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生猪该抄底还是做空?产业链调研告诉你答案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01-26 09:20:54 来源:洪观世界

上周,我参与了大商所赞助的湖南湖北地区生猪调研团,走访了种猪、养殖、屠宰、食品加工等产业链上的几家企业,对生猪产业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现就一些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谈一谈调研的心得体会。


1


生猪存栏真的恢复了九成吗?


我国生猪存栏量在2011至2012年达到历史高点,约4.76亿头,随后在周期下行、环保去产能及非瘟的影响下持续走低,2019年10月存栏量仅为1.91亿头,2019年11月后开始逐步恢复。


目前,市场对2021年的生猪供应情况较为乐观,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90%以上。


市场普遍认为,在不出现重大疫情的情况下,2021年第三季度生猪出栏有望达到正常水平,四季度将有可能进入到供给过剩阶段。


从我们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北方存栏恢复普遍好于南方,北方地区已经基本恢复到非瘟前的水平,湖南和湖北则恢复70%左右,而广东地区只恢复了5成左右。


但对于官方公布的数据——生猪存栏已经恢复90%以上,业内人士普遍持保留态度,并普遍认为,2021年底恢复到非瘟前的水平难度较大。


生猪出栏量方面,2014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达到历史最高点约7.35亿头,2015-2018年稳定在7亿头附近,2019年非瘟导致出栏量大幅下降至5.44亿头,同比降幅达到21.6%。


2020年,生猪出栏量逐步修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生猪出栏5.2亿,同比下降3.2%。而龙头企业牧原股份日前公布的销售简报,也验证了这种势头。牧原股份去年共销售生猪1811.5万头,同比增长76.7%。


不过从我们走访的屠宰企业来看,屠宰量却远远没有这么乐观,普遍只恢复到了非瘟前屠宰量的30%-50%。而屠宰行业的利润,也远远没有恢复到非瘟前的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出栏量有被严重高估的可能性。原因是由于养殖利润好,很多出栏的生猪会重新流入育肥环节,在猪价一路上行的过程中,大家都想压后出栏,都想养得肥一点再卖,导致出栏量被重复统计两次甚至三四次。


不过,大家也都普遍认为,2021年随着生猪供应的增加,出栏与屠宰量将快速恢复。所以,无论是养殖企业,还是屠宰企业,制定的新年度生产计划都很乐观。


我们走访的一家养殖企业,2020年全年生猪出栏不到200万头,2021年计划出栏400万头。


走访的一家湖北的屠宰企业,非瘟前的屠宰量是14万头/年,2020年的屠宰量只有不足4万头,2021年他们计划的屠宰量是18万头。


2


能繁母猪存栏缺口仍在,仔猪价格居高不下


制约生猪产能恢复的最大的因素还是能繁母猪存栏不足。


2019年非瘟导致母猪存栏量断崖式下降,从2018年7月开始连续15个月环比下降,至2019年9月非瘟高峰时期,同比降幅达到38.9%。随后,能繁母猪存栏量企稳,环比持续上升。



非瘟后,母猪存栏结构与过往周期存在差异。由于2019年二元母猪非常紧缺,行业不得已临时选择三元商品母猪进行生产,三元能繁母猪占比较非瘟前明显提升。


随着二元母猪存栏量的恢复,三元母猪逐渐进入淘汰阶段,我们走访的几个养殖企业,目前三元母猪的占比只有20%-30%左右,与高峰时期的50%-60%相比,已经明显回落。但要至少到2023年,二元母猪存栏量才能达到正常的需求平衡。


不过,从走访的企业来看,三元母猪与二元母猪的产能差别,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虽然不同的企业数据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三元母猪的头胎产仔数能达到12-13头,正二元母猪是14-15头,每胎也就差一到两头的量,而且仔猪存活率方面也没有太明显的差别。


所以,企业主动淘汰三元母猪的动力也不是很足,只会根据母猪的实际生产效率来决定是否淘汰。


目前,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母猪的窝产仔数在不断提升,我们走访的一家种猪企业,现在每窝产仔数要比三四年前多产一到两头,他们一头母猪的年产仔猪数已经能达到30头。


也就是说,现在同样的能繁母猪存栏,将对应更高的生猪存栏和出栏量,这也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因素。


当前,由于育肥产能扩张快于仔猪产能的恢复,养殖企业要大量采购仔猪以完成2021年出栏计划,导致仔猪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湖南湖北市场,7公斤仔猪报价1500元/头。


某养殖企业的老总对我们坦言,他们对仔猪价格的判断也出现了失误,从900元开始陆续外购仔猪,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就涨到了现在1500元左右。


而种猪企业则表示,如果仔猪价格低于1000元/头的话,将更倾向于自己育肥。


可以预期,当下正值育肥产能快速扩张的周期,加上养殖利润处于高位,仔猪价格将很难出现大幅的回落。


3


慎防非洲猪瘟卷土重来


制约生猪产能恢复的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非瘟疫情的复发。


从我们走访的情况来看,非瘟的爆发程度可能比我们预期的严重。当然,具体的发病率数据很难求证。


前段时间山东、河南的非瘟复发很严重,据了解,河南某大型养殖厂,之前有10万头母猪,前段时间非瘟疫情,折损了5万头。而近段时间湖北的情况也很严重,从我们走访的几家企业的反馈来看,发病率要高于20%。


