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支撑 目前来看,铜价上涨走势尚未破坏,系统性风险将在何时出现仍然较难判断,后市主要关注疫情与资金面情况的变化。 图为LME铜周线走势 近期,政策层面高度关注大宗商品上涨,多次提及稳定物价、加强监管。受此影响,黑色系品种上涨加速后出现大幅下跌走势,金属铜也应声调整,LME铜回落至10000美元/吨附近。金属铜属于与国际市场联动性较强的品种,国内铜价上涨较为被动,价格调控可能也需要国际市场的配合。笔者认为,目前尚不能定论金属铜牛市已经终结,不排除后期仍有创新高的机会。 此轮商品牛市起点应追溯到2015年年底,受美联储加息、商品低价、我国供给侧改革等因素支撑,金属铜结束了近五年的熊市,到2018年,由于大宗商品需求量受到一定制约,商品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伴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金属铜出现一轮快速调整,但随着我国疫情的缓解以及经济的逐步复苏,大宗商品需求量大幅增加,对应商品市场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金属铜自2020年4月开启上涨模式,从伦铜走势来看,其间最大涨幅为145.87%,虽然短期有所调整,但上涨趋势还没有破坏。 回顾2000年以来的金属铜牛市可以看出,2002年至2008年金属铜走出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需求增长应该是牛市的主线,2006年加速上涨后维持了两年的高位振荡行情。2009年年初至2011年初的牛市,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大面积暴发,大宗商品快速跌至历史低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注入大量的流动性救市,恐慌之后,资金面宽松带来此轮大宗商品牛市,而投机性需求成为推动商品上涨的主因。伴随出现的是全行业的产能过剩,金属铜牛市仅持续两年就进入了阴跌熊市行情。 笔者认为,本轮牛市既有需求增长的拉动,又有流动性过剩的推力,极可能是前两轮牛市走势的结合,尤其对于与国际市场联动性较强的品种。众所周知,金属铜作为最重要的基本金属,对全球经济面、资金面的敏感度也非常高,金属铜在此轮上涨走势中表现十分稳健。以伦铜来看,基本上处于“上台阶”性质的上涨,而每一次连续上涨结束之后都没有调整到前一个“台阶”之下,并在5月突破了历史高点,沪铜因汇率原因没有突破历史高点,但整体联动性保持的较好。从趋势上看,如果伦铜处在9600美元/吨之上,阶段性走势仍在保持,后期创新高的可能性仍然较大,而是否会出现类似于2006年铜价加速上涨行情,仍需要关注市场热度,如果出现加速走势,上涨空间将较难判断。 大宗商品原材料持续大幅上涨将挤压终端利润,企业的经营情况下降,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从价格弹性角度来看,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商品需求,同时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压力。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虽然不是由大宗商品的上涨直接引起的,但危机暴发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直接导致商品大幅下跌。目前阶段,市场对于风险的预期有一定的担忧,笔者认为,在预判的情况下,较大的风险可能来自于疫情或者流动性的持续收缩,主要分析如下: 一是疫情持续不缓解,达到市场承受的某个临界点,系统性风险暴发。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后市持续关注疫情及市场情绪变化。 二是疫情缓解+通胀压力,持续收缩流动性。若随着疫苗的完善与注射,新冠疫情逐渐受到控制并缓解,经济复苏良好,伴随着较大的通胀压力,主要经济体开始收缩流动性,而流动性的持续收缩将积累较大风险,如果化解不好或许会暴发较大的风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来看,铜价上涨走势尚未破坏,关注前面提到的“上台阶”走势的判断,调整到前面“台阶”之下时需要控制风险。系统性风险将在何时出现仍然较难判断,主要关注疫情情况与资金面情况的变化。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