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彼得·蒂尔:技术指引逆向投资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08-09 10:41:34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姚斌

  硅谷中最杰出的人物是谁?大概非彼得·蒂尔莫属。彼得·蒂尔既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又是一位对冲基金经理,同时还是畅销书作家。他是科技领域和知识分子领域最著名的前沿思想家之一,创立了支付服务的贝宝(PayPal)和大数据的帕兰提尔(Palantr)两家独角兽公司。同时,他还是脸书(Facebook)的第一个外部投资者。


  在托马斯·拉波尔德的《彼得·蒂尔传》中,他为我们展示了彼得·蒂尔对科技及其企业以及投资的独到见解。彼得·蒂尔最关注的是创新。他认为,真正的创新,大型的和开拓性的创新,不仅能够闯入新海岸,而且能够迈向新星系。作为一名企业家和投资者,他把“所有的努力都聚焦在互联网上”。技术进步是工业化世界中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而让投资者取得非凡的成果,这正是“风险投资”概念最初形式的核心所在。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科技一直处于演进过程之中。20世纪60年代,投资集中在以英特尔为首的新兴半导体产业。20世纪70年代,则以硬件和软件行业的公司为主。进入20世纪80年代,生物技术公司、移动通信公司以及网络公司开始崛起。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互联网公司。这种对垒是一个伟大的成功,它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技术都有共性,涉及了高技术和经济风险。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许多风险资本组合不再专注于有技术突破的公司,而是专注于那些只提供渐进式进展的公司,或者甚至仅仅评估一些似是而非的解决方案的公司。在21世纪之交的股市泡沫中,几乎所有的科技股都在增值,但没有对精确的质量和未来经济的成功加以检验。


  彼得·蒂尔最好的洞见是,“最好的公司为自己创造市场”,并且愿意改变世界。“竞争是留给失败者的”。彼得·蒂尔的宏观视野,使他的投资遵循他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坚定原则。最成功的投资者,在他们的决策投资上都有惊人的简单智慧。对于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而言,能力圈原则就是他们投资决策的能力框架。对于彼得·蒂尔而言,“斯坦福五英里半径”能为他找到需要投资的初创企业。


  有四本书对彼得·蒂尔的影响十分深远:弗兰西斯·培根的《新亚特兰蒂斯》、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的《美国的挑战》、诺曼·安吉尔的《大幻想:军事权力和国家优势之间的关系研究》、尼尔·斯蒂芬森的《钻石时代:或一个淑女的插图读本》。其中的最后一本《钻石时代》是彼得·蒂尔三年后成功创立贝宝的灵感来源。


  但是,对彼得·蒂尔的世界观和商业及投资决策起到重大影响的人,则是斯坦福大学教授勒内·吉拉尔。吉拉尔著有《世界建立以来隐藏的东西》。他的思维模式的核心是模仿理论,围绕模仿和竞争展开。他认为,竞争者往往以牺牲自己的目标为代价,来被其竞争对手所控制。竞争激烈的程度不会高于物品的基本价值。彼得·蒂尔从吉拉尔的认知观中得到了至关重要的信息,从而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和投资者。他认为,资本主义和竞争是对立的。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所有的利润都将被缩减。创业企业家应该寻找垄断企业。“人类不能完全避免模仿,但如果一个人敏锐地感受到正走在引领人类前进的道路上,那么这人能以一己之力对抗他人,不去模仿,他就已经领先一大步了。”一个成功的公司必须建立在垄断的基础上。


  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主张向硅谷学习,“因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都是以新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公司,而不是那些还拥挤在陈旧跑道上的竞争对手”。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从0到1”的内涵是因为计算机科学是建立在数学状态“0”和“1”的基础上。这意味着我们要“做些新的事情”,这就是从0到1。未来的决定性因素是新的技术。“如果你认为你无法创新,那就什么都不要做。”明天的赢家将不会来自当今市场上残酷的竞争;他们都将避免竞争,因为他们的业务是独一无二的。“竞争是留给失败者的”,这个挑衅性的观点直接挑衅了大多数经济学家。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被桎梏于错误的想法中,认为竞争可以创造价值。而在彼得·蒂尔看来,情况恰恰相反,只有垄断才能实现最大的利润,从而产生可持续的价值。


