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在“有锂走遍天下”的A股,工业机床竟然抢尽了风头。8月23日,东方财富工业母机概念掀涨停潮,板块指数暴涨14%! 政策是主要催化。近日国资委党委扩大会议决定,“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是对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响应。 将工业母机放在高端芯片、新材料前面,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在此之前,很多投资者恐怕还不知道工业母机是何物。 工业母机,即机床,是生产一切工业品的基础设备。习惯了新能源车、光伏等为代表的制造业股票一路狂飙,就会明白,机床一直默默无闻本就不正常。要知道,在2018年,我国低档和中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已经分别达到约82%和65%(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 我国机床国产化率 来源:科德数控招股书 业绩说明一切。观察涨幅榜,主营数控机床的国盛智科、浙海德曼、绿的谐波、科德数控2021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均实现100%以上的增长。欧科亿、华锐精密、海天精工、宇环数控中报增速也能保持在翻倍及以上。其中,海天精工中报净利润同比大增196.51%,该股今年涨幅已达152.96%(截至2021年8月24日)! 不过,国产机床并非没有辉煌过,在一片热潮中,我们需要对国产机床有更深入的认识。 国产机床的“昔日荣光” “十八罗汉”已难觅踪影 相比下游,机床并不是暴利的行业。一台造价十万的机床,在其大约十年的使用周期中,甚至可以生产上千万的产品。不过,也正因为此,机床的生产要求很高,是典型的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劳动力密集行业。 发展工业机床意义重大,但和芯片类似,国产机床短板明显。尤其是高档机床,2018年国产化率仅约6%。作为对比,我国LCD光刻胶国产化率约5%,半导体光刻胶国产化率约1%。 国产机床曾经的辉煌,也主要建立在中低档产品。而且一去十年,当年的“十八罗汉”已经难觅踪影。 “十八罗汉”指的是十年之前的18家国有机床厂。其中,2011年,沈阳机床集团产值27.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大连机床也以23.8亿美元的产值位居第四。但2019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机床厂商基本被德日占据。而沈阳机床目前还没脱离亏损泥沼。 发展高端机床困难重重 产业链需同步前行 高端机床的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由于工业化进程较晚,我国机床产业本身就处于追赶的位置。比如,机床产业呈现数控化趋势,但我国工业机床数控化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日本(超90%)、德国(超75%)和美国(超80%)。 数控化时代,机床产业呈现高度分工的态势,数控系统、机床主体制造、关键零部件等逐步分离,且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任何一个环节落后,都将影响机床产业的高端化进程。 数控机床产业链 来源:国盛智科招股书 与此前的芯片产业类似,当前国内机床制造企业已经习惯进口配套产品,即便国内上游企业有生产能力,也很难获得订单,这就进一步影响企业产品的升级进程,形成恶性循环。以国盛智科为例,其核心零部件的外采比例超过80%。 我国芯片产品面临基础研究薄弱的困难,华为也曾苦于在国内找不到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机床产业也是如此。 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陈惠仁曾于2019年撰文称,我国机床行业基础技术研究能力弱化,研发人员大量流失。基础技术研究工作边缘化、碎片化。这种碎片化不仅表现在企业层面,还有高校甚至政府部门。而且现有技术研发体系还缺失技术共享和推广机制,而这却是成熟的技术研发体系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技工的培养也尤为重要。国盛智科在招股书中表示,合格、成熟的机床现场操作技工培养周期至少需要5年,高级技工培养的周期平均超过8年。 路虽远,行则将致 民营企业扛大旗 工业机床的使用周期约7-10年,现在距离2011年国产机床的巅峰,整整十年。不同于十年前,面对下游的更新需求和新能源带来的资本开支热潮,我国机床产业在高档产品中已有突破。 时移世易,这次民营企业扮演了重要角色,国盛智科、海天精工、创世纪、科德数控、亚威股份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在2020年11月发布的第二批“专精特新”企业名单中,也有近20家机床行业企业入选。 今年1月,《人民日报》曾发表《国产机床,高端有突破》,称“中高端多点开花,机床行业呈现触底回暖迹象”。其中,科德数控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突破就是典型。 长期以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都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类型,被列为战略物资加以管制,国内市场主要由德国、日本、美国等占据。科德数控于2013年成为国内少数实现生产自主数控系统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企业之一,2015年实现了对德出口,意义重大。国盛智科也已成功开发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档数控机床系列产品。 不过,不能忽视的是,虽然我国是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总体大而不强。个别突破并不能代表行业整体,数控系统和部分关键功能部件仍依赖进口。而且在我国约200亿美元的机床产业中,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年营收在50亿元以上。国盛智科和科德数控两家主营高档数控机床的代表企业,2020年营收分别仅有7.36亿元和1.98亿元。 还应认识到的是,即使在部分高端数控机床部件和数控系统实现国产化,其性能和质量都很难达到国外先进水平,要真正实现突破,需要产业链协同进行。此外,虽然整个机床产业可能面临新一轮景气周期,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在吞噬其利润空间。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