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沪锡创上市以来新高 未来仍有上涨空间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01-06 09:25:13 来源:方正中期期货

新年伊始,随着美元指数走弱和有色板块影响,沪锡大幅上涨接近16万元整数关,创上市以来新高;刷新历史新高符合我们近期的观点,亦为年报观点提供了支撑。伦锡方面,伦锡涨至2万美元上方,达到20800美元。在海外经济复苏,供需格局持续改善的情况下,伦锡仍有上涨空间,上方阻力位为2.2万美元,若能有效突破则会继续上探2.4万美元,在此影响下,沪锡则会持续上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或达到17万元左右。


基本面方面,供不应求格局明显:需求方面,无论是11月精锡矿表观消费量还是11月锡锭表观消费量,依然处于高位且相对稳定,强劲需求亦支撑了锡价;供给方面,11月精锡产量如期小幅回落,缅甸地区产量逐年下降而国内矿山产出一直在低位徘徊,原料端依旧制约冶炼生产,这将支撑锡价;库存方面,伦锡库存持续下降,去库更加明显,有利于锡价的上涨,然沪锡显性库存累库依旧,内外盘库存分化仍然存在,内盘显性库存对锡价的影响有限。宏观影响方面,美元指数的走势将持续性的影响有色板块,美元整体走势依然偏弱,故对锡的影响亦存在。


故基本面和宏观面依然支撑沪锡的震荡走强行情;当前不宜追高,疫情恶化影响下技术回调在所难免,然下行调整空间依然有限,锡价的回落调整均是买入的机会。2021年,供不应求格局将会成为主格局,将会继续支撑沪锡不断刷新历史高位。


详细解读


新年伊始,沪锡创上市以来新高


2020年,疫情冲击下,沪锡期货大跌大涨,整体呈现V型走势。3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在欧美等地大流行,社交隔离措施使得电子和半导体产业链陷入停滞状况、3C家电等需求大幅下降,沪锡于3月中旬出现断崖式下滑,沪锡主连从136500元高位跌至104450元的近三年低位,跌破成本线。3月下旬以来,受欧美等央行量化宽松政策、经济渐进复苏和美元指数弱势等多重宏观、以及供需利好因素影响,沪锡持续上涨,沪锡最高涨至15.59万元,距离历史高位进一步之遥。2021年初,沪锡在弱势美元和有色板块的带动下,一举创上市以来新高至16万元,虽然因为疫情压力或出现回调,但是2021年将会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国内产量有所回落


传统淡季来临,锡产量亦会逐步的下降。2020年11月份国内精锡产量总计13584吨,环比降幅1.21%;而同比方面因基数较低大幅增加81.05%;2020年1-11月国内生产精锡总计12.77万吨,同比降幅为0.85%。金九银十的旺季结束后,11月国内精炼锡产量环比小幅下降,但因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影响,同比大幅增长,全年的降幅也出现了明显收窄。11月云南地区因云锡搬迁,设备调试阶段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江西地区小山锡业仍在技改中;广西地区华锡集团11月2日-11月20日期间奥斯迈特炉检修。因11月锡价处于较高位置,冶炼企业生产热情较足,但原料供应紧张的情况并没有实质性改善,导致产量并未出现量价齐升的情况。



目前加工费低迷,原料紧缺成为冶炼厂生产的绊脚石,且短期难以改变,炼厂生产仍将受到制约;后期来看,缅甸锡矿进口清关速度有所提升,且矿区污水处理工作也有一定推进,但仍未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原料供应仍旧有限,且12月仍有企业存在例行检修计划,预计12月产量将无较多变动,整体在13500吨附近。


供需错配下,锡矿和锡锭进口表现分化


锡矿进口方面,中国90%左右的锡矿进口来自于缅甸,故缅甸的锡出口数量和品位对国内精炼锡的加工影响相对较大。2020年11月中国共进口锡精矿17534吨,环比涨幅58.96%,同比涨幅72.69%;2020年1-11月中国共进口锡精矿141984吨,相比2019年1-11月下降了16273吨,跌幅10.28%。2020年11月份中国锡精矿进口来源国为缅甸、刚果、澳大利亚等国;自缅甸进口量为15291吨,占总进口量的87.21%,贡献绝对量增长,但占比下降。


11月国内锡精矿进口量同比及环比均大幅上涨。由于刚果金给予了矿业公司无限期豁免对锡精矿的出口禁令,因此近两月从刚果金进口锡精矿出现了明显增量,而缅甸矿区恢复良好,出口也大幅增加,导致11月进关锡精矿量增长明显。



