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玻璃期现分化严重 今年上半年,玻璃一直是市场上的明星品种,期货、现货轮动上涨,尤其前主力2109合约,最高涨到3175元,创下玻璃期货上市以来的最高价。但此后,在价格座谈会、限仓、提保等政策的打压之下,7月下旬开始,期货市场率先掉头回落。截止9月30日,主力2201合约从最高位的3079元,下跌到了收盘时的2242元,短短两个多月,跌幅高达27%。 但与期货的跌跌不休相比,现货市场则表现出非常强的抗跌特性。据隆众数据统计,9月上旬,全国玻璃均价达到截至目前年内最高点3068元/吨,而截止9月30日,全国玻璃均价为2967元/吨,从高点下跌101元/吨,跌幅仅为3.29%。 这一波玻璃的回调,固然有政策打压的因素,但基本面的转势才是根本原因。 从7月下旬开始,由于降雨频繁,加上疫情在全国多地区再次爆发,货源流通受到限制,市场转弱。 同时,更重要的是终端房地产市场不佳,资金紧张,加工厂回款慢、订单减少,加上成本比较高,利润微薄,加工厂接单积极性减弱,下游对于高价的抵触较强。 从 8月份到9月上旬,全国平均价格基本维持在3060元/吨上下,虽有部分企业有意拉涨价格提振市场,但效果甚微,与前期5月份和7月份的快速上涨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高库存,低产销率的压力下,从9月中旬开始,部分厂家陆续执行保价销售政策,或者加大返利,或者对部分等级规格下调价格,交投气氛持续偏弱,市场销售价格普遍下滑。 作为高价区的华东地区,此次降价压力无疑最大。尤其是进入9月中下旬以来,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受“能耗双控”影响,部分工业园区限电力度逐步加大,下游加工厂企业开工负荷明显降低,部分工厂直接停车,需求明显转弱,企业出货更显乏力,出货价格随之下滑,整体价格下滑320元/吨。 虽然厂家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但节前来看,效果似乎不太理想,走货情况并未有较大改善。在“限电”影响下,下游加工厂装置负荷降低,对原片采购积极性减弱,叠加原片厂家优惠信息接连不断,下游的观望心态愈发浓厚。 10.1长假期间,由于玻璃原片厂不能停工,而深加工企业限电开机不足,估计长假期间玻璃厂继续累库。因此,预计短期内,国内浮法玻璃市场或延续向下走势。 2 期货短期内跌幅过大? 讲完现货市场,接下来讲讲期货盘面的事。 虽然基本面转空的大格局基本确定,但期货盘面短期内下跌幅度接近30%,远月2205合约此前一度跌穿2000元的整数关口,可以说,预期打得非常足。 现在的期货盘面来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一方面,现货市场表现相对坚挺,期货盘面大幅下跌后,主力合约对应的基差已经快速走高到630元的历史高位。 虽然现在离01合约的交割为时尚早,但期现偏离的程度确实也有点过快过急,短期内有修正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近期纯碱和动力煤、天然气等价格快速上升,玻璃的原料和燃料成本大幅上升,玻璃生产利润快速压缩。 由于今年煤炭供应空前紧张,加上冬奥会对空气质量的严格控制,北方部分地区玻璃厂的煤气供应可能会出现不足,或要改成天然气,也会进一步提高玻璃的生产成本。 此外,目前有超过15%的生产线服役已经超过10年,后期随着库存压力的增加,叠加利润转差,企业为了稳定价格和从长远的发展出发,冷修的生产线可能会增加。对于远月的价格也将构成较大的支撑。 3 盘面走势风向标:玻璃1-5价差 从近期的盘面走势来看,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一丝这样的苗头。9月30日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虽然主力2201合约还是下跌,但远月2205合约强势上涨2.17%。 玻璃1-5价差的走势也颇耐人寻味。 此前,玻璃期货一直走正套逻辑,近月强于远月,1-5价差一路走高,最高达到332元。但节前短短几个交易日,1-5价差快速回落,一度接近到了平水的状态。 难道玻璃的期现结构要从back结构变成congtango结构? 玻璃已经从一个强现实弱预期的品种,变成了一个弱现实强预期的品种吗? 我认为,接下来这段时间的1-5价差走势至关重要。 如果1-5打到平水或者负数,那就说明远月的预期正在变好。如果01继续走强,1-5价差重新扩大,则证明此前的逻辑还没有变。近月走现货逻辑,远月继续走预期转差的逻辑。 此外,还要密切留意国庆长假后,玻璃现货市场的走货情况。一是看厂家大力度的促销政策下,贸易商拿货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二是看下游加工企业补货的积极性是否上来,以及限电政策接下来的执行力度。 我认为当前的玻璃,正处于一个各种力量交织搏奕的关键时期。 如果要落实到操作层面,如果1-5价差重新扩大,我觉得可以继续逢高空近月。因为短期内现货偏空的格局难改。如果1-5价差走反套逻辑了,就可以逢低抄底远月。因为市场交易的主逻辑已经转向为远月集中冷修和成本支撑。 总而言之,需要紧密关注相关的动态。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