  只要发明新东西,才能使社会达到更高水平。脸书及其社交网络,谷歌及其互联网搜索功能,都符合这一要求,因此目前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公司。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发展方面还做得不够。我们正处在技术停滞期,被现代智能手机蒙蔽了双眼,这让我们看到一个位于前端风景中的时髦数字世界。然而,我们周围的环境还是一种古老、奇怪的,而且部分是病态的世界。彼得·蒂尔的信条是,在每一个行业和每一个商业领域都可以取得进展。为此,他呼吁公司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独立思考”。纳西姆·塔勒布认为彼得·蒂尔的《从0到1》是一本经典之作,建议读者不要只草草读一遍,最好读三遍。


  在创立并思考如何经营贝宝中,彼得·蒂尔认识到,对于伟大的公司来说,总有这样一个特别的任务:如果你自己不去做,别人就更不会去做。而如果你不努力,它就不会实现。这就是贝宝的愿景。公司创始人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们是唯一创造价值的人,而是因为伟大的创始人能从公司其他人身上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一点才彰显其重要性。因此,一家好公司的员工谈论的是公司如何改变世界,而不是从股票期权中获取更多的财富。


  创建一家真正有价值的科技公司有三个步骤:首先,你要发现创造一个新的市场;其次,你垄断了这个市场;接着,想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这种垄断。但是,“企业指南的悖论在于没有专利配方:每个发明都是新颖而独特的,没有人能提供创新能力的具体步骤。”彼得·蒂尔学到的最重要的规则之一就是,“成功人士的金矿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才能找到,而且他们不会考虑公司成功的秘诀,而是在考虑基本原则。”成功创业的关键,包括“独特”、“神秘”和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未来企业成功依赖于获取最专业和最好的人才。脸书的成功之处在于,聪明人通常希望与其他聪明人一起,来应对重大挑战。为此,他提出了走向成功而遵循的“创办初创公司的十个秘诀”。


  你是你人生的规划者。你可以设定优先级。你有最大的自由来制定你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从而让你开启人生。


  把一件事做好。真正优秀的科技公司会制造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做得好得多的东西。你应该把自己置身于这样的位置。


  确保与你有联系的人适合你的生活和公司,并相得益彰。创始人与员工之间必须和谐相处,并作为一个共同体开展工作。


  追求垄断地位,并争取垄断地位,建立一个具有极强竞争力、无人能匹敌的公司,然后努力让自己摆脱竞争。


  不要做一个“假的”企业家,创办一个公司,是因为你对一个普遍的问题能作出回答。把这个问题各企业和政府部门都无法解决。


  对本质的评价要高于地位和声望。由地位驱动的决策不是可持续的,而且从长远来看,是毫无价值的。


  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集中精力来打败你周围的人,但是你付出了代价,即疏忽了有价值和重要的事。


  所有的趋势都被高估了。不要追求最新最热门的事情,争取对一个普遍的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


  不要拘泥于过去。专注于不起作用的事物,只会削弱信心。不要花太多时间分析为什么有些事物不起作用,应该勇往直前,改变方向。


  找到通往成功的秘诀,永远不要随大流。一个简单的成功公式是,必须质疑陈词滥调,并彻底创新企业。


  彼得·蒂尔极具逆向思维的能力,因而他成为著名的逆向投资者。要想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甚至超凡脱俗成果的人,必须摒弃前人已开辟的道路,另辟蹊径。巨大的成绩会显示在可持续的百分比收益率上。只有那些准备冒险的人,尤其是反对绝大多数共识的人,才会成为人生赢家。


