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红枣产业发展过程及现状梳理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07-01 09:12:04 来源:鲁证期货 作者:梁作盼/刘光春

一、 西部大开发,枣树成先锋


1.1 枣树抗性强,抵风御沙


《神异经》中记载:"北方荒中有枣林,高五十丈,敷张枝条,数里余,疾风不能偃、雷电不能催。"描写了枣树林带的规模和作用,即枣林有防风,固沙、降低风速、调节气温、防止和减轻干热风危害的作用,对间作物生长影响颇大。另据河南新郑枣树科学研究观测,农枣间作降低风速20%-62%,气温降低1.2℃-5.8℃,提高所在温度0.5%-11.3%,土壤含水率提高4.5%-5.1%,蒸发减少8%-44.7%,枣树不仅能在瘠薄土壤中生长,而且耐盐碱。枣树的抗性强,能抵御风沙是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1.2 政策东风好,发展壮大


2000年-2006年,新疆先是响应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号召,确定建设环塔里木盆地80万公顷特色林果产品产业带的发展战略,还确定兵团农十四师皮墨垦区(224团)及若羌县为试验基地;随后红枣被列为生态林和经济林兼用树种,其产业被列为扶贫产业,在脱贫攻坚政策带动下,发展迅速;然后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开启进一步助力新疆红枣产业发展。连年推出的政策东风,成为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的重要后盾。


1.3 枣树产值高,致富发家


枣树作为经济林中的一种,不但在恶劣天气常发的新疆扎根发芽,更是借助新疆独特的地理气候特征,逐步取代内陆红枣,成为枣中精品,售价也是不断提高,产值加大,带领一部分产业先驱发家致富,助力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战。以若羌县红枣为例:目前,若羌县红枣种植面积23余万亩,依托红枣产业,若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从2000年到2020年,若羌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000元到3.4万余元,连续多年稳居西部十二省区市首位。产值高,致富效应好是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的源源动力。


小结:或许是天意,或许是命运,当新疆遇见红枣,红枣便遇见了最好的自己,获得了最好的归宿,同时枣树也成为新疆的守护者,为其抵御风沙,互相成就了对方。尤其是有了政策方面的加持,精品红枣的光环下,致富效应显现,进一步促升了红枣产业发展,新疆红枣产业于无声处听惊雷,一出生便不凡。逐步击败内陆的各大主产省,成为一支独秀。


二、 供需难平衡,结局已注定


2.1质优抢天下,价格速增


前文所述,新疆红枣一出生便不凡,主要体现在质量表现上,新疆是非常有名的“瓜果之乡”,出产的各种果品因其优良的品质和口感。众多的果品之中,红枣也是其中之一。这得利于新疆有独特的海拔和干旱的气候,海拔高4000米、空气稀薄、太阳光强、日照时间长、每天平均15小时以上,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昼夜温差大、白天不断生成的营养成分在夜间低温环境得到很好的保留。加之,冰山雪水浇灌、空气好、无污染、纯天然、枣子内部营养输送多,枣肉含的微量元素也多、糖分充足,营养价值非常高。在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前,内陆各地区红枣价格均维持相对低位5-6元/公斤,新疆红枣出世后,一时名声大噪,争相抢购,尤其是在2011年,一度飙升至35元/公斤的高价。从此,新疆红枣产量开启上扬之路,成为核心产区。


图1:2010年-2019年主产区红枣产量变化 



数据来源: wind,鲁证期货研究所整理


2.2需求增速缓,难挡洪流


高利的诱惑衍生的便是产量的迅速增加,一方面是当时现有枣树的产量逐步提升,另一方面是闻风而来的大批投资者开始种枣淘金,红枣的产量也是自2011年505.41万吨涨至2019年的746.40万吨,涨幅达47.68%,对于新疆红枣狂热需求是短暂的,终难持续,难以抵挡产量大幅增长的洪流。


图2:2000年-2019年红枣产量



数据来源 :wind ,鲁证期货 研究所整理


2.3供过于求时,价格转弱


当产量增加、需求放缓后,便进入供过于求的周期,同时因为红枣是个小众品种,需求价格弹性较低,价格在一定区间内对红枣的消费影响不大,所以最开始淘汰的便是内陆产区的一众红枣,原是重要的红枣产区的沧州也逐步转型成为中转市场。内陆产区红枣产业的退出最终也没抵挡住新疆红枣产量的增加,最终在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红枣市场整体进入供需过剩阶段,价格开始承压转弱,从2011年后连续多年呈下跌趋势,红枣种植收益下降,种红枣的投入产出比较低,陆续已有产能开始退出。


