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陈军:下半年大宗商品持续分化 CTA策略配置优势明显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08-27 08:50:46 来源:东方财富网 作者:陈军

CTA策略在资产配置中的三大优势


主持人:去年整体CTA的策略表现不错,您对CTA策略未来的定位,以及它在资产配置中的价值如何判断呢?


广发期货陈军:CTA策略是一个做绝对收益的策略,这类策略在海外的运作历史很长的。我认为CTA策略本身的波动比权益类要小很多。同样从统计数据来看,2012年到2020年这9年期间,CTA产品的平均收益是15.57%。


股票资产的年化收益虽然是大类资产里最高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它本身的波动率是远远高于其他投资品类的,所以我认为CTA策略由于它低波动的特点,适合高净值客户和机构资金长期做配置持有。


总体而言,我认为CTA策略在资产配置中,它的优势三点,第一,我认为它的低相关性,大家都很了解,根据统计代表性管理CTA基金跟股票型基金的相关性是-0.07,跟中债-新综合财富总值指数关指数的相关性是-0.01,跟市场中性策略的相关性是-0.04。


我记得达里奥说过,投资的本身要找到一个足够多的﹑优质的﹑并且相关性低的资产基金组合,所以把低相关性的CTA产品加入了原有的投资策略里面,可以帮助投资者在不降低预期收益的情况下,更好的分散投资,所以这类策略非常适合大类资产配置。


同时,前面我们讲过就是这类策略是绝对收益型产品,从历史的过往业绩来看,它的年化收益率不低,在扣除承担风险的基础上,这类策略的收益还是不错的,所以这个策略整体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此外,这类策略交易的是金融衍生品,股票基本上靠做多获利,但是衍生品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所以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这类策略是通过做空盈利的,能够发挥危机中的阿尔法属性。所以这类策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2015年股灾﹑还是在去年新冠疫情,它都表现不错。


大宗商品下半年表现分化


主持人: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市场各个板块的表现,您能否帮我们去复盘?对于未来几个月,您对大宗商品的走势如何看待呢?


回答:今年大宗商品整体是上涨的趋势,我看了一下文华商品指数大概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涨幅,但是今年的商品涨幅不像去年下半年的普涨,今年商品各个板块分化的很厉害,即使同一个板块里面,比如黑色板块里面的分化也很厉害。总体而言,今年涨幅表现最好的可能就是玻璃和纯碱建材板块,能源板块跟原油相关的,动力煤涨幅也不错,化工和有色板块也有20%左右的涨幅。


但是整体今年像油脂油料、成材的涨幅是比较一般的,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主要是宏观方面对商品的价格影响是在逐步边际走弱,商品走势这么的差别最大的原因还是品种的供需关系和库存结构所决定。


举个例子,像玻璃和纯碱表现很强,基本上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走强的原因是市场可预期它未来的产能投放的幅度是比较小的。另外,从每周公布的库存结构来看,无论是产库还是社库存,都是处于下降的阶段,所以库存是低位,所以它能够维持一个这么高的历史价格。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可以看黑色板块里面,像煤焦和焦炭的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但是成材和铁矿表现的稍微弱一些,主要原因就是焦煤供应出了问题,像蒙煤因为疫情的影响,通关很少,像澳煤也是进口受限,所以目前国内虽然说煤炭的产量在逐步放开,但是主要的还是保证了动力煤,焦煤的产能一直没起来,所以焦煤在库存稀缺的情况下,现货数据连续拉涨,同时焦煤上涨,因为焦煤是焦炭的原料,所以焦炭的价格也是上涨比较厉害。


所以上半年大宗商品的价格整体重心在上移,但是板块内的分化很厉害,有些涨,有些跌,我们可以看到铁矿石,基本上今年的涨幅全部跌回去了,又回到1月份800多的水平,其他品种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


对于今年大宗商品下半年的看法,我认为还是会继续分化,分化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各类宏观数据,无论是房地产开工数据﹑还是社融数据,其实是在走弱的,包括美国,我们可以看到6月份和7月份美联储也暗示Taper可能会提前,只有供需表现非常好的品种可能会继续比较强。但是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大宗商品的绝对价格是偏高的,无论是化工品,还是有色,它的绝对价格可能是在近几年高位,所以我认为大宗商品的估值是偏贵的。


继续推动它上行的阻力是比较大的,除非这种供需面真的出现一货难求的局面。对于黑色板块而言,比如像螺纹钢、焦煤焦炭,特别是成材的高供应、高需求,基本上是维持了三年的周期,目前成材的价格和利润都属于高位,是一个高估的品种。前面我们也提过,国家今年严控房价,包括严控地产的资金,我认为下半年虽然说有一个旺季,但是整体需求不会那么乐观,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是供应和需求都是比较弱的局面,你单独靠限产的话,需求不是很好的话,实际上是很难带动价格走强的,我们看到目前绝对价格在5000多,去年还是4000左右的水平,我认为黑色价格的高点已经到了。


