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证券要闻

中签新股弃购率创新高,超50万股被抛弃意味着什么?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11-05 08:49:29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张颖/任世碧

多只新股连续破发后,当下股民打新中签的心境发生了大转变,不仅参与打新意愿明显降低,甚至还有不少人主动放弃“万里挑一”的新股中签机会,选择弃购。分析人士表示,弃购比例较高可能与近期新股连续破发有关,打击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


11月3日晚间,创业板新股强瑞技术公布了网上发行结果。强瑞技术采取直接定价的方式发行A股1847.15万股,发行市盈率38倍,本次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为0.01356%,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倍数为约7367.13倍。公告显示,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新股数量为50.93万股,金额为1518.73万元,占总发行数量的2.76%,刷新了2019年注册制实施以来所有注册制新股弃购占比纪录。以500股一签计算,弃购签数多达1018签。


年内上市新股逾九成存中签弃购现象


对比各家上市公司数据,今年以来新股中签弃购的现象普遍存在。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1月14日收盘,2021年以来共有410家企业在A股上市,有391家公司有中签后弃购的现象,占比逾九成,累计中签弃购的规模高达6471.33万股。其中,60家公司期间累计中签弃购股份数量超10万股,三峡能源、中国电信等2家公司的中签弃购股份数量均超1000万股,分别为1991.62万股、1906.98万股,沪农商行、和辉光电、齐鲁银行、财达证券等4家公司的中签弃购股份数量也均逾百万股,中铁特货、中国黄金、强瑞技术等3家公司的中签弃购股份数量也均在50万股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10年的A股新股弃购占比中,强瑞技术的2.76%弃购占比排在第二位。数据显示,近10年,A股新股弃购占比最大的是中国交建,在2012年3月份上市,弃购占比11.05%。强瑞技术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的是邮储银行的2.00%。近10年,A股历史上新股弃购率超1%的也仅有这3只股票。


“最近中签弃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新股连续破发,让中签反而变成了亏损的交易,所以有投资者宁愿失去打新资格,也不愿意直接承受亏损。”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对记者表示。他认为,“从长期来看,弃购现象如果比较严重,对发行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最终会影响整个IPO报价的博弈,所以很有可能当前的IPO价格会重估,然后形成新的博弈均衡。


391只弃购股呈现三大特征


今年以来有不少公司的弃购率超过中签率。统计显示,上述391家被弃购的公司中,强瑞技术10月29日发行1847.17万股,最终弃购50.93万股,中签弃购率达2.76%,但该公司网上中签率却低至0.01356%,该股弃购率远远超过中签率。神农集团弃购率0.44%,而该公司网上中签率只有0.0319%。


胡泊进一步补充道,上述391家被弃购公司存在以下三大特征:其一,部分业绩表现较差,高估值如果没有基本面支撑,甚至会出现股价破发现象。其二,估值定价过高,这些个股发行市盈率动则50倍-100倍,市净率则普遍在5倍以上。其三,上市时间处于市场低迷期,部分股价破发导致市场赚钱效应在收缩,投资者更容易形成观望之势。


现如今新股破发频现。从10月22日至今上市的20只A股新股中,破发数量已达到10只,破发率高达50%。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告诉记者,“近期出现投资人中签弃购现象,主要是最近新股频繁破发导致。9月18日发布询价新规,实际上鼓励机构按照合理的价值进行报价,规避了机构特意降低报价,这也导致新股发行估值明显提升,相当于提前透支了上涨空间。新股发行价高了,破发就多了。事实上,打新收益率在持续下滑而且风险也在增加。历史数据来看,2016年至2021年10月份各年份新股上市后5日(上市第2日至第6日)收盘平均涨幅分别为60.42%、57.14%、50.91%、46.43%、37.38%和28.38%,整体收益表现一路下滑,这会影响网上打新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对于参与打新的投资者来说,刘岩进一步表示,“按照现有规则,连续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后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自结算参与人最近一次申报其放弃认购的次日起6个月(按180个自然日计算,含次日)内不得参与新股、存托凭证、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的申购。因此还是要尽量避免出现过多违约情况发生,以免影响后续投资。”


表:今年以来中签弃购率超0.3%的上市新股一览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