据了解,湖北地区非瘟集中爆发期为2019年7-8月,散养户受损严重,散户减少90%以上。而当前湖北地区散户复养偏低,加上部分集团养殖企业非瘟复发,以及口蹄疫等季节性常规疾病出现,导致供应偏低。


总体来看,目前湖北地区依旧严重缺猪,所以湖北的猪价也比其他地区高。


后期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疫情的风险将会提升。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因素是疫苗毒。


当前养殖场疫苗毒爆发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在非瘟疫情发生初期,有部分养殖场打了疫苗,但效果不如人意,一些大型养殖集团因此损失惨重,还导致了部分猪场带毒生产,为后期埋下了隐忧。与野生的非瘟病毒相比,疫苗毒虽然死亡率低,但更难以清除。


从我们走访的总体情况来看,当前非瘟和疫苗毒的复发情况都比较严重,所以,后期生猪存栏的恢复,将面临着较大的变数,猪价的走势也因此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因素,这一点需要密切关注。


4


养猪的盈亏平衡线在哪里?


当前生猪的养殖利润较好,后期随着生猪存栏的恢复,高猪价难以长期维持。但仔猪价格高位运行,加上饲料成本的上升,也为养殖企业提供了成本支撑。


那养猪的盈亏平衡线在哪里呢?


特别是对应到生猪期货盘面,当猪价跌到什么程度,养猪就不赚钱甚至要亏本呢?相信这是所有打算做生猪期货的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生猪行业要计算清楚成本,得分外购仔猪和自繁自养两种情况。他们对应的成本完全不同。


有业内人士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2021年9月的生猪出栏,对应的是2020年11月能繁母猪存栏,以及2021年3月的仔猪出栏。


预计外购仔猪成本为1300元/头,按盘面玉米豆粕价格计算生猪育肥全程饲料成本在1260元/头,按125kg出栏计算,9月外购仔猪加饲料成本在20.48元/kg,加上其他成本,外购完全成本在22元/kg左右。


自繁自养仔猪成本450元/7kg,仔猪+饲料成本为13.68元/kg,加上其他成本,自繁自养完全成在15元/kg左右。


所以,对应到生猪期货盘面上,2109合约,22000元的价格,是外购仔猪成本线;15000元的价格是自繁自养的成本线。


同理,2021年11月生猪出栏对应的是2021年1月能繁母猪存栏,以及2021年5月仔猪出栏,预计外购仔猪成本为1200元/头,外购完全成本为21元/kg;


2022年1月生猪出栏对应2021年3月能繁母猪存栏,7月仔猪出栏,预计外购仔猪成本为1100元/头,饲料成本按1250元/头计算,外购完全成本为20.3元/kg;自繁自养成本均为15元/kg。


所以,对应到生猪期货盘面上,2111合约和2201合约,20300元的价格,是外购仔猪成本线;15000元的价格是自繁自养的成本线。


在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成本支撑会比较明显,若现货跌破外购成本,会对整体补栏情绪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存栏的恢复。所以,可以关注外购仔猪成本,给盘面提供的底部支撑。


5


后期价格走势分析


目前,市场对于生猪后市的预期比较一致,普遍认为随着未来供应逐步恢复,2021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将逐步回落。


从我们走访的情况来看,业内人士的看法也大体一致,唯一的区别是,屠宰企业普遍看得比较低,比较悲观,而养殖企业虽然也看空,但预期没有那么悲观。这当然也与企业自身的角度有关。


不过在当前的猪价下,养殖企业出栏意愿普遍较强,因为大家都预期,过完年后,随着需求转淡,现货市场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回调。


此外,还有一个较大的不确定因素,据说目前港口冻品的库存量在100万吨左右,如果这些冻品放开流通,将会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


从走访的企业来看,大家普遍预期今年猪价的最低点应该出现在下半年,大概9月份左右。而全年的平均价格将在14-15元/斤左右,最悲观的预测也认为,至少不会跌破10元/斤。


也就是说,折算成期货盘面价格,20000元是大家认为的2021年的铁底。


从当前的期货盘面价格来看,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的普遍性预期,但距离最悲观的预期还有一定的空间。当然,市场最终会不会走最悲观的预期,还要各种因素的配合,包括生猪存栏的恢复情况以及非瘟的爆发情况等。


此外,也要特别关注港口冻品何时会流入市场,如果在年初需求淡季的时候流入,低点可能会提前。


总体来说,不管是产业链的哪一个环节,大家最大的共识是,生猪价格已经过了拐点,现在在走另一个下行周期,只要非瘟疫情不像2019年那样大规模爆发,近两年的猪价应该都是会逐步向下,直到跌破自繁自养的生产成本,然后又开始进入另一个去产能的周期。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