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猪粮比价再次跌破5:1,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国家相关部门在10月10日再次启动第二轮中央储备收储工作,同时猪肉消费进入季节性需求旺季,支撑猪价反弹。但猪周期的拐点尚未到来,由于前期产能恢复超出预期,叠加冻肉库存偏高,预计在2022年一季度前生猪供给过剩,价格维持弱势运行。 随着养殖端亏损加剧,能繁母猪淘汰力度加大,生猪体重也逐渐回到正常年份区间。同时母猪和仔猪价格偏弱运行,养殖成本进一步下降,加之主力合约2201合约升水超过4000元/吨,生猪期货反弹空间有限,后期以逢高沽空为主。 1.产能恢复,四季度生猪供应仍将充足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结束前期连续21个月的增长后,环比下降0.5%,8月份环比降幅扩大至0.9%。根据当前的能繁母猪存栏决定10月后的生猪存栏数量,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对应于2020年12月和2021年1季度能繁母猪存栏,而这段时间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利润为1600元元/头上下和 300 元/头,母猪的存栏持续增加,预计四季度生猪月度供应保持充足。 2.生猪供应量超预期,出栏体重有所下滑 数据显示,1—8月生猪定点屠宰量为15408万头,同比去年增加了56.4%,比2014—2018年的均值增加了32.2%,可以看出随着产能的恢复,生猪供应量远远超过去年同期,也超过正常年份均值的水平。 今年猪价快速下跌的原因除了出栏量的增加以外,出栏体重大幅增加,猪肉供应充足,叠加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这些也都是原因。但随着猪价持续下滑及养殖利润亏损加剧,出栏体重持续下降。截至9月23日当周,全国生猪出栏均重为123kg,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不过从整体来看,2021年的存栏均值还是高于往年的。 3.养殖亏损将持续,生猪第二轮收储启动 从短期来看,养殖端亏损的局面仍将维系,目前自繁自养养殖户每头亏损610元,已经持续了3个月,而外购仔猪养殖户已经亏损了半年以上,目前每头亏损1093元。同时,母猪淘汰的力度不断加大,9月份两三胎的母猪开始被淘汰,甚至有的养殖户开始清场母猪,与此同时,补栏的积极性很差。随着猪价的下跌,仔猪和二元母猪的价格也在持续下跌。10月10日,国家将启动第二轮生猪储备冻肉收储工作,受到此消息的影响,加之季节性消费旺季来临,猪价出现反弹。 4.冻品高库存增加供应端压力 年初以来,猪价大跌,部分屠宰企业建立冻品库存。海关数据统计2020年1-12月,我国进口猪肉及猪杂碎573万吨,2021年1-8月,我国进口猪肉及猪杂碎293万吨,去年同期进口量为291万吨。尽管冻品保存期限24个月,但考虑仓储成本3—4元/吨/天叠加资金成本,预计多数贸易商在2022年前出库。四季度较高的冻肉冻品库存仍需市场消化,进一步增加猪肉供应端的压力。 5.解读《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 9月2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的通知,设定了“十四五”期间能繁母猪存栏调控目标。同时提出,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必须以稳定的基础产能作为支撑,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能繁母猪存栏变动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仔猪生产才有保证,生猪市场供应和猪肉价格才能保持相对稳定。 《方案》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设定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 95%-105%区间(含 95%和 105%两个临界值)为绿色(正常波动),以市场调节为主;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 90%-95%和 105%-110% 区间(含 90%和 110%两个临界值)为黄色区域,启动相应调控措施,与市场调节共同作用。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止8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已处于《方案》划定的黄色调控区域的上限。 6.猪饲料产量增幅超六成,预计后期将下降 9月17日,全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2021年8月全国饲料生产状况。8月份全国猪饲料产量为1118万吨,环比增加6.9%,同比增加41.7%,2021年度1-8月累计生产猪饲料8409万吨,累计同比增加62.9%。今年以来,由于受到高出栏量及高出栏体重的影响,饲料成本增加,预计后期出栏体重将回到正常年份的水平,虽然出栏量进一步增加,猪饲料的产量预计将下降4%。 9月底,受到国家进行第二轮中央储备冻肉收储消息的影响,加之双节备货及四季度消费旺季的来临,生猪价格出现反弹,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生猪存栏的持续增加,到2022年一季度前,生猪供给过剩的局面也会继续维持,猪价反弹空间有限,或将维持弱势运行。 对于生猪期货而言,主力合约2201目前升水4000元/吨以上,期货价格上涨乏力,后期以逢高做空为主,后期密切关注能繁母猪淘汰情况及存栏变化。 感谢崔海军真诚供稿,七禾推出“头条文章,谁行谁上!”的内容合作计划,向全行业征稿,详情点击链接查看。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