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报告系统分析了碳中和背景下的煤焦中长期市场变化。总体认为焦炭长期产能过剩风险未化解,焦炭利润中枢将有所下移,十四五期间利润中枢将下移至在200元/吨,焦煤的长期供需再平衡,将由国内控制超产、进口减量来实现,难以进入长期的过剩状态,仍会受益于国家煤炭政策,保持较好的利润空间。 碳中和政策将深刻改变黑色产业链,各品种供需将进入市场与政策共同主导阶段: 碳中和倒逼焦炭需求减量:十四五期间粗钢总需求将保持在高位平台期。钢铁行业处于产能置换期,高炉技术提升后,实际生产能力趋于过剩。但碳中和大背景下,钢铁作为能耗重点行业,受到的政策约束更强,工信部强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而废钢供应量稳步提升,压缩铁水产量空间,预计到2025年焦炭总需求将下滑3000万吨以上。 焦炭长期供应趋于过剩:焦炭处于产能置换期,新增产能加速释放,去产能导致的产能缺口将于2021年弥补。碳中和背景下,2022-2025年将持续置换,产能审批或趋严、产能释放变缓,但大焦炉技术成熟后,实际生产能力提高,产能长期过剩的趋势难以改变。但产能过剩不代表产量长期过剩,焦炭产量将受到下游需求压制,另外也受到焦煤紧张的限制,预计2025年焦炭产量下降至4.5亿吨左右。 焦煤成本保持高位:焦炭产量的减少,将导致焦煤需求减弱,但国内焦煤的供应弹性主要由政策决定,依靠煤矿超产实现的下游保供不可长期持续,焦煤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也将有缓解,焦煤供需的长期再平衡,将由国内控制超产、进口减量来实现,这样焦煤难以进入长期的过剩状态,仍将保持较好的利润空间。 焦炭价格利润判断:黑色板块整体利润水平将有所提升,特别是钢厂利润,扩大的幅度更大,原料端品种利润或有压缩,但焦炭作为内需性品种,在焦煤端供应收缩、成本难以坍塌的情况下,利润水平将回归合理区间,也难以出现全行业的亏损。预计利润中枢将下移至200元/吨。港口焦炭价格预计在1500-2600区间波动。 风险提示:钢铁压减产量执行超预期、新产能加速释放(下行风险);焦炭行业淘汰产能超预期、煤炭进口限制、国内煤矿减产、终端需求超预期(上行风险) 报告正文 2021年以来,碳中和成为黑色市场交易的主逻辑,在粗钢产量压减、唐山环保限产趋严的背景下,双焦表现相对弱势,特别是焦炭,现货连续提降,期货也成为黑色最弱的品种,那么焦炭能否长期过剩,甚至转入全行业亏损,进而转向压缩焦煤价格,这是市场的分歧点。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碳中和背景下的双焦中长期焦炭走势予以分析展望: 1、焦炭需求分析:碳中和倒逼焦炭需求减量 1.1 碳中和背景及提出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回顾碳中和提出的时代背景,主要是由于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98.26亿吨,是美国的2倍、欧盟的3倍。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可以加强国际合作、成为全球化突破口;也可以发展低碳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降低资源依赖,确保能源安全。最后倒逼经济转型至高技术、高质量的发达经济体。 1.2 钢铁是“碳中和”减污降碳的重点行业 1.2.1 国家及行业层面钢铁产业政策 2020年下半年以来,从国家层面、部委层面、行业层面,均开始强调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碳中和的政策,钢铁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工信部更是强调2021年钢铁产量同比下降。 梳理各行业的碳排放情况,钢铁业炼行业是碳排放最高的行业,仅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碳排放占比就达到13%,如考虑上游黑色金属矿采选、煤炭开采和洗选及下游金属制品加工等行业,产业链碳排放占比将更高。