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历经几轮牛熊市,市场让我更重视“仓位”!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01-29 11:07:05 来源:股海沉浮三十年

01


我的第一次“投资”选择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是家庭妇女。因为我在家里排行最小,从小比较受父母偏爱,小时候特别调皮,小学时语文常常不及格,但对数字和数学比较敏感,数学总是100分,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不喜欢就不学。


母亲对我一直采取鼓励式的教育方法,面对我极度偏科的学业,没有强求矫正我,直到初中二年级的某一天,没有任何征兆,我突然就开始沉迷学习了,到了初三各种奖项加持,成了村子里口口相传的“别人家的小孩儿”。母亲给我的教育让我受益良多,我从小做事情的态度就很积极乐观,性格也开朗。


在我之前,家里没有任何亲朋好友从事金融行业,小地方的生活很单纯,我对上大学都还没有什么概念,更谈不上做投资。高三我以高分考进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我在高中时代数理化成绩比较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大学就理所当然要在理工科中选,后来可能觉得工学好择业,就选了工学。本科学校当时在国内理工领域地位能排到前列,从这里走出了不少科技界的大佬人物。母校对学生的培养非常全面,学科多,学生的学业很重,但现在看来是打了一个很好的底子。


大学四年我的思维、眼界都打开很多。学习之余我也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喜欢体育锻炼,比如篮球运动,对我的性格塑造带来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能更好地融入集体,与人相处,与团队其他成员做好配合。


大学毕业后我就来到广州,先后进入广州冷机、美的集团研究所工作,因为学的是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专业,就从事了智能与低温技术的研发,那时的工作就是拆解冰箱压缩机和空调系统,换零部件、改变参数、做实验,每天在实验室和生产车间穿梭,渐渐的就发现自己知识储备不足。于是我决定通过考研来改变现状,当时也没想过要考金融,还是在准备原来的专业方向。有个同部门的研究生前辈告诉我说,“你如果还是考压缩机方向,那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刚好此时有个在大亚湾核电站的学霸同学在备考中山大学的金融专业,我想学霸选的专业应该不错,仔细斟酌后我决定破釜沉舟,就把广州冷机给我的一点原始股卖掉作为未来的学费,最终也如愿考上了金融专业研究生。


02


广发十年,造就我对“周期”的研判


2003年是我读研究生的最后一年,经历了工作、读研,在找工作的时候我吸取了本科毕业找工作的经验,把工作的范围铺广了些,基金、证券、银行和学校,广撒网,哪里需要去哪里。当时金融系毕业生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公募基金,通过我的求职战术,最终获得了一个去广发基金实习的机会,那时广发基金刚刚成立,百业待兴,我是第一批实习研究员,被分配看周期品。虽然公司是刚刚成立,但一切考核体系都是参照广州成立最早的易方达基金,各方面选拔其实都很严格。


在实习期将满的考核期,我花了七八天的时间专心撰写研究报告,答辩的时候面对着公司所有的基金经理和管理层领导,阐述我的报告。这是一份对钨行业的深度分析报告,推荐的个股是厦门钨业。要知道,广发基金的领导就曾是厦门钨业的保荐人,我要是分析的不到位,就立马会被拆穿。战战兢兢中,我完成了我的阐述,主管投研的朱平总评价,“这个报告已经达到中等研究员的水平。”就这样,我作为首批研究员进入了广发基金研究部。回想起来也很感慨,我在学校的时候从未炒过股,连账户都没开,K线图也没看过,就是一张白纸,系统训练完全是从广发基金开始的。


进入广发基金后,我从有色金属开始研究,挖掘的第一个牛股是宝钛股份。当时通过行情系统看到负责的有色金属行业涨幅不错,就去看基本面,然后去上市公司调研,刚关注时只有5块钱,报告写完就7块了,基金经理在10块钱的时候大举买入,2007年最高时涨到88,涨了10倍。那时是大宗商品投资的黄金时代,铜、铝、锡等出现了一批大牛股,也是在那一段时间,让我对周期股的理解刻骨铭心,同时见证了周期股的魅力和杀伤力。刚开始随着金属价格上涨,上市公司基本面超预期,股价波动上升,其上涨之快让一切成长股都显得逊色,但随着价格回落,上市公司股价也一泻千里,又让持有它的人痛不欲生。


大宗商品是强周期股,我同时还研究机械行业,我给它定义为技术周期股。它有很多细分的子行业,工程机械、重型机械、矿山机械等,每个机械都是一个子行业,每个子行业景气度不同,投资逻辑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这类技术周期股,技术壁垒一旦突破,供求关系发生逆转,行情就结束。当时挖掘了一批机械牛股,比如中国船舶、三一重工、天地科技。


