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链上,有那么一家公司,既不造车、不卖车,也与汽车零部件不相关,但盈利能力却在业内位列前茅,让诸多车企和汽车零部件公司望尘莫及。这家业务如此“神秘”的公司,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员工不过百,利润超亿元 日前,中汽研汽车试验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试验场)的IPO申请正式通过,成为A股市场上的“汽车测试场第一股”。 据官方资料显示,中汽试验场的主营业务是通过重现汽车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道路条件和使用条件,为整车企业、汽车检测机构、汽车底盘部分系统企业以及轮胎企业提供场地试验技术服务等。在汽车的研发过程中,汽车试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目前,奔驰、宝马、大众、吉利、奇瑞、北汽、一汽、广汽、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蔚来等车企都是中汽试验场的客户。 据公司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中汽试验场分别实现营收3.35亿元、3.59亿元、2.93亿元;同期净利润则分别达到1.36亿元、1.43亿元和1亿元,毛利率均在70%以上。要知道,中汽试验场的员工总人数尚且不足100人,却能持续创造出超1亿元的净利润,平均每人每年可以为公司带来100万的收益,盈利能力爆棚! 中汽试验场主要财务数据 如此利润表现,直接众多整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公司远远甩在身后。以整车汽车为例,全球盈利能力第一的丰田汽车,2020年全年整体毛利率为18%左右;大众集团旗下最赚钱的整车品牌保时捷,2020年的单车毛利率仅16.7%,法拉利为18%;其他主流外资品牌以及二线豪华车品牌的毛利率基本都在10%以下。更别提咱们的三大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 车厂排队送钱,“玩家”持续入场 近年来,随着入局造车领域的企业越来越多,汽车检测的生意也愈发火爆,大小车厂都是排队等着做检测,而且费用昂贵。据了解,一个小的测试和试验价格可能就高达五六百万。在如此“大肉”的吸引下,汽车检测行业也迎来了众多“玩家”。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汽车检测企业12.8万家。近10年,企业注册量于2020年达到高峰,新增2.82万家,同比增长29.5%。今年上半年,国内新增汽车检车企业1.49万家,同比增长18.3%。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市场上相关企业数量众多,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截至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具备工信部公告体系检测资质的整车检测机构仅18家,零部件检测机构则是16家,具备工信部公告体系要求的全部检验检测能力,并获得政府主管部门全面授权的国家级汽车整车检测机构仅有6家,而中汽研恰好就是其中的龙头企业。 此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中汽试验场背后最大的股东,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则由国务院国资委100%控股,背后的实力不言而喻。 管理费用逐年攀升,研发投入不足3% 但是,这并不代表它就没有风险。 从外部来看,目前汽车市场正面临着风向转变。乘着“双碳之风”,新能源汽车开始兴起,并吸引了众多巨头的入局。在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慢慢转变的过程中,新车研发的测试项目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倘若现有测试标准出现调整或升级,那中汽试验场需要迅速进行调整,对场地进行改造或引进新的设备。 此外,随着各大车企销量和利润的提高,部分有能力的品牌开始谋求建立自己的试验场地,尽管前期投入很大,但从长期看来,可以有效削减新车研发成本。有了自己的试验场,不仅测试成本更低,而且测试还管够。这对中汽试验场来说,可能也会丢失不少客户。 从内部来看,据公司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整个中汽试验场的员工总数为94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22人,占比23.4%,比技术研发人员还要多。 2018-2020年,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0.96%、12.25%、17.62%,高于可比公司中国汽研和广电计量。数据显示,主要的管理费率差异主要体现在职工薪酬、折旧费、物业费以及修理费上。在报告期内,公司折旧费的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64%、2.1%、2.7%,无形资产摊销的管理费用率分别为0.77%、0.72%、0.88%,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与逐年攀升的管理费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占比极低的研发投入。2018年-2020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02.33万元、753.09万元和843.2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2.1%和2.87%,远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尽管上述潜在风险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对中汽试验场上市后表现的担忧,但总得来说,公司的优势仍存,当前,中汽试验场身处优质赛道,且行业壁垒较高,在短时间内替代、市场份额被挤占的可能性仍旧较低。上市以后,公司极有可能通过资本的加持提高自身竞争力,并带动相关汽车测试概念股走强。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七禾研究中心综合整理自网络 七禾网研究中心合作、咨询电话:0571-88212938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七禾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