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完美收官,沪指盘中突破年内新高,深成指涨近2%,创业板指涨幅超2%,创逾五年新高。总结全年,沪指累涨13.87%,深成指累涨38.73%,创指累涨64.96%,创2015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 在2020年进入尾声之际,已经有13年历史的分级基金也迎来了自己的“最后一天”。 分级基金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近日,包括招商中证白酒、前海开源中航军工、信诚中证800金融指数在内的多只分级基金发布特别风险提示公告,称基金的最后交易日、基金份额折算基准日为2020年12月31日,终止上市日为2021年1月4日或5日。这意味着,今天是分级基金最后一天上市交易,元旦后将迎来集体终止上市。 公告显示,以基金份额折算基准日日终分级基金份额净值为基准,A份额、B份额按照各自的净值折算成场内母基金份额。部分基金变更登记完成后,母基金份额将转型为普通指数型基金份额。 截至12月30日,当前市场上仍有65只分级基金,存量规模为102.09亿份,将在今日彻底完成整改。至此,曾经风光无限,规模曾一度达到5000亿的分级基金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什么是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可分为母基金份额、稳健份额和进取份额。稳健份额通常指分级基金中的A份额,风险较低;而进取份额为分级基金中的B份额,风格激进,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A份额为约定收益基金,以借贷的形式借钱给B份额,然后收取相应的借贷利息。而B份额向A份额融资,在保证A份额每年的固定收益后,剩下的钱,盈亏由B份额自负。B份额属于杠杆份额,杠杆大小取件于该分级基金的相关规定,一般为2倍初始杠杆。 分级基金诞生于2007年7月,由于运作机制复杂,投资者相对陌生,再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股市暴跌,到2013年时,分级基金的规模还不足500亿元。一直到2014-2015年大牛市,分级基金凭借其杠杆属性,创造了远超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收益,在市场上一战成名。基金总规模也迅速攀升,并在2015年中报中跃升至4577亿元。 然而,“成也杠杆,败也杠杆”,随着2015年下半年市场的暴跌,分级基金B份额发生了惨烈的亏损,分级基金也由此由盛转衰。当年7月,证监会暂停了分级基金的注册。 2018年,资管新规做出规定,“公募产品和开放式私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并要求存量分级基金在2020年底前取消分级运作,完成规范和整改。根据监管规定,退市后的分级基金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转型为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二是清盘。其中,转型为LOF基金需要召开基金持有人大会并通过。 盲目跟风者损失惨重 分级基金在牛市行情中快速翻倍的惊人表现吸引了很多不了解规则的投资者跟风参与。但在进入熊市以后,这些投资者都惨遭血亏。 有投资者表示,自己在2015年的时候花了2.7万买入分级B基金,最终在亏至6000多元时离场,接近80%的亏损也成为其进入股票市场以来遭遇的最大亏损幅度。 此外,还有投资者表示,自己在上一波牛市中赚得几十万又全部通过分级B基金还给了市场,给自己的投资生涯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除了个人投资者,还有一些公募基金也折戟于分级基金。 比如曾经的“分级大户”申万菱信基金,凭借2014年二季度至2015年二季度狂发分级基金,在2014年四季度至2015年二季度期间,公司旗下公募规模持续攀升。其中,在2015年二季度末规模新增超330亿元,彼时该公司旗下公募总规模超过千亿元。 但好景不长,不多久,股票市场走势便开始急转直下,分级基金也随之遭遇滑铁卢。受此影响,申万菱信基金的公募规模锐减近600亿元。据悉,该公司至今仍在忍受分级基金带来的“折磨”,存续的分级基金不得不选择转型或者清盘。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旗下公募总规模为496.66亿元。 今年,分级基金基金再次展现出其涨跌分明的特性。在结构性牛市明显的今年,部分B份额基金获利颇丰。比如深成指B、白酒B、军工B、生物药B等好多只B级基金都成功实现翻倍。不过,随着整改日期的临近,分级基金B的收益持续下跌,其中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B本月以来已经下跌35%左右,招商沪深300地产等权重指数B也下跌超17%。 对行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面对分级基金退出历史舞台,诸多业内人士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天相投顾高级基金研究员杨佳星表示,分级基金的整顿对行业有一定积极的作用,在引导基金投资者长期投资、长期持有基金的倡议下,分级基金作为相对短期套利、投机属性较强的投资品种,与长期投资的倡议相悖,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的波动,不利于市场长牛的相对健康的导向。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评价道,分级基金退出历史舞台,是规范市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体现。由于分级基金自带杠杆属性,而去杠杆是防风险守底线的体现。 上海一位基金分析师称,在上市基金即将到期或终止上市时,一般场内的价格将逐渐接近基金净值,场内投资者就不会因为存在折溢价导致交易风险,投资者可以以接近净值的价格退出,对产品今后的平稳转型等运作都有积极意义。 注:以上内容仅提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七禾研究中心综合整理自网络 七禾网研究中心合作、咨询电话:0571-88212938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七禾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