后来我接手了研究部的管理工作,既要研究宏观策略,还需要对各行业做一个对比,于是增加了医药、食品饮料、传媒等行业,研究的广度扩大了。跟踪宏观策略一年多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对估值对比、行业配置、组合管理也有了概念。在做研究员的时候,我几乎每年都能获得比较高的内部评分,排名也保持领先。2009年开始做投资,像每个初出茅庐的基金经理一样,起初半年多的时间里我进行了一段高强度的学习,经常熬夜看报告,将各行业代表公司的报告都深入研究了一遍,对公司的估值和行业的景气度增加了一些认识。


在投资中,我不断复盘总结分析,对价值、成长、周期、强周期、技术周期做了区分,对空间、壁垒、治理结构、团队等选公司的标准有了一些辨识,价值投资体系慢慢形成,偏好成长的投资风格也逐渐凸显出来,那就是通过选股来赚业绩成长的钱。这种风格也得到投资者认可,我管理的第一只代表性基金广发聚瑞(2012年获评三年期金牛奖)发行时规模就达到70亿元。到后面管理的3只基金规模总计超过100亿元,这样我获得了管理大资金的能力。在管理广发聚瑞期间,投资了一批表现较好的公司,有海康威视、大华股份、金螳螂、东方园林、白酒等等,在当时都有过比较强势的表现。


回顾来看,我的投资体系是不断进化的,从强周期的大宗商品入手,到周期性较弱的机械,再到策略涉及全行业,最后聚焦成长,能同时拥有这些经历的投资经理目前在行业里可能比较少。尤其是大宗商品,要研究好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兼顾政策价格、汇率、利率等因素,既有基本面属性又有金融属性。


03


股灾历练,市场让我更重视“仓位”


出于职业规划的考虑,我在2014年10月向广发基金提出了辞职。离开后加入中欧基金,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是中欧明睿新起点,这只基金于2015年1月29号成立(由于基金行业相关规定,使得我从广发基金到中欧基金后需要一段时间的静默期)。到当年6月份,基金净值从1元涨到2.142元,净值上涨114.2%,超越上证指数63.7%。


由于净值表现优异,基金规模冲到了150亿。2015年5月份静默期结束,此时恰逢市场高点,1个月后遭遇股灾,基金净值跟着回撤。我当时看好并重仓了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叠加金融向下周期,在6月至9月期间基金净值回撤超50%,表现不理想。后来总结了两点教训,一是公募基金最低仓位限制且业绩考核标准为相对收益原则,无法通过降低仓位来规避净值随市场快速下跌而大幅回撤的风险;二是看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受到超预期的监管收紧政策的影响,板块下跌幅度超过大盘整体。


不过,在9月份市场见底后,重新精选了行业和个股,基金净值快速提升,到年底净值上涨了 53.2%,再次超越大盘。2015年全年来看,仍然取得了累计收益 30.4%,同期上证指数上涨8.5%,获得超额收益 21.9%,在经历建仓期、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较好的超额收益。


从2015年的投资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在泥沙俱下的行情中,“仓位控制”显得多么重要,对仓位的控制精了,就能够有效降低市场系统性风险。


2016年以后,因为遇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倾注在基金的管理上,直到12月还是不能集中精力关注组合,出于负责任的态度,就卸任了基金经理。虽然投资不尽如人意,但我对自己的投资能力从来没有怀疑过,也没有动摇过自己对投资的信心。


我的公募基金管理生涯经历了广发期间5年熊市管理基金净值翻倍,也经历过2015年股灾业绩回落,回首两次熊市是截然不同的,在广发基金的5年熊市里,其实仍然有结构性机会,通过自己精选个股,每年仍能获得少量收益,比如5年获得1倍的超额收益;但是2015年是泥沙俱下的行情,如果仓位没有调整,业绩很难做好。我个人认为,在结构性行情和牛市中不用太关注仓位,但是如面对2015年和2018年的系统性风险,降低仓位,这是很有必要的。


04


私募创业是成就“价值”的方式


离开中欧到创立 @善水源资产  的中间这段时间,我除了调养生息,也体会到远离市场是什么感觉了。不像以前,总是忙碌的调研和工作,好像没有关注市场就没法生活。对人生也做了一些沉淀,进一步思考了如何做研究、如何做投资。学习一家公司从亏损到转折到成长再到蓝筹的过程,不同阶段的公司会有不同的投资逻辑,在学习过这些不同公司的投资模式后,我认为还是有业绩的公司更好把握。


我也思考了如何在绝对收益的前提下赚取相对收益,又重新看了一遍投资相关的经典书籍,比如巴菲特、费雪、彼得林奇、黑石的成长史等等,也读了人文、历史方面的书籍,对人生的价值有了新的思考,基金经理的价值就是为社会的融资和定价做出一些贡献。我们投的不是筹码,而是一家公司,买入公司不要时刻想着卖,要想到它的价值。


从公募转做私募其实是因为我有一个创业的情结。广发基金是业内一流的公募平台,我从广发基金到中欧基金,就是被中欧基金事业部制的创新做法吸引,想去尝试这种半创业的状态,专注于做投研,但进去以后发现还是有一定的弊端。在中欧的短暂经历使我更有勇气也更有信心出来做一个公司,也想对自己的管理能力提出一个新的挑战。