化工的影响因子比较多,它的整个上游是原油,另一方面国内化工品受进出口﹑装置的检修和复产的影响,所以化工板块,它的走势没有那么流畅,需求其实也还不错,但是化工产业链里面有很多细分领域,比如像PP ﹑塑料,它的工艺一直处于产能扩张的周期,未来产能投放的力度会很大,需求这两年还不错,但是未来一旦我们的需求如果跟不上的话,在库存累积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向上的驱动下,我认为后面有空配的机会。整体而言,目前我认为无论是供需面,还是宏观面,对未来大宗商品的压力会比较大,年内的高点,我认为是看到了。


多个策略组合可较好应对突发事件


主持人:今年6到7月份大部分的CTA策略都在回撤,想听听您怎么看待当中的原因?同时在如何控制回撤这块是不是也能跟我们分享一下经验?


回答:大部分CTA在6月份出现了回撤,我们知道大部分CTA策略是趋势追踪策略,它的盈利来源就是趋势比较流畅,但是整体6月份出现了趋势反转的次数比较多,幅度也比较大,之所以这样的话,一方面,我们知道美联储6月份开始加息,它对全球的宏观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对有色、原油影响比较大。


另一方面,我们从5月份以来,我们很多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基于政策和产业方面的宏观调控,对大宗商品原油的走势影响比较大,出现了很多V型反转,就是涨的好好的,突然两天就跌回去,这种V型反转对趋势追踪策略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量价策略基本上会反复触发止损的,市场的走势,不太利于CTA策略的运作,所以CTA在6、7月份会出现回撤。


对我们的策略而言,我们6月份有一个小幅回撤,但是在7月份基本上把这个回撤收复了,有些产品能够创下新高,主要原因是我们CTA策略里面不再单独依赖于量价策略,我们是多个CTA策略作为一个组合,多个策略组合对突发事件和V型反转的适应性很高。目前我们的量价策略、基本面策略、套利策略,资金分配是根据波动率去等权重分配的,并且单个策略的相关性比较低,所以单一的策略回撤对我们的产品影响没有那么大,虽然说量价策略在6月份有所回撤,但是我们的基本面策略和套利策略在6月份表现不错,这个弥补了量价策略的亏损。


我们基本面策略抓住了像黑色板块里面非理性下跌品种的强势反弹,同时根据黑色板块里面一些基本面强弱关系,我们做了一些品种强弱对冲策略,所以通过其他策略的盈利贡献下,我们的产品净值是在逐步恢复,我们今年产品的回撤和波动在多策略组合下并不是很高的,整体对行情的适应能力有比较大的提升,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我们为什么要整体去把CTA多策略作为组合配置的原因,我们能够适应比较差的行情,并且非创新高时间也相对能够提升不少。


主持人:最后,我们想了解一下对于未来广发期货资管的发展方向,您有什么样的规划?


回答:对于未来广发期货资管的发展方向,我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方面,随着国内衍生品,无论是期货还是期权,这些年发展很快的。目前,期货和期权品种大概有80多个品种,而且市场的容量也在不断加大,目前整个期货市场保证金,像6、7月份的数据已经突破了万亿的规模。品种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这对我们人才配置和投研提了更多的要求。因为我们有量价策略、基本面策略、套利策略,新品种上市,我们要不断地去配置新的人才去跟这些品种。


一方面,我们要深耕国内市场,我们要对国内的活跃品种进行全覆盖,就是提升策略的容量。其次大家也知道,目前我们整个CTA资金在去年收益很好的情况下,很多资金进入这里面来,研究的专业度和深度加深,市场非理性会降低,博弈的程度会加大,这对我们投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要对目前已有的像量价策略和基本面策略、对冲套利策略精耕细作,同时要做好风险管理,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去提升回报水平。整体而言,我们要把国内这块市场继续深耕下去,提升策略的风险收益比。


第二,目前我们在思考,现在可以看到我们有沪港通,可以做海外的权益类产品,有一天假设我们的国家放开了,我们国内的产品能够投资海外的衍生品的话,一旦国外放开了衍生品的QDII的话,我们也希望我们能够走出去。


这块目前我们也是在做相应的研究,我们把海外的历史数据拿出来回测,看我们国内的这些模型能不能适应海外品种的波动性要求,包括全球的一些衍生品,我们通过历史回测看它的业绩表现会怎么样,同时海外品种基本面数据的跟踪,我们也跟踪和研究。因此一旦政策放开之后,我们想做海外衍生品市场,广发期货资管定位于以国内CTA衍生品为主,然后同步也在研究海外衍生品的策略情况,希望把我们广发期货资管能够打造成以金融衍生品交易为主,做一个全球化的CTA策略。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