锡锭方面,2020年11月锡锭进口量1798吨,同比增加395%;1-11月精锡进口量累计16251吨,同比增加441%;1-11月精锡净进口累计12165吨,同比增加15258吨。3月开始沪伦比开始不断攀升,贸易商及下游进口意愿增加,进口业务打开,并且国外锡锭需求因经济停滞而大幅降低,我国经济持续复苏,锡锭大量进口;前11个月的进口额已经远超往年;当然在2021年,随着沪伦比回归正常区间,海外经济复苏增加锡需求,锡锭进口将会大幅回落,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锡锭表观消费方面,8-10月份,锡锭表观消费量因为金九银十的旺季需求而持续大涨,11月锡锭表观消费量再度上涨至接近1.5万吨,刷新近两年的最高消费量。12-1月份随着淡季的来临和疫情的影响冲击锡下游需求,则锡锭表观消费量会逐步的走弱。表观需求的强劲说明锡需求依然在恢复,对于锡价则会形成较强的提振作用,但是提振作用则因为海外疫情、海外经济复苏缓慢等风险点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而相对有限。2021年,经济持续复苏带动下,锡锭表观消费量依然会偏强,整体会强于2019年和2020年表现;2022年开始开始,锡锭表观消费量则将会继续走弱。



锡精矿表观消费方面,9月以来,进口量恢复正常水平,表观消费量亦处于正常区间。总体来看,2020年国内锡精矿产量变化不大,疫情影响相对有限,锡精矿的进口量是锡精矿表观消费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并且表观消费量的表现亦有利于锡价的涨势。随着传统淡季的来临,精炼锡表观消费量在12月会小幅走弱,在1月份则会大幅增加(主要是春节前的备货主导),在2-3月份有所减弱,3月份之后则回归正常的运行空间。



不论从锡精矿表观消费量还是锡锭表观消费量来看,国内锡市消费量均远大于产量,对外依赖度非常高,特别是对缅甸的依赖度最高,故缅甸地区锡的出口量和品位对我国锡产量和消费影响非常大;国内锡锭的需求已经恢复且超过疫情前的水平,并且仍有强劲的表现。国内锡市整体从上半年的供需双弱已经转为供不应求的状态,消费量大于供应量,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故国内依然需要加大进口缅甸锡来填补缺口,而缅甸疫情管控措施亦阻碍了锡的进口情况,故国内乃至国际现阶段依然处于供需双弱供给更弱的格局。


从全球来看,当前依然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欧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欧美经济复苏将会持续渐进复苏,中美贸易争端和日韩贸易争端均有所缓解,电子产业链将会逐步恢复生产,锡实际需求将会持续好转,供给端因为疫情而停产和减产的产能,将会逐步的恢复,但是恢复的速度要弱于需求端(海外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提振率先提振需求)。2021年,全球锡市将会继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将会有利于锡的走势。


内外盘库存表现分化


国内最新显性库存数据来看,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锡库存为5475吨,较上一周无变化吨。从季节性角度分析,当前库存较近五年相比维持在平均水平,累库趋势依旧。海外最新显性库存数据来看,截止至2021年01月04日,LME锡库存为1,860吨,较上一交易日减少30,注销仓单占比为51.08%;从季节性角度分析,当前库存较近五年相比维持在较低水平,伦锡库存去库仍在继续。10月中旬以来,上期所显性库存持续累库,但是对锡价的影响有限,故库存小幅变动对锡价影响亦有限,说明当前锡价的走势更多的是受宏观与美元、资金与情绪的影响。整体来看,库存变化与锡价波动的现象想矛盾,这说明疫情和美元指数以及资金变动对锡价的影响更为显著。



沪锡创上市以来新高长期仍有上涨空间


随着美元指数走弱和有色板块影响,沪锡大幅上涨至16万元,创上市以来新高;刷新历史新高符合我们近期的观点,亦为年报观点提供了支撑。伦锡方面,伦锡涨至2万美元上方,达到20800美元,在海外经济复苏,供需格局持续改善的情况下,伦锡仍有上涨空间,上方阻力位为2.2万美元,若能有效突破则会继续上探2.4万美元,在此影响下,沪锡则会持续上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或达到17万元左右。


基本面方面,供需表现分化:需求方面,无论是11月精锡矿表观消费量还是锡锭表观消费量,依然处于高位且相对稳定,强劲需求亦支撑了锡价;供给方面,11月精锡产量如期小幅回落,缅甸地区产量逐年下降而国内矿山产出一直在低位徘徊,原料端依旧制约冶炼生产,这将支撑锡价;库存方面,伦锡库存持续下降,去库更加明显,有利于锡价的上涨,然沪锡显性库存累库依旧,内外盘库存分化仍然存在,内盘显性库存对锡价的影响有限。宏观影响方面,美元指数的走势将持续性的影响有色板块,美元整体走势依然偏弱,故对锡的影响亦存在;而疫情再度恶化对锡市的影响逐步显现,当然冲击程度有限。


故基本面和宏观面依然支撑沪锡的震荡走强行情;当前不宜追高,疫情恶化影响下技术回调在所难免,然下行调整空间依然有限,锡价的回落调整均是买入的机会。2021年,供不应求格局将会成为主格局,将会继续支撑沪锡不断刷新历史高位,沪锡或有可能达到16.5-17万。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