8%,其中上海遥遥领先,占全国期货公司客户权益总量的27.2%。客户权益的区域化体现了优质期货公司向国内大中型城市聚集的势头较为明显,尤其是华东和华南地区。当然,我们在看到行业“排头兵”在期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时,也需警惕期货市场发展中“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多渠道促进对外开放,中国声音日渐响亮


2020年,我国期货市场的开放路径更加多元,重要大宗商品定价影响力逐步提高。11月19日,国际铜合约在上海能源交易中心正式上市,作为中国期货市场上首次以“双合约”模式实现国际化的期货品种,对进一步促进国内外铜产业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彰显了中国金融开放新姿态,人民币国际化再添一张牌。另外,随着低硫燃料油期货及棕榈油期货先后对境外投资者开放,对外开放期货品种已达到7个。在现有对外开放品种中,铁矿石期货已吸引21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70家境外客户参与交易,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铁矿石衍生品。PTA、天然橡胶和20号胶期货等品种已经成为行业标杆性的价格基准。此外,上海原油期货2020年前10个月境外客户日均成交占比近18%,日均持仓占比近25%。境外投资者参与度稳步提升有助于我国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全球产业链,增强相关商品的全球定价能力。


6月18日,证监会核准通过了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简称摩根大通期货)变更股权的申请,摩根大通期货成为国内首家外资完全控股的期货公司。随着外资期货公司的进入,将迫使国内期货公司不断转型,走创新业务道路,快速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9月25日证监会发布新规,允许QFII\RQFII投资期货期权,吸引境外资金参与交易可以增加市场的深度和活跃度,扩大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未来,预计程序化交易、量化交易在境内市场的应用会更加广泛,这也对境内投资者的专业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期货行业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各期货交易所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持续优化服务,切实发挥了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在应对期货价格剧烈波动方面,上期所的规则、制度经受住市场检验。2020年3月份OPEC+谈判失败后,全球原油供应增加而需求疲软,供需的严重错配导致价格剧烈波动,涉油企业通过上期能源平台完成了套期保值、实现了盈利。此外,2020年全球原油库容一度紧张,上期所通过采取积极措施,扩大交割库容,在满足交割需求的同时,也完成了增加石油储备的任务。


此外,2020年作为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交易所在脱贫攻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郑商所从多渠道开展工作,一是持续推进“保险+期货”试点。2020年实施“保险+期货”试点项目32个,投入资金、覆盖产量、受益农户均大幅增加。二是科学设置交割标准,倒逼种植、加工标准提升,使得农民好果能卖上好价,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升级。新发展“订单+农户+套保”、“订单+期货+银行”等模式,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对接。同时,大商所也奋战在脱贫攻坚最前线,主动对接52个未脱贫县,落地农保计划中的“保险+期货”扶贫专项项目,2020年预计为20万农户提供保收增收服务,其中超过17万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期货公司也都积极投身于扶贫攻坚行动。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在管理风险方面大有作为,也应该有所作为,特别是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期货市场应基于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两大基本功能,勇于担当,依靠技术服务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新设期货公司破冰,线上服务大有可为


12月4日中国证监会启动新设期货公司试点,核准设立山东港信期货有限公司,这是证监会时隔12年首次发放国内期货公司牌照。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进口铁矿石、原油、煤炭等货种吞吐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作为铁矿石、焦煤、焦炭等9个期货品种的指定交割库,在国内港口中交割品种最多、交割量最大。此次新设期货公司试点花落青岛,可有效发挥其产业优势,积极吸引和引导优质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更好促进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也有利于逐步打破牌照“红利”,促使行业走向实力竞争。


2020年以来,疫情助推期货公司服务“线上化”,加速布局金融科技领域。期货公司利用公众号、手机APP、在线直播、小程序等工具打造新型“互联网+期货”服务模式,在行情解读、信息推送、话题互动等方面深耕精细化服务,受到市场投资者的青睐。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也逐步得到期货公司重视,一批期货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推进数字化运营、风控和智能投顾,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金融科技与期货行业融合发展前景广阔。双循环格局下,对期货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注重人才培养,未来期货公司必将大有可为。


银保私募资金入市,客户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把期货纳入资产配置中。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场机构客户数达到5.74万户,机构持仓量、成交量分别占全市场55.59%和37.4%,同比增长38%和98.6%;全市场日均持仓量2175万手,机构投资者持仓量占比超过50%,其中,机构投资者在股指期货上的日均持仓占比已上升到63.8%,国债期货为85.1%。同时,2020年产业企业基于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也加强了通过期货市场对冲风险的力度,期货市场资产配置功能初步得到发挥。金融机构和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大量进入期货市场,与产业客户一起,构成期货市场的中坚力量,成为2020年中国期货市场的最大变化和最大亮点。


2月21日,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获准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作为国债现货市场最重要的持债主体,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参与,既可满足其自身风险管理需求,丰富投资产品类型,还有助于提升债券资产管理水平,逐步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目前,银行、保险、证券、公募、私募、信托、期货子公司、QFII、RQFII、养老金等都已获准参与金融期货市场,客户群体日益多元化。“实力派”机构投资者更多地参与期货市场进行精细化的风险管理,一方面提升了市场的专业化程度,投资环境将更为理性,交易活动更加多样,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我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参与者结构尚不均衡,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参与度较高,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运用金融期货还不充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散户市”走向“机构市”是市场逐步成熟的必经之路,此时宜未雨绸缪,进一步破除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造一个让机构投资者不仅要“愿意来”并且还要“留得住”的市场投资环境。


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市场营商环境改善


2020年我国期货市场在许多方面的进展令人鼓舞,与市场监管有效性的提升密不可分。


2月21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废止部分证券期货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决定废止18部证券期货规范性文件,这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在制度层面更快地与国际化接轨。


10月23日,证监会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进行修改,并起草了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允许最近两期分类评价均为A类AA级的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设立投资标准仓单、场外衍生品等非标资产的资管产品,并选取头部期货公司进行试点。此次放开期货资管非标限制,有利于期货公司通过投资多元化分散风险、增厚收益。


12月1日,中期协就《期货公司居间人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其明确居间定义、条件、业务边际及监管路径,把居间人纳入自律管理范围,厘清居间合作边界,让居间人能够更规范地做好期货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同时,交易所推出国债冲抵保证金、差异化保证金措施并持续优化做市商制度也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期货市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期货监管就是依法监管。监管层面应尽快落实期货立法、完善规章制度立法,立足期货市场实践发展,坚持“四个敬畏”,积极回应新定位、新使命,为形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营造良好的生态圈和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