  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沃伦·巴菲特就是一个理想的逆向思考者。对他来说,股市下跌和金融市场的恐慌意味着巨大的幸福感。在大部分人大汗淋漓地坐在一片红色的电脑屏幕前的时候,巴菲特会摇身一变成为一名超级活跃的投资者,用合理的价格买进那些其他人迫不及待抛出窗外的优质公司的股票。“我喜欢在股市下跌的时候买入”,巴菲特直截了当地承认这一点。我们从加油站或超市特价处了解到,价格越低,购物处排的队伍越长。但同样这些人,在证券交易所的所作所为却是完全相反的。在股票下跌的时候,他们急于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和证券脱手,而不是大量购入。


  基于共识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彼得·蒂尔主要活动的初创企业,这对逆向思维意味着,当一件事暴露出矛盾迹象时,而你却总是用普通的方法来理解它,就会让事情变得太简单。用纯粹反作用的方式采取行动,并不比随大流更好。巴菲特在股票市场上买进的不是任意一只股票,而是特定的企业。这些写在纸条上的企业是他经过研究而确定无疑的,然后他才会在股价最便宜的时候买进。


  成功的逆向思维,一定是“独立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没有他人的支持和确认,往往会导致“没人能对此达成一致的状态”。对于彼得·蒂尔来说,“仅限做每个人都做的事是不够的。投资那些企业,投资那些做着一些雄心勃勃的让人惊叹莫名的新事情的企业,才是最具挑战的。”像彼得·蒂尔和巴菲特这样的人拥有非凡的智慧,他们脑中的无数数据会为他们提供一个独立的思维萌芽。因此,他们不受他人意见的左右,只会静悄悄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体现出他们坚定不移和一致性,这对认知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巴菲特在2009年经济和金融危机达到顶峰的时候,用超过260亿美元买进了北伯林顿铁路公司。没人知道美国的经济衰退会持续多久,也没人知道巴菲特的这笔投入什么时候会有收益。对巴菲特来说,这是他迄今为止对一家公司最大的一笔投资。


  当其他企业家和投资者追随羊群效应时,彼得·蒂尔通常走在完全相反的方向,而且非常成功。“当别人贪婪的时候,保持畏惧;当别人畏惧的时候,请贪婪一些”,彼得·蒂尔的想法与巴菲特异曲同工。彼得·蒂尔厌恶竞争和对抗。他知道对抗可能会导致团体内部的损耗,最终也会体现在公司的估值上。在学习了吉拉尔的理论和著作之后,他发现避免最后的冲突更有用。


  彼得·蒂尔并不局限于某些行业或某些炒作主题,如大数据或云电脑等。他寻找能开发有潜力技术的创业者和创业公司,它们有潜力能以可持续的方式来改变世界。这其中所涉及的风险是巨大的,因为没有人能确定,技术是否能以持续的在合适的时间带来突破和创新,然后还要适合大众口味,是否能保证投资者在财务上获得成功。对高风险科技公司的投资,就好像在浓雾中快速驾车,对不确定性的把握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耐心。技术驱动产业的初创企业的发展不是线性的,恰恰相反,它是每日的冷热水交替浴,从“高亢尖叫到接近郁郁寡欢而死”。


  彼得·蒂尔也是集中式投资的狂热爱好者。他厌恶“人们为小赌注而疯狂斗争,对人类而言,从理性的角度,是为了求得没有未知数的逻辑方程中的一个简单功能,所以是无价值的平庸行为”。他在个人创业公司上下了大赌注,没有坚持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喷雾并祈祷”方式,即用喷水壶到处喷洒的方式来投资,然后向天空祈祷,并希望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彼得·蒂尔的风险资本组合由不超过10个公司组成。为此,他在个人创业公司上下了更大的赌注。只有这样才会带来非常高的回报,比如,脸书的表现就堪称典范。


  适用于对成功产品开放的理念,同样适用于成功的投资活动。一个投资组合中的标的公司就是“产品”,“产品”的优劣直接影响投资的长期收益率。作为贝宝和帕兰提尔的创始人以及脸书的第一个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创造了三个10亿倍的成功故事,每一个都堪称经典。由此,他也形成了自己的投资风格。


