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价格研究

期指将延续结构性行情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11-16 09:04:56 来源:期货日报网 作者:金辉

近期,股指期货延续窄幅振荡行情,波动性相对较匮乏,且市场风格不断切换,投资者操作难度加大。从行情演绎上看,预计后续IH表现将继续强于IC。


从国庆假期结束至今,股指期货一直延续窄幅振荡行情,波动性相对较为匮乏。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以来,市场风格没有维持之前IC强IH弱或IH强IC弱的一贯格局,而是呈风格不断切换态势。对投资者来说,当前市场环境下,无论是做单边行情还是对冲操作相对都比较困难。


资金情绪较好


当前A股市场的资金情绪依然较好。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收盘,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16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从成交量角度也可看出,当前股市仍比较受资金追捧。此外,近期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额度尽管一波三折,但整体呈现振荡上行态势,而且从2020年11月至今,北向资金一直维持净流入状态,这主要是得益于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2020年10月30日,中金所发布QFII/RQFII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使得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时更容易运用股指期货对冲风险。在这样的制度支持下,预计后续北向资金依旧会持续流入。


图为沪深股通累计资金净流入额度


但是,尽管资金面依旧对指数有支撑作用,但无论是一日万亿元规模的成交额还是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均难以支撑趋势性行情,因此中期看,期指市场延续结构性行情的可能性较大。


企业盈利前景较不确定


过去一段时间,对企业盈利前景的不确定预期一直是压制指数的重要因素。


图为10月通胀数据表明PPIRM>PPI>CPI


从10月份的通胀数据看,PPIRM>PPI>CPI的状态延续,表明上游物价涨幅持续大于下游产品价格涨幅,我国的生产企业依旧饱受原料价格上涨的困扰。从传统逻辑上讲,近段时间,前期涨幅过大的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回调,预示企业盈利前景将出现好转,但从目前的数据上看并没有体现出来,同时市场也没有任何反应。笔者认为,市场对此反应平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商品价格下行反映到通胀数据上需要一定的时间,价格下行传导到采购成本的下降同样需要时间,因此在当前的数据上并没有明显体现。第二,前期物价上涨对企业盈利预期和景气度造成了一定损害,三季度GDP数据不及预期以及10月官方PMI继续位于荣枯线下方就是这一情况的体现,涨价对企业盈利的损害或在上市公司年报中显现。


除了国内经济数据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外部环境层面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也会让投资者对后续的企业盈利产生不同预期。比如美国经济受到通胀的较大冲击,其10月CPI数据创下了近31年来12个月期间的最大涨幅,而美国政府应对通胀的措施或对国内经济基本面造成一定影响。


PE难对指数提供支撑


近期指数市盈率(PE)处于振荡状态,同时三大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PE依然有分化态势。从历史分位数看,中证500指数的PE依旧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截至11月11日收盘,沪深两市PE的历史分位数为39.69%,处于中低位置。从历史经验看,只有当PE处于历史同期极高位或者极低位的时候,长期资金才会减配或增配相应指数的权重股,从而对指数形成压力或支撑。因此,目前从PE角度看,当前沪深两市的整体估值对后续行情影响不会太大,但股指期货标的指数内部的PE状况还存在一定差异。截至11月12日,中证500指数的PE为20.3185,历史分位数只有4.55%,处于历史绝对低位,从理论上讲,当前中证500指数从估值上看存在配置价值,应该有上行预期。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当市场对企业盈利有悲观预期时,PE历史分位数偏低并不能作为资金配置相关指数的理由,因此当前情况下,PE很难对指数形成支撑。


图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PE数据


综合基本面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市场对企业盈利前景的不确定预期或延续,10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盈利的损害或在此后的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年报里有所体现。笔者认为,市场对企业盈利前景的不确定预期将成为后续压制指数的重要因素。但另一方面,当前市场的资金情绪表现较好,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以及万亿元级别的成交额尽管难以支撑趋势性行情,但投资者可适时把握其带来的结构性行情机会。


从行情演绎上看,预计后续IH表现将继续强于IC。短期指数依旧维持窄幅振荡态势,单边投资者建议关注IC2112合约6900—7400点区间的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唐正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