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国家重拳打击炒作初见成效 农产品连跌4周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6-02 15:28:44 来源:期货中国

农产品连跌4周 降幅超过18%

国家严打农产品炒作的政策出台尚不足一周,近期食用农产品价格已经连跌4周, 累计降幅为18.2%。据商务部监测上周(5月24日至30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4%,之前“疯狂”的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也开始陆续降温。以杭州近江农贸市场为例,干大蒜从最高8元/斤降到5元-6元/斤,绿豆价格也跌去2成以上,杭州人爱吃的毛毛菜从上周的2元/斤降到了0.88元/斤,不过由于种子、人工等成本上涨,降下来的价格还是比去年同期高。

在杭州近江农贸市场,包括茄子、大白菜、西红柿、四季豆、韭菜等在内的十多种蔬菜价格与上周相比,都出现了明显回落,其中四季豆从3.5元/斤下降到2.5元/斤,降幅接近三成,其他蔬菜的价格也有一两成的价格跌幅,黄瓜从2.5元/斤跌到2元/斤,花菜从2.3元/斤跌到2元/斤。

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大幅回落 成交率78.81%

同时火爆的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也开始回落,昨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河北、上海、福建、山东、广东)竞价销售2008年国家临时储存跨省移库玉米56.39万吨,实际成交44.45万吨,成交均价1863元/吨,总成交率78.81%。与5月18日在该市场竞拍79.67万吨临储玉米99.66%的成交率相比,本次竞价销售成交率大幅回落。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近日在政府“严厉打击农产品炒作行为”的调控预期下,玉米期现货价格有所回落。为满足市场供应,政府在4月中旬重启东北临时储备玉米拍卖,而最近更是加大了玉米拍卖数量。另外,虽然受前期天气因素影响造成了市场对今年玉米产量的悲观预期,但目前东北产区玉米长势良好,后期天气情况理想的话,保证收成没有问题。

游资炒作不是农产品上涨的主因供求关系是长期原因

虽然在5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巡视员隋鹏飞强调,游资炒作不是近期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因。但短期内,如此大幅度的涨跌实在难以用正常的市场规律来解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长期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一方面,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减少了城市郊区农产品种植面积,进而影响供应;另一方面,原来的农民进城打工,从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居民收入提高,吃菜、吃肉的比重也增加了。此外,蔬菜生产基地从大城市郊区逐步转向外地农村,流通环节增多、运输成本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重要原因。

但这些长期因素只会促使农产品价格缓慢上涨,而不是短期内大幅上涨。今年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特殊原因,一方面是今年以来气候条件不利,西南地区大旱、中东部地区持续低温,蔬菜、大蒜、绿豆的生产、供应受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有社会资金利用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产量下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

应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收储制度

如何熨平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建议,应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收储制度,价格低迷时收储,保护农户利益;价格高企时抛出,平抑物价。手握储备的政府可以通过市场来“砸”炒家的盘,无须动用行政手段。目前国家仅储备少数重要品种,难以照顾大蒜、绿豆等。另一建议是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增加交易品种,使农民在生产前就知道未来的价格。

情节严重者将公开曝光 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表示,国务院决定双管齐下,标本兼治。一方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组织开展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行为的专项行动,查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垄断货源、阻断流通渠道等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派出了十几个调研组到各地进行调研,拟从支持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高效物流体系等入手,研究稳定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和价格的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在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采取临时干预措施。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案件,要予以公开曝光,依法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万元以下罚款。

期货中国网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