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人,一般都离市场很近。每天早9点半准时看开盘,然后紧盯手机看股价,直到下午3点,大盘和股价的曲线不再波动,这一天才算踏实下来。 这有多大用呢?没有!看看账户市值,有几个天天趴市场里的赚到钱了?偶尔赚钱的有,可是能把利润叠加起来,成为长期赢家的,少之又少。不然,怎么有这么多人对当前的市场叫苦不迭? 虽然“总编看市”这个栏目,基本上两周一次和大家见一面,看上去节奏并不是那么快,但一点儿也不耽误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和把握。因为本来就不必天天盯市场,才能看懂其内在运行脉络和逻辑何在。 我们早就断言,近期大盘将维持震荡市行情,市场果真就这么一直震荡着。对于这样的市场,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当市场摇摇晃晃看着可能向下破位时,要敢于买入;当市场看着似乎要向上突破时,要舍得卖出。 我们专门用一期文章谈过,这个判断的基础是:上有资金面的压力,下有基本面和政策面的托力。问题是,如果这个局面暂难打破,投资人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要强调八个字:宁可少做,不要做错。 总体来看,市场上后知后觉的评论太多,往往市场一调整,看空的声音就骤起,而市场上升几天,看多的甚至看牛市来了的声音又泛起。 这让很多投资人在追涨杀跌的泥沼中,越陷越深,越赔越多。通俗来说,市场在玩“折返跑”,你却很认真地以为它要跑个200米甚至400米冲刺,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 如果你不会看局部的底和顶,那在目前市场还是“少做为宜”。 这里说的少做,包括如果你拿着的是好股票,也少操作,一直抱着就好了。既然目前的市场,不管向上还是向下,幅度都不大,所以也没有必要赚差价。 最近有一个故事在社交圈疯传:大连一大妈2008年投5万“炒股”,今年销户竟变成500万。这里的炒股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根本就没炒,当年花5万买了长春高新,然后忘了,最近销户发现居然变500多万了。 这个故事的出处,既有某家证券公司微信群的截屏,也有这位老太太听到结果,一激动“站不稳”的照片。 wind数据显示,长春高新从2008年到如今,的确涨了100倍。这可是一点儿没吃差价,安安稳稳赚总涨幅获得的收益。 但现实中,如果不是这位老太太真忘了有这笔投资,只要看股票走势,只要想赚差价,只要频繁操作股票,那就肯定赚不着这个钱。不要说500万,连50万、5万都未必赚到,不赔就算不错了。 在好股票上少操作甚至不操作,就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做不到? 因为投资要做得好,往往要逆着人性而行。听上去不入耳,实际就这么回事。人们一般都是对赚了钱的股票比较通融,赚多点少点都可以,见好就收是大部分人的做法。 但如果赔了,赔小钱时还可能止损,一旦赔多了,就一定要死扛到底。 人们很难长年拿住长春高新,但这么些年还套在中石油上不肯善罢甘休的,应该不在少数。 这和生活中的逻辑是一样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但这些本能的反应,放到股市上,往往就成了“在赚钱的股票上赚小钱,在赔钱的股票上赔大钱”。 这就是股民赚少赔多的重要原因,也是大部分基金经理业绩做的比股民强的重要原因。基金经理也是人,他们为什么可以在好股票上拿很久?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性格独特,而是因为他们更懂得上市公司是怎么赚钱的,他们靠背后的投资逻辑在支撑坚韧持股的信念。 回到当前的股市,在这个以“折返跑”为主要特征的震荡市况中,少操作就少犯错误。 少操作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如果不会选股,加之趋势不明,就少参与;另一个是,如果会选股,又坚定认为持有的是好股票,就少折腾。 要做好和震荡市长期打交道的思想准备。过去,一般市场在底部盘整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波较大的拉升行情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很难出现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更为复杂了。最早的对手主要是散户和券商,后来增加了一个草莽时期的私募,再后来公募基金进来了,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公募基金的主要特征是,它的选股思路和重仓股,都是相对透明的,而且有严格的行业规定。这决定了这个庞大的资金群体,不可能去做“底部搜集筹码,通过多个账户拉升,然后高位卖出”的事情。 这让市场中的“活水”变得泾渭分明,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即使百姓的钱,通过基金渠道进入了股市,也和绩差股、垃圾股的拉升无关了。 随着监管的手段日益丰富和严厉,“宁波敢死队”之类的炒作股票行为也更加难以遁形。还有,随着内外环境的变迁,今天的上市公司更加难以“讲故事”了,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也没有什么故事可讲。 于是,市场的整体走势演变为震荡市,就成为合理又现实的选择。 这样的市场,无疑更加考验投资思想、选股能力和持股能力,你做好准备了吗?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