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创年内新高可能 在行业景气轮回中,当金融地产消费类龙头表现偏强时,上证50、沪深300表现会强于中证500。当中上游周期资源、科技成长类表现偏强时,中证500表现强于上证50、沪深300。 上半年股指一波多折,先抑后扬,在经济回暖、美债收益率走高、政策回归常态背景下,市场风格完成了从大市值蓝筹股向部分中小市值细分行业龙头股切换,资金面进行了再平衡配置,结构分化明显,消费科技类表现强于金融地产权重板块,IC强于IH、IF。下半年股指分化愈发明显,但在盈利增长、股市微观流动性较为充裕的情形下,股指或将缓慢爬坡,迎来年内重要高点。普涨行情难现,主要以结构分化行情为主。 企业盈利增速回升 2021年一季报中,主板、创业板、科创板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较2020年、2019年同期均出现较大幅度回升。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源于2020年疫情期间,宽松政策助推企业从业绩低迷期走出,减税降费举措取得较好的效果;二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到高位后,对上游资源型企业,中游加工服务型企业业绩改善向上推动弹性较大;三是下游部分消费型行业受益于国内疫情管控较好,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助推,酿酒医药、美容化妆、消费电子类行业盈利稳步上升。 一季度A股业绩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下半年或将有所放缓,这与大宗商品价格接近于顶部区域,上行空间有限,中上游行业盈利增速高位回落有关。目前,PPI与CPI差值处于历史上高位,5月差值达到7.7%,较4月的5.9%扩大了1.8个百分点。后期PPI继续向上空间有限,或受制于部分商品供需矛盾缓解影响回落。CPI受经济回暖,下游消费型行业成本压力缓解,以及终端需求回升影响或将出现小幅上行。从行业配置层面,继续关注大消费投资机会(生物医药、酿酒、化妆品等)。 从历史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与沪深300股指运行趋势看,两者有较强的趋同性。当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处于回升状态时,沪深300股指以振荡上行为主;当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处于回落状态时,沪深300股指振荡下行。企业盈利增速变化是影响股指走势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半年,企业盈利将继续增长,或支撑股指缓慢上行。 中证500表现偏强 鉴于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成分股所属行业权重差异,沪深300指数周期行业权重50.72%,消费科技行业权重45.64%。上证50指数周期行业权重60.69%,消费科技行业权重37.74%。中证500指数周期行业权重54.38%,消费科技行业权重41.7%。三大股指行业权重风格各有侧重。在行业景气轮回中,当金融地产消费类龙头表现偏强时,上证50、沪深300表现会强于中证500。当中上游周期资源、科技成长类表现偏强时,中证500表现强于上证50、沪深300。 三大股指强弱分化背后源于业绩增长差异,数据显示,2021年中证500指数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65%和52.35%,高于沪深300、上证50指数。从三大股指估值水平看,代表细分行业龙头的中小市值股票的中证500、中证1000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较上证50、沪深300体现出估值上的优势。截至2021年6月下旬,中证500、中证1000PE估值分别为21.51、35.24,分别位于历史分位数11.6%、23.54%。上证50、沪深300PE估值分别为12.4、14.49,分别位于历史分位数90.29%、82.55%。2021年上半年,IC表现明显强于IH、IF,IC活跃合约/IH活跃合约比值从1.53回升至1.95,累计涨幅27.4%。预计下半年受科技消费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影响,IC表现可能会继续偏强于IH、IF。 从IC基差变化看,自2021年1月底至2021年2月中旬,中证500活跃合约贴水逐渐收窄,基差均值24.58,较1月中旬调整阶段基差均值35.38,中证500期指贴水收窄近30%。在此期间,中证500主力合约最大涨幅9.6%。3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股指筑底回升,中证500主力活跃合约贴水收窄很明显,贴水收窄幅度67.4%。在此期间,中证500主力合约最大涨幅12.2%。市场风格“高低切换”后,IC贴水仍有收窄可能。 总体上,目前IH、IF偏弱运行,主要还是受到金融、周期等权重股拖累。未来一段时期金融权重股即使见底回升,力度和高度或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股指上行空间。鉴于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景气度差异,存量经济环境下此消彼长是常态,多IC空IH套利策略仍可以继续关注。 近年来,金融监管趋严,需关注股指上涨至阶段高位时,监管层释放出的信号。下半年,在A股整体盈利增长,以及股市微观流动性比较充裕的驱动下,股指仍有创下年内新高可能。若创下新高后,则逢高减仓,或利用股指期货逢高做空,规避风险。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