公募时我曾在给投资者的一封信里提到“要为普通大众去理财”,在休息的那一年,这个想法有了升华,作为基金经理不仅要为普通大众理财,更要为一切合法收入者理财,不分收入高低,这是金融从业者的责任。


转做私募基金后,我的心态更稳定,不会顾虑排名或者跟别人比较。投资策略方面,我在公募的时候给人印象是进攻性强,“矛”的特点突出,到了私募就更加注重安全边际,要加上防守的功能,补充上“盾”的特点。公募和私募最大的不同是仓位制度的不同,阳光私募最低仓位可以是“0”,这是私募最好的工具。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在公募时,仓位是选修课,在私募,仓位就变成了必修课。


另外,从制度上来看,公募追求相对收益,私募是做绝对收益,要求更高,对自己的能力是一个更高的锤炼,挑战更大。投资的终极目标是获取持续的绝对收益,这也是投资的本源。说回 @善水源资产  ,我把公司看做我的创业果实,就像“善水源”这个名字的立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管规模大还是小,都希望我们能做到业绩持续优秀、能为投资者带来稳定持续复利回报,能成为国内领先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投资是要不断坚持学习,每天看研报是学习,同时也少不了多读书。除了投资的书,历史、人文类的书我业余也都会看一些,广泛地摄取知识也有助于开放自己的认知。


除了投研工作,我业余喜欢篮球和网球。篮球运动除了能锻炼身体还讲究团队作战,讲究组织和战术,这与投资的配置和组合很相似。正所谓所有最好的运动员在一起不一定能打好一场篮球,在团队中,个人特点要服从于集体配合。同时篮球也让我广交朋友、性格更开朗。


网球运动员李娜是我的偶像,她有一本自传《独自上场》,读完这本书就感觉基金经理跟网球运动员一样,虽然背后有强大的组织,但组织是组织,到了战场上都是自己一个人面对,随机应变,独自上场,没有勇气是不行的。在技术上只有越全面才能越接近成功,进攻和防守之间要做好平衡,速度、力量、动作等所有方面也都要照顾到,有艺术成分在里面。


比赛是常态,但心态上要保持平衡,每一次都要发挥自己最佳的动作。做投资一样,是一种艺术,不能剑走偏锋,空间、估值、壁垒,一切只有刚刚好才能挖掘到牛股。再谈谈我作为一个投资人,自认为的优势和劣势:我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韧性比较强,这是我做基金经理的优势。从专业基础上看,我学生时期数理化学的好,逻辑能力比较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我上大学时唯一拿100分的课。


理工科锻炼了我的严谨,金融补充了我对社会学科的理解。我敢于坚持但不偏激,能够不断学习,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比较高。做基金经理以来,我偏向价值成长投资风格且都是纯股票策略,在短线交易操作上水平不算高,对债券、期货、期权投资的经验不那么足。所以我构建投资组合时,如果非常看好的公司估值和基本面没有太大问题或变化的情况下,一般持仓周期可能在3-5年以上,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复利。


想要做好投资,必须要勤奋,需要不断搜集数据,需要严密的逻辑分析,注重平衡,把握好度的艺术,尽量提高预测成功的概率。作为基金经理,我认为最为要紧的是要注重格局与方向,做好风险控制。


05


我过去投资经历的真实案例


我对安防行业的投资比较成功,比如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他们都属于有技术壁垒的公司,2010年我预判安防行业空间会非常大,从治安管理到医疗教育等,行业扩展需求很大。


地域空间上,有从省级城市到三四级城市普及的趋势。再看行业竞争格局,行业第三与海康和大华的差距相当大,它们的过往业绩、团队、治理结构都不错,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概率也很大。


就是估值水平当时偏高,PE 25倍,相对于煤炭银行都高了10多倍。但我个人判断这个估值水平并不高,因为他们成长持续的时间够长,给个25倍—35倍是可以的。后来证明这种判断是正确的,它们的业绩一步一步兑现,2010年年报到2013年报,PE区间35-65倍,中枢50倍,估值一直比较稳定。


2015年对互联网+金融的投资,我对当时政策超预期收紧没有做出仓位上彻底的调整,造成2015年股灾时出现大回撤。当时重仓了东方财富、同花顺、恒生电子、金证股份,他们都是各自细分领域的前二,对他们的空间非常期待,如果没有政策调控,这个方向是很好的,转型爆发性很强。但最后恒生电子和金证股份因为牌照受限不让做互联网金融,业绩没有兑现,东财和同花顺也因为行业的周期性受到了影响。


从那次经历起,我认识到,预测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面对市场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犯了错要及时认错,及时修正,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预测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政策、基本面要勤于跟踪,这样才能少犯错误或者错误不要那么大。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