2020年底以来,工信部多次提到要压减粗钢产量,“确保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实行产能产量双控政策”,黑色金属供给侧有望迎来新变革。 1.2.2 不同流程的碳排放量差异,长流程受抑制 从生产各流程的具体碳排放来看,碳排放主要来自长流程高炉炼铁(碳排放约60%)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炼焦、铁矿烧结等环节。 从钢铁不同生产工艺的碳排放来看,长流程钢厂每生产一吨钢铁,碳排放量约2吨,而短流程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仅0.8吨,属于更为绿色的冶炼方式,因此工信部在2020年12月31发布的《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十四五”时期的产业结构予以规划,提出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力争达到 20%,废钢比达到 30%。而短流程钢厂产量目标最终能否实现,既与短流程钢厂的经济性相关,又取决于国内废钢资源量,工信部提出的目标是在2025年国内废钢量达到3亿吨。 1.2.3 废钢总量测算 废钢的产生主要有自产废钢(占比约20%)、加工废钢(占比约20%)、社会折旧废钢(占比接近60%)三类;而不同行业的钢铁使用周期在10年-35年不等,因此当前产生的废钢是历史钢铁资源的再循环,中国的钢铁产量在2000年左右才开始爆发式增长,目前社会钢铁积蓄量已达100亿吨,未来几年社会废钢量也将不断增加,根据我们的模型预期,到2025年,国内废钢积蓄量达到120亿吨,产量将到达3.0-3.1亿吨。 1.3 生铁:炼铁产能扩张,碳中和政策压制高炉 1.3.1国内生铁产能扩张,实际生产能力过剩 钢铁行业也处在产能置换期,新增产能投放以及存量产能技术进步,再叠加国内需求强劲复苏,使得生铁产量较往年放量。2020年国内生铁产量同比增加7800万吨。从高炉的生产能力来看,虽然产能置换执行的是减量置换,但由于钢铁技术的进步,高炉实际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总体产能在不断扩张,根据钢联的统计,2021年将有3000万吨的高炉产能净增,2022年以后可能名义产能减少,实际生产能力保持高位。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大幅增长,2018年以来同比增速较高,2019、2020年累计同比均超出26%,预示着未来生铁产能仍有增量。 1.3.2 碳中和+废钢替代,生铁需求大幅下降 根据工信部《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严禁新建扩大冶炼产能项目,不得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同时在十四五“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也将加强了对钢铁企业环保的要求,全面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对达到排放要求的不予限产,未能达到的将面临停产、限产整顿。2021年3月份唐山高炉的大范围限产,即使以环保的手段约束产量。 因此,总体认为在高炉端,虽然总体产能过剩,但冶炼产能的实际释放,将受到严格的政策约束,高炉铁水产量在废钢的替代下减少。对焦炭而言,主要需求集中在高炉炼铁环节,根据上文政策部分,我们对废钢供给的推演,假设粗钢产量保持零增长,废钢年供应量增长至3亿吨,那么至2025年,铁水年产量将降至8.2亿吨左右,焦炭需求降幅在3000万吨以上。 1.4 焦炭出口端:国外钢铁产能恢复,焦炭出口量低位 2020年焦炭累计出口349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303万吨,近两年来焦炭出口已明显减少,核心在于国内需求强于国外,但总体出口量不到焦炭需求量的1%,由于国内高炉铁水增量,海外供需求均在复苏,预计十四五期间年焦炭出口量维持低位,难以对国内焦炭予以明显需求拉动。 2、焦炭供给分析:长期产能趋于过剩,产量阶段性过剩 2.1 产业政策:后供给侧改革,产能集中置换 煤炭、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始于2016年,而焦化行业并未经历真正意义的供给侧改革,更多是作为中间环节,受益于上下游的供给侧红利,直到2018年6月的蓝天保卫战,焦化行业作为重污染行业,才开始受到供给侧的影响。 