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浅谈当前棉花期货定价逻辑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10-08 11:46:21 来源:天风期货 作者:陈晓燕

10月7日,中储棉发布《关于2021年第一批中央储备棉投放的公告》,该政策与9月30日轮储第六号公告相呼应。关于本次公告,主要内容有五点:


1)投放时间:2021年10-11月,10月8日开始;


2)数量:每个法定工作日原则上投放1.5万吨;


3)检验:按10%抽样公证检验;


4)投放方式与之前基本相同。竞卖;销售底价按内外周度均价各占50%(本周为17946元/吨折标准级);参与者仅限纺织用棉企业;


5)后续政策:若国内外棉花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对本次投放做出调整或继续安排储备棉投放;


关注三点不同


从本次公告来看,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是投放目的不同。2021年7-9月的抛储,为常规性、在计划内的轮储,主要为优化储备棉结构、增强中央储备调控能力;2021年10-11月抛储主要为促进棉花市场平稳运行、满足棉纺企业用棉需求,带有临时调控的性质;


二是检验方式不同。7-9月的抛储是100%包包检验,10-11月的抛储按照10%的抽样检验,从10月8日首日投放的资源看,全部为2013年度国产陈棉;


三是后续政策不同,10-11月储备棉投放更多显示国家稳定市场的决心。7-9月的轮储主要按照计划投放,计划轮出60万吨,实际成交63万吨。10-11月的抛储,未明确投放总量,带有更强的机动性。按照每个法定工作日投放1.5万吨的节奏计算,10月份有17个工作日,11月份有22个工作日,预计累计投放数量为58.5万吨,10月和11月分别投放25.5万吨和33万吨。按照公告内容推测:若内外棉市仍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不排除增大每日投放量或延长投放时间的可能。


对棉花市场的影响


一、增加现货市场市场供应。本次储备棉投放,客观上起到增加市场供应的效果。尤其是结合节前有关部门提到的“增发一批进口棉滑准税配额、组织相关企业抓紧从保税区进口自有棉花”的政策。预期在10-11月期间,将合计向市场增加约110万吨供应量(估计保税区未清关库存棉花数量为52万吨左右)。


二、对市场多头氛围形成一定的抑制。延期抛储+增发配额,显示了国家稳市场、保供应的决心,对市场多头氛围形成一定的抑制。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近期有关部门针对棉市出台的政策:


——8月23日,禁止非纺织企业参与市场竞卖,期货市场表现:回落近1400点。


——9月6日~17日,将储备棉每日竞拍量由每日9千吨提高至每日1.5万吨,期货市场表现:短暂上冲后回落近1000点。


——9月30日,延长储备棉竞卖+增发配额增加市场投放。


三、对期棉价格影响——不直接,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后才可能产生作用。


首先,期货交易的主题发生了变化,由交易“预期”转向交易“现实”。前两次政策出台,期货交易的是新棉抢收预期和缺口预期,加工企业并未真正开始收购新棉,有关部门通过增供应、稳预期,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本次政策出台,期货交易的是新棉抢收的现实,加工企业已经被动得卷入籽棉抢收的“囚徒困境”中,按照9月底的籽棉收购价格,折皮棉加工成本部分已达到22000偏上的水平。偏强的基差带动期货价格上涨,属于正常的期现回归。


其次,期货盘面定价的逻辑发生了变化,由陈棉仓单定价转向新棉最低可交割品定价。前两次政策出台,期货仓单数量尚多,期货以20/21年度陈棉仓单定价,20/21年度仓单棉与储备棉、进口棉竞争,通过增加储备棉投放,使仓单吸引力下降,期货盘面可快速发生变化。但经过长时间陈棉仓单的消化,目前期货市场上陈棉仓单数量已下降至20万吨以下,且每个交易日还以8000~10000吨的速度在注销、在流出。随陈棉仓单绝对量下降,期货盘面定价的基准将由陈棉转向新棉。


一旦进入新棉定价的逻辑,棉花将和苹果、红枣等品种一样,采取最低交割品定价——期货将锚定符合期货交割要求的最“便宜”的交割品进行定价。无论市场上有多少更便宜的资源供应,只要不能参与对应期货合约的交割,都无法对盘面产生直接的影响。直到可参与交割的仓单数量足够,期货定价的逻辑才会再次发生转变。


根据交易所规定,从2021年9月1日开始,只有2021/22年度生产的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国产棉才可以注册仓单。储备棉、进口棉不符合期货仓单注册的要求,所以,虽然可以增加阶段性棉花现货市场供应,但无法对期货盘面价格产生直接的、根本性的影响。预期该政策对期货价格的影响路径如下:1)增加现货供应→减少陈棉仓单注销速度;2)增加现货供应→缩短期现回归的预期路程。


从最低交割品定价逻辑看,若驱动期货盘面下跌,有两种路径:一是降低新棉收购价;二是新棉收购成本固化并通过基差的回归实行产业多头向产业空头的自然转化。


第一种路径,在新棉收购市场,卖方是棉农和棉田承包户,买方是收购加工企业。在加工产能严重过剩的状态下,自然形成卖方市场,买方和买方相互竞争,减少买方竞争者才可降低收购价、进而影响期货盘面定价水平。


第二种路径,需要时间催化,需要基差回归。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