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全国主产区的糖料种植、旱情影响以及甘蔗目前的生长情况来看,预计2010/2011榨季全国食糖产量12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0%以上,但产需仍存较大缺口。 一、广西面积增长,预计食糖小幅增产 广西自清明后开始降雨,降雨量已达到往年同期水平,已经彻底缓解了旱情。据广西农情统计,至5月21日完成播种面积1560万亩,较上年同期多70万亩。按照甘蔗生长进度,目前应是分蘖、拔节阶段,但由于前期干旱导致60%蔗区的甘蔗生长发育期比常年缩短20-25天,3月底前种植的新植蔗及砍收的宿根蔗干旱严重的地方普遍缺苗700-1000株,株高比常年矮15-20cm;同时,4-5月份雨水多而阳光不足,4月份以后种植的新植蔗目前正处于出苗期,苗势普遍较弱,可能对单产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今年广西新植蔗比例只有36%,低于往年的40%,且苗情长势弱于正常年景,对最终产量会有一定影响。如果7-8月份雨水均匀,阳光充足,甘蔗生长正常,也可能小幅增产。另外一个增产因素是,由于本榨季蔗价较高,目前自治区已兑现农民95%的二次联动蔗款,并决定下榨季甘蔗价格每吨不会低于300元,农民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很高,如果加强施肥和田间管理,单产还有增加的空间。考虑上述增产因素,预计2010/2011榨季广西食糖产量小幅增长。 二、云南降雨缓解旱情,预计食糖产量恢复性增长 云南自2009年9月至今持续干旱,已造成秋、冬、春三季联旱,干旱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广。据云南省气象部门综合评定,云南省目前的干旱为80年一遇,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一遇。旱灾已导致全省80%以上的甘蔗糖料面积受灾,成灾面积300万亩左右。2009/2010榨季云南食糖生产形势非常严峻。旱情使糖料亩产从往年的每亩5吨下降到3吨左右,含糖份也有所下降,2009/2010榨季云南省甘蔗糖料产量将因灾减产450万吨,食糖产量170万吨左右,与上榨季的223万吨相比减产22%,全省蔗农损失10亿元以上,企业减收20亿元。 5月20日云南蔗区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5月27日出现普遍降雨,这对旱情的缓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云南省2010年计划种植甘蔗500万亩,截止5月底已完成种植480万亩,还有8万吨种苗尚未下种。预计最后能完成490万亩的种植面积,比上一年的454万亩增加36万亩。省级财政已经对蔗农每新栽种一亩甘蔗给予保苗费15元,以目前来看此项措施落实情况较好,对稳定糖料生产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由于前期严重干旱,导致1-2月种植的春植蔗出苗情况较差,目前农民正在加紧对缺苗和断垄的甘蔗进行补苗。同时,宿根蔗受旱情影响,有相当部分可能旱死绝收,或者亩产和含糖极大下降,但具体数据尚未统计。 云南糖料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糖料面积达到550万亩,产甘蔗2200万吨,产食糖250万吨(历史最高水平是223万吨)。可以预计,云南糖料面积和食糖生产将出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为了稳定和恢复云南的糖料生产,云南计划今年9-10月的秋植蔗面积从往年的20万亩增加到60万亩。尽管旱情导致甘蔗苗情较弱,亩产下降,但由于甘蔗面积增加较大,如果后期风调雨顺,预计2010/2011榨季云南糖料将出现恢复性增长,糖料产量可能达到1900万吨,产食糖200万吨,比本榨季增产18%。 三、2010/2011榨季国内食糖恢复性增产,但供需仍存缺口 从全国糖料主产区来看,受食糖和糖料价格大幅上扬的推动,2010年各产区的糖料面积均呈现出恢复增长态势。广西自清明后持续降雨,旱情基本全部缓解,但占60%食糖产量以上的广西区面积增幅不大,预计食糖产量持平略增;云南5月中下旬出现普遍降雨,旱情初步缓解,目前计划扩大秋植蔗面积,预计食糖恢复性增产,幅度可能达到18%。目前北方甜菜长势良好,食糖产量有望增长70万吨。 综合全国主产区的糖料种植和生长情况来看,预计2010/2011榨季全国食糖产量12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0%以上。我国食糖消费量一直呈较快的刚性增长,按照年增长5%的速度,2010/2011榨季国内食糖消费量最低为1470万吨。在目前糖料面积扩大的情况下,预计下榨季食糖产量有望恢复到1200万吨而食糖供给形势不容乐观。根据目前旱情和糖料生产状况,下榨季食糖增产难度较大,供给可能存在200万吨以上的缺口,而国家库存薄弱,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可能依靠进口糖来补充供需缺口。进口食糖一是弥补市场供需缺口,同时补充空虚的国储库存。我国增加食糖进口会对目前的国际糖价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同时进口糖也会对国内食糖价格产生压制。预计2010/2011榨季国内食糖价格每吨在4500-5500元之间波动。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