近两年为焦炭的产能置换期,新增与淘汰并举,新产能的投放是渐进式的,而产能的淘汰往往是集中式的,一般在政策期限的最后。分区域来看,焦炭产能置换的重点省份,主要有山西、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内蒙等,这些区域的去产能政策在2018年就有明确,而政策目标的最后节点是2020年。 整体而言,2020年是蓝天保卫战、“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政策的集中执行导致了焦炭产能的大幅减量,而新产能投放又未能及时跟进,这也导致了焦炭去年的供应缺口、价格的大幅上涨。 2.2 产能过剩问题未根本解决,行业蜕变任重道远 1)焦炭行业处于产能置换周期 虽然2020年去产能的集中执行,导致了焦炭产能的阶段性紧张,但这种供应缺口,长期来看不可持续,原因在于这两年是产能置换期,落后产能淘汰后,仍有较多的新产能等待投产,且政策上鼓励置换,以提高装备技术水平。 根据焦化行业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并未提出明确的产能控制量、淘汰目标,更多是政策性建议结合环境治理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及产业结构。 2018年以来,焦化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但污染的根治需依赖产能装备的升级。截止2021年3月,国内4.3米焦炉总量约1.5亿吨,在总产能中的占比已从2018年的40%降至2020年的28.6%,根据工信部2019年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焦化行业规范条件》,4.3米焦炉属于限制类,虽不属于强制淘汰,但从各省的政策来看,很可能在“十四五”期间全部淘汰,与之对应的新产能的投产,预计在十四五结束时,国内焦炉将全部升级为5.5米以上焦炉。 2)碳中和倒逼焦化行业供应变革 焦化行业虽然不是最大的碳消费主体,但却是碳的主要来源行业,也是污染较重的行业,因为二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来自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焦炭既为下游钢铁提供能源、又能作为料柱骨架支撑,一方面会受到下游控制粗钢总产量的倒逼影响,另一方面各省也在控制焦化产能的规模总量,并努力提高环保水平。因此预期在未来几年,环保治理与控制产能置换仍是行业政策主线。 2.3 长期供应趋于过剩,需求倒逼供应减量 从政策节奏看,经历了2020年行业集中去产能后,2021年更多是市场化的产能缺口回补,暂未看到“碳中和”政策直接压减焦炭产量。 根据钢联的统计,目前已有建设计划的产能超过1亿吨,有产能指标但未建设的预估在1.5亿吨,虽然焦炭新增产能总量较多,但实际的建设受制于各地政策、资金、市场利润情况。政策方面,焦炭作为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未来几年能否顺利建设,存在不确定;资金方面,焦化行业获取银行信贷较为困难,通常使用自有资金;利润方面,虽然2021年一季度焦化利润较高,但随着高炉限产,新产能投放,高利润快速回落后,企业主体对新产能的置换积极性也有降低。 总体预计2021年焦炭产能回补3800万吨。在2021-2025年将持续进行产能置换,总体产能可能有小幅减少,但从4.3米焦炉置换为5.5米焦炉后,在生产技术稳定后,整体的生产能力将提升,总体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 在需求减量的倒逼下,到2025年焦炭产量可能降至45000万吨,焦炭产能利用率也将不断下降至71%左右,同时由于政策不确定性,不排除未来几年,焦化行业也出台强硬供给侧政策,改变当前的产能产量预期。 2.4 进口:海外钢铁产量增加,焦炭进口量减少 2020年焦炭累计进口298万吨,2021年在海外经济复苏、生铁产量增加的情况下,海外市场可出口的焦炭量货将减少。 