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资格招标项目已在上周末举行了开标大会,但具体结果要等到评标过程结束后才会揭晓。 据了解,在这次招标中,民营油企首次参与了角逐。“国家石油储备为民企打开进入之门。意味着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多元化的趋势已经明朗。”上述人士表示,在此之前,国家石油储备一直与民企无缘。“此举如果能够顺利实施,既能增加国家石油储备能力,又能发挥民营油企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 国储油资格 为保障石油稳定供应,防止石油供应中断,建立石油储备是国际上一种通行的做法。在利用社会库存之前,我国也已将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 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2004年3月,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建设启动会,拉开了建立国家石油储备的序幕。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总规模1640万立方米,均由10万立方米的大型钢制储罐组成,可储存原油约1200万吨。2006年9月,镇海基地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成为第一个建成投入使用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2007年12月、2008年11月和12月,黄岛、大连和舟山3个基地也相继建成投运。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2020年以前,我国将陆续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总规模,进一步增强应对石油中断风险的能力,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稳定石油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但一直以来,以民营油企和地方国企为代表的庞大社会库存,却游离于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边缘。 对此,国家能源局一位官员称,“民营油企的仓储能力比较分散,单个规模也不大,不好管理,因此以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尝试。” 2008年底,国际油价一度跌至40美元/桶,中商联石油流通委员会借机上书国务院,要求将民营油企的仓储能力纳入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在向有关部门递交的《关于加大进口石油 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机制的建议报告》中,中商联石油委指出,建立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机制,除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大型石油集团以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民营石油企业的进口和储备能力。如果充分调动起来这些资源,藏油于民间,那么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另一方面这些石油储量可以供应我国将近一年的石油消耗,一旦国际形势有变,这些石油就可以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通路 在中商联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看来,“(民营油库进入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可以解决大量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此前,为了给发展脚步放缓的民营油企找条活路,赵友山和其他民营油企的代表们已经连续3年提交政协提案,并多次上书国务院。如今民营油企有望获得存储国储油项目的资格,赵友山为此十分欣慰。 “新的36条认可了非公有经济对保障就业和维持社会稳定的贡献,对民营企业是个鼓励。”张友山说。在他看来,这次民营油企获得进军国家原油战略储备体系的资格,是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等领域以来的实质性突破。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民间资本就曾应国家号召进入了油气领域。 1992年前后, 民营加油站逐渐兴起。当时石油市场逐步对民间资本开放,民营油企们在流通领域迅速发展并形成规模。但随着中国的石油体制在1998年发生的重大变化,国内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全部交由中石油、中石化的批发企业经营。随后,民营油企的处境逐渐陷入被动,曾经的意气风发已然不再。 据中商联石油委此前统计,我国的民营石油批发企业有663家,总储量约为2.3亿吨,总投资为7700亿元。但据该协会初步调查,全国石油民营批发企业已经关门、倒闭了2/3。 “有成品油批发资质的民营企业不少,但现在真正经营的不过200多家。另外,不包括批发企业在内,原来民营加油站企业在全国市场所占的份额为56.4%,现在已经下降到低于40%。”赵友山说。“很多加油站没有办法,能卖的卖了,能退出的退出了。” 直到金融危机发生后,民营加油站的处境才有所好转。特别是在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行后,调价频率上升,民营油企获得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但从根本上来看,民营油企的生存环境并未发生质的改变,一个致命的问题始终存在——油源。但此次若能进入国家原油储备体系,民营油企有望获得突破点。 一位民营油企代表曾对记者表示,“进入国家原油储备体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能盘活闲置的仓储资产,还可能借机争取到新的原油进口牌照,从而获得稳定的油源,从上游打开活路。”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将石油领域完全放开,油田的开采就是这样。但问题是资源怎么来合理分配?石油流通市场应该打破垄断,充分竞争,这也包括原油进口。”赵友山说。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