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1榨季已经步入尾声,投资者期盼的翘尾行情很大概率上不会出现。目前国内食糖工业库存位于近年历史高位,贸易商停止囤货,贸易“蓄水池”的作用基本暂停。 国际糖市或仍然存在供需缺口 国际方面,2020/21各机构预测仍然存在供需缺口,但2021/22供需缺口较2020/21年度减少:Platts预测2021/22榨季存在208万吨供应缺口,Datagro预测供应短缺59万吨,F.O .Licht则预测供应过剩50万吨,总体为平衡偏紧状态。 巴西现在成为国际糖价上涨的最大利多因素:巴西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将减少本年度糖产量,并威胁下一年度糖产量。前期遭遇干旱以及近期出现霜冻已经对甘蔗产量造成了影响,本榨季巴西甘蔗的压榨量相比于去年可能减少10%。巴西位于南半球,其榨季生产与其余产糖国不同:其生产期是当年4月到次年3月(其余生产为当年10月到次年9月),巴西从7月开始进入生产高峰期,一般在12月底结束生产。去年9月以来,巴西中南部地区降雨持续偏少,发生了干旱天气,影响了宿根蔗的翻种生长。甘蔗的生长主要有五个阶段萌芽期、幼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有机构预计,干旱的发生主要影响其伸长期,导致其生长缓慢。单产偏低,甘蔗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根据UNICA的最新数据:8月上半月中南部地区压榨甘蔗34946.2万吨,同比下降6.7%,产糖2132.3万吨,同比下降7.5%,吨蔗含糖138.46公斤,同比提高0.71%,糖醇比为46.25%:53.75%。 印度方面,截至2021年5月底2020/21榨季印度绝大部分糖厂已经收榨,在榨糖厂数仅有7家,同比减少11家,本榨季累计产糖3056.8万吨,同比增加356.3万吨,预计最终累计产量或达到3090万吨,同比增加348万吨。印度原计划本榨季出口600万吨原糖,目前已经完成了约580万吨的任务(包括装船未发运)。新榨季印度将有机会出口600万吨食糖,政府预计在8月宣布出口补贴政策。后期政府将重点发展乙醇掺混计划目标。 国内食糖工业库存处于高位 2020/2021年制糖期全国制糖生产已经全部结束,现在是纯销售期。根据历史规律,3-5月一般是食糖销售的销售淡季,在此期间食糖消费不畅。但今年情况比较特殊,食糖消费没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之分,全年下游消费一直不太通畅。2020/21榨季,上榨季国产糖期末结转库存56.62万吨,为近三个榨季以来最高水平,给本榨季的销售带来不小压力。截止7月底,国内食糖累计销量786.17万吨,其中7月单月销售食糖102.96万吨,同比增加16.85万吨。虽然数据看起来销售不错,但结合库存剩余来看,目前食糖工业库存仍然位居高位:截至7月底全国食糖工业库存280.49万吨,同比增34.7万吨;广西工业库存 190.5万吨,同比增 54 万吨;云南工业库存 81.06 万吨,同比增加9.09万吨。减缓销糖速度的原因有二:其一,上榨季陈糖结转库存较多,将销售压力延后,新糖销售时间缩短;其二,国内疫情反复,阻碍交通物流,居家隔离,降低夏季消费需求,传统的“双节”备货需求也被弱化,高糖高脂的月饼已经逐步淡出市场消费的主流。 此外,从仓单来看,白糖仓单预报居高不下也从另外一面反映了经销商对下游消费的不看好,8月27日,白糖仓单共计28833张,有效预报为3652张,后期交割压力较大。根据近几年的数据统计,8月销售100万吨以上及9月在80万吨左右,按照这个比例计算的话,榨季末的结转工业库存有100万吨以上。 进口方面,国内今年的进口配额已经在5月发放,仍然是194.5万吨。但本榨季的进口数量大为增加,2020/21榨季截止6月底,国内已经累计进口食糖452.72万吨,为近19个榨季来同期最高水平。此外,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0年全年进口糖浆数量达107.95万吨,是2019年全年进口总量的6.5倍。 进口量大增的原因是前期内外盘价差较大,但随着国际糖价的不断上涨,其利润空间在不断缩减。目前,进口巴西糖配额内成本为4889元,与国内现价差为-820元,配额外成本为6255元,与国内现价差为+545元。进口泰国糖配额内成本为4858元,与国内现价差为-851元,配额外成本为6215元,与国内现价差为+505元。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期进口糖数量为何较前期缩减。 综上所述,国内食糖价格后期可能与国际糖价出现偏离,国内结转库存较高,消费乏力,北方甜菜糖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上市,虽然传闻今年甜菜糖量减产,但数据真假仍有待后期验证。市场预计甜菜糖预计总产量99万吨,同比下降54万吨;南方甘蔗糖有望小幅增产,初步估产937万吨,同比增加24万吨,因此初步预测2021/22国产糖产量接近1036万吨,国内产销压力仍然较大。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