从长期角度来看,疫情逐步控制后,经济复苏明显,海外钢铁供应体系也在恢复,钢厂焦炉复产,印度、东南亚、哥伦比亚等地的独立焦化厂也有复产,2022年-2025年国内、海外焦炭均进入相对宽松的环境,进口量可能不断减少,出口量可能也不多,焦炭进一步转化为内需性品种。 3、焦煤成本分析:供需同步减少,总体成本稳定 3.1、焦煤需求:2021年需求高位,长期需求减少 1)国内需求:焦化产能利多短期需求,长期需求减量 2020年焦炭去产能超预期,全年产能净减量约2500万吨左右,这无疑降低了焦煤的总需求,而2021年是钢铁、焦化行业的产能集中置换期,如上文所述,若无行政端的强制压减粗钢、生铁产量,预计高炉产能净增均2000-3000万吨,焦炭产能净增3600万吨,这有利于提升焦煤需求总量。 若考虑到碳中和、压减粗钢产量的影响,2021年生铁产量同比可能持平,或负增长,焦炭也会受到下游需求的传导影响,那么焦炭全年的产量增量就难以达到2000万吨,假设增量1000万吨,焦煤的需求增量在1300万吨左右。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如上文对十四五时期的焦炭行业展望,总体焦炭产量将受碳中和抑制,至2025年下降至45000万吨,焦煤的长期需求将是减弱的,相较于2020年,国内的焦煤需求减量在2500-3000万吨。 2)海外需求:海外钢材产量恢复,国际焦煤需求好转 从全球焦煤的供需来看,随着全球经常逐步从疫情中复苏,海外钢铁产量恢复,对焦煤的需求也有明显提升,若海外铁水产量恢复2019年水平,则2021年环比增量3000-4000万吨,对应焦煤需求增量约2000万吨,海外焦煤供需宽松的格局将明显扭转。 虽然从2021年全年角度看,国际焦煤市场可能回暖,但由于国内煤炭进口政策的限制,国内-国际市场有所割裂,进口的管控也有长期化的风险,若中国严格限制进口,也将抑制国际焦煤的反弹,国际市场焦煤价格与国内市场价格并不同步,因此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3.2、焦煤供给:政策端有风险,供应总体紧平衡 3.2.1、国内:煤矿产能平稳,政策影响产能释放节奏 2020年全国焦煤产量4.85亿吨,累计同比3.1%。分区域来看,焦煤供应增量主要在山西,2020年山西省产量增加1000万吨,而山西以外的省份则有减量。 2016年供给侧改革以来,煤炭行业已基本完成去产能淘汰任务,目前焦煤有效产能约11亿吨(原煤产能),在供应能力充足的情况下,政策端的安全监管情况,将成为国内焦煤产量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预计2021年的煤矿安全监管或强于2020年,这对国内煤矿产能的释放有部分抑制。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目前国内煤矿的权重开工率普遍超过100%,部分甚至超过120%,即依靠超产保证下游供应,这是以牺牲安全为前提的,长期来看不可持续,因此预计十四五期间的超产行为将进一步抑制,且焦煤矿的国有化程度较高,发改委、地方政府对煤炭产量的控制力度较高,国内焦煤的弹性较大,因此即使考虑到焦炭对应焦煤需求的减弱,焦煤也能够适应这种供需变化。 3.2.2、进口:进口政策调控,总体进口量减少 2020年焦煤累计进口7262万吨,同比减少2.6%。进口焦煤是重要的供给补充,也是良好的煤炭价格调节措施,且进口焦煤多为优质主焦煤,进口量占到主焦煤需求的量25%以上,总体来看焦煤也属于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资源品。 而焦煤进口量、进口节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从2020年7月份开始,澳大利亚焦煤的通关就已严格限制,在中澳关系紧张的情况下,通关预期未能兑现。2021年1-2月份澳煤进口量仍然为零,虽然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进口量有增加,仍难以完全缓解国内主焦煤的供应紧张问题。 2020年的蒙煤进口2377万吨,同比减30%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2020年3月份一度闭关,直到8月份开放绿色通道,蒙煤通关量才恢复至高位,11月份随着疫情的二次爆发,蒙煤通关量再次降至低点,2021年三月中旬,蒙古运输司机再次发生疫情,口岸通关量降至100车以下。 