  专注投资


  “撒网式投资,然后祈祷”,这种行为无异于买彩票。彼得·蒂尔很反感这种方式,“如果你把一个小概率乘以一个非常大的数字,结果出现的还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他的投资重点非常集中,其公司创始人基金的风险投资包括5~7项投资,与其他风险投资基金相比,这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投资组合。同时,这些公司的每一家都必须能够获得“巨大成功”,从而成为一家“价值数10亿美元的企业”,这才具有投资价值。与此相似,巴菲特也不喜欢多元化经营。如果他对一家公司深信不疑,那这家公司可能占到总投资组合的很大部分。根据巴菲特的说法,一个好的证券投资组合不会超过10只股票。他喜欢把20多个的投资组合比做女眷众多的闺阁。人们不会了解每一只公司股票,就如同不能了解闺阁中的每一位女性一样。


  能力半径


  巴菲特认为,只投资于你真正理解的东西,也只投资于你有很好鉴赏力的领域。彼得·蒂尔也从中寻找一条类似的格言行事,而且更为专注。他在2011年接受《斯坦福律师》杂志采访时说,在方圆20英里范围内有50%的搜索概率,你可以找到下一家伟大的科技公司。众所周知,他的能力半径的中心就是硅谷。彼得·蒂尔专注于可控的投资半径。与此相似。对巴菲特而言,能力圈意味着只关注有所了解的公司和商业模式。


  长期风险思维


  过去10年,许多风险投资公司都无法获得正收益。一方面,他们抱怨创新太少;另一方面,他们又几乎都是避险型的,对真正的创新视而不见。他们宁愿把赌注押在相对安全的项目上,可能也会投资另一个照片应用程序或社交网络,而不会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由于它们是“我也是”类的相似产品,投资者不能期望高回报。彼得·蒂尔依靠创始人基金资助那些需要经营的公司,这些公司如果经营成功,将会带来很高的价值回报。只有真正的创新才能带来经济上的高回报,而创新需要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像彼得·蒂尔这样的风险投资者需要耐心等待几年,直到公司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与此相似,巴菲特的投资视野也非常长远。他很乐意以100%的价格收购家族企业,因为他可以像老东家承诺它将永远保留这些企业,即便产品回报并不总是保持在最高水平。


  相反的投资


  彼得·蒂尔不仅称自己投资为逆向投资,而且他也一直遵循这一原则。其中意义重大的是他在2004年对脸书的投资。在当时的互联网行业崩溃之后,投资于专注终端客户的互联网公司,其实并不合适。但是,彼得·蒂尔在短时间内做了两次风险投资。现在脸书已经成为全球最昂贵的十大公司之一。只有逆势投资,并认识到重大创新以及正确的时机,才有可能获得很高的收益。彼得·蒂尔喜欢说,人们应该穿过隐藏的门,发现那些没有人想通过的门,避开人群成堆的门。与此相似,巴菲特喜欢在“别人恐慌时买入,别人贪婪时卖出”。听起来很简单,但投资者通常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以最高价格买入,然后在恐慌中以最低价格卖出。


  离开趋势主题


  投资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流行语,如“颠覆性”、“价值主张”或“范式转变”。对彼得·蒂尔来说,这表明有人在伪造东西,却在背后隐藏真正的交易。如果某人经常使用常用的流行语,这就是一个警告信号。像“大数据”和“云计算”这样的术语,对彼得·蒂尔来说就是流行。他不喜欢别人问他未来趋势,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是个“预言家”。他经常认为趋势被高估了。如果有人满口说着“大数据”和“云计算”这样的词,人们应该从他身边尽快逃离。聪明的投资者远离主流,有自己的指南针。与此相似,巴菲特也不喜欢时尚主题,他忠于自己投资低估公司的方式,他了解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


  技术进步对于彼得·蒂尔是永远的主题。真正的技术进步是从0到1的飞跃,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许多人似乎更愿意改进技术,从1变为n。因此,任何一个投资者和发明家如果敢从0跳到1,就必须不可避免地被问到他是否“正常”还是“疯狂”的。真正的技术进步发生在边缘地界,是一种前沿经验。因此,没有任何一家商学院所假设的那种缔造成功公司的蓝图和方法。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