小结:酒香不怕巷子深,新疆红枣的好自难隐世,一传十、十传百,枣价便被捧上天。价格是调节供应的良药,高价促使种植规模继续扩大,产量进入加速增长周期,但当新疆红枣飞入寻常百姓家时,其需求增速则难再增,再也抵挡不住产量的洪流,供过于求的结局早已注定,价格转弱。


三、 枣价低伤农,产量始踌躇


3.1 枣价成本处,找寻出路


红枣的种植成本主要由土地、肥料、农药、水和人工成本等,以自有土地计算各项成本最低需要2000元/亩左右,以亩产500公斤的平均产量计算,4元/公斤的统货价格为枣树种植的盈亏平衡线。近些年红枣收购价格不断降低,品质较好的统货价格在5-6元/公斤左右,品质差的统货价格低至2-3元/公斤。枣树种植收益收逐渐逼近成本,甚至有些租地种植的枣农产生亏损,开始退出红枣产业,找寻新出路。


3.2 收益续低迷,产量有降


枣园管理投入在明显增加,而销售价格偏低,种枣已由当初的“香饽饽”变成当前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甚至有些种植户开始缩减投入以避免产生亏损。而且近些年,已经有部分产区已经开始退出红枣产业,主要表现在砍树换种、弃荒等方面,享受退耕还林政策的不能砍树,以弃种为主,部分质量较差产区政策导向转变,砍树换种其他果树的较多,也有部分产区换种棉花,享受棉花目标价格直补政策,收益稳定,管理投入较低。


3.3 需求遇打击,库存累积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同时,还重点打击了一下红枣产业,疫情开始之初,全国范围内限制流通,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礼包消费受到显著影响;在全国陆续解封之后,河北疫情出现散点爆发,作为主要中转基地的崔尔庄红枣批发市场暂时关闭,进一步影响红枣销售;作为主产区的新疆也没有逃过疫情的精准打击,尤其是当时CJ2109合约面临交割,连续快速下跌,最低跌至7200元/吨;而近期的广东散点发生疫情,同样对红枣产业带来不利影响,只不过这次是主要消费市场,如意坊消费市场是全国范围内最重要的红枣消费市场之一;线上消费也没有逃过疫情的重点打击,奶枣爆火网络的同时,大批跟风模仿制作成品开始网销,但是好景不长,奶枣产品开始检测出来阳性后,网红奶枣的消费便受到显著影响。虽然疫情的爆发是全球范围内的,但是几次散点爆发却从产、中转、销、线上等各个环节对红枣消费进行重点打击,致使库存得以累积。


图3:河北、新疆、广东等地新冠肺炎当日新增数量



数据来源:wind,鲁证期货研究所整理


小结:价格逐步下降至成本线附近,若不是受新疆林果种植政策限制,砍树换种的现象或将明显增加,无论是砍树还是撂荒,减少投入或是天气影响,红枣产量开始下降,但不巧的是,疫情的精准打击,一次一次向红枣产业袭击,导致库存累积,价格持续低迷。


四、虽辉煌难现,但未来可期


4.1尝鲜需求过,辉煌难现


历史的高价自有其存在的道理,那是对新生美好事物的追求,可以付出高价尝鲜产生的结果,而现在到处是新疆红枣,重现昔日高价的辉煌可能性较低,但作为辛苦劳作整年才会产生收益的枣树,价格一直维持在低位的可能性比较低,连续承受一两年不挣钱或者亏损还有可能,但长达数年不挣钱,还能坚持住的枣农不多。因此,价格水平整体或将上移,但昔日辉煌难再现。


4.2 产量料降低,库存去化


需求难有增量,产能逐步过剩,种植收益变低,无论是政府引导产业转移的角度,还是产业自身追求收益的角度,未来红枣产量继续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相反随着退出红枣产业的群体越来越多,产量下降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在天气发生异常的情况下,产量大幅下降的可能仍不能排除,不过,红枣整体耐储,在冷库里存2-3年问题不大,即使红枣产量下降,若不能将当前库存去化,价格上涨仍然存疑。


4.3 需求或恢复,未来可期


截止到6月23日,中国每百人接种新冠疫苗的数量已经高达76.14剂次,在中国疫苗接种数量不断提高的现在,可以预期,疫情的影响将逐步减弱,经济发展或将陆续恢复,红枣的消费需求或将转好,尤其是受疫情影响掉的部分,或将得到恢复。


图4:中国每百人新冠疫苗接种量



数据来源:wind,鲁证期货研究所整理


小结:种植收益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若枣价不涨,产量下降的可能性持续存在,库存枣或将加速去化,并且随着需求恢复,未来尚可期。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