蒙古国焦煤资源丰富,经济对煤炭出口的依赖较大,近两年中蒙关系改善,基础设施也有所提高,若2022年TT矿至宗巴音铁路竣工,运力可达3000万吨,将大幅改善国内焦煤的进口来源。因此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预计进口量将稳中有增,因此对长期看蒙古煤进口增加的概率更大。 3.3 焦煤:供应减量实现供需再平衡,价格重心处于高位 从长周期角度看,焦炭产量的减少,将导致焦煤需求减弱,但国内焦煤的供应弹性主要由政策决定,依靠煤矿超产实现的下游保供不可长期持续,因此国内焦煤产量的增量有限,在安全监管压力下,国内产量可能减少。 我国焦煤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在中央强调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背景下,进口焦煤占比过高的问题,在十四五期间将有缓解,预计澳大利亚焦煤的进口量可能长期减少,蒙古煤可能适量增加,总体进口量减少。 因此,焦煤供需的长期供需平衡,将由国内控制超产、进口减量来实现,这样焦煤难以进入长期的过剩状态,仍会受益于国家煤炭政策,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可能利润水平高于焦炭。 4、焦炭行业中长期市场整体展望 4.1供需总结:碳中和利空需求,长期供需趋于过剩 供应来看,焦炭处于产能置换期,新增产能在加速释放,预计2020年集中去产能导致的产能缺口将于2021年弥补。碳中和背景下,2022-2025年仍将持续置换,产能审批将趋严、产能释放变缓,减量置换下,表观产能也可能有下降,但大焦炉技术成熟后,实际生产能力提高,焦炭产能长期过剩的趋势难以改变。但产能过剩不代表产量长期过剩,焦炭产量将受到下游需求压制,另外也受到焦煤紧张的限制,预计在2025年焦炭产量下降至4.5亿吨左右。 需求来看:地产、基建用钢需求增速可能有下滑,而制造业景气周期持续时间较长,带动板材需求,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粗钢总需求将保持在高位平台期。钢铁行业也处于产能扩张期,高炉技术提升更快,实际生产能力也是趋于过剩。但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钢铁作为能耗重点行业,受到的政策约束更强,工信部也是强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而废钢供应量稳步提升,压缩铁水产量空间,预计焦炭总需求将下滑3000万吨以上。 4.2 行业变化判断:回归合理利润、绿色高质量发展 焦化行业属于典型的高污染、高耗能、行业集中度低,碳中和背景下,更加注重环保及能耗,焦化行业也将推行超低排放,企业的环保成本、准入门槛将大幅提高,这将成为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助推剂,预计大型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产业布局也将向山西、内蒙等资源地集中。在行业集中度提升后,优质企业的适应能力更强,产能过剩问题将得以控制,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4.3 价格与利润判断:回归合理利润,价格大区间波动 2016-2020年,焦炭绝对价格高点不断抬升,这得益于供给侧政策与下游旺盛需求的共振,未来几年,碳中和政策力度可能不亚于供给侧改革,而终端需求在高位平台期,需求即使有下滑,也总体偏稳。 碳中和政策将深刻改变黑色产业链,黑色产业各品种供需将进入市场与政策共同主导的阶段,长期看由于高炉受到的政策打压更大,焦炭需求受到抑制后,绝对价格高点可能逐步下降,由于煤炭端供应问题可能一直存在,成本端存在一定支撑,以港口焦炭价格为例,预计焦炭绝对价格在1500-2600区间波动。 黑色板块整体利润水平将有所提升,特别是钢厂利润,扩大的幅度可能更多,原料端品种利润或有压缩,但焦炭作为内需性品种,在焦煤端供应收缩、成本难以坍塌的情况下,预计利润水平回归合理区间,也难以出现全行业的亏损情况。预计利润中枢将下移至200元/吨。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