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易斌:历年躁动行情的成因、经过和影响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11-22 11:34:34 来源:东亚前海证券 作者:易斌

回顾历史,基本每年年初A股都有一轮躁动行情,且近些年前置的现象也越来越显著。传统的“春季躁动”源自信贷投放冲量、宏观政策预期升温和数据真空期下的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近年随着北上资金年末布局节奏加快,市场专业投资者话语权的上升,春季行情的前置现象越来越明显,市场的学习效应使得“春季行情”逐步演变成为“跨年行情”。自2009年以来,“春季躁动”行情持续时间最短为10个交易日,最长为72个交易日,平均历时40.8个交易日,期间上证综指累计涨幅均值为13.54%,涨幅中位数为11.52%。


从历史上来看,商业银行往往会在年初加快信贷投放,形成年初冲信贷的局面,且这种现象在市场预期利率下行的环境下较为显著。如2012年、2015年、2016年、2019年等,在经历了前一年利率下行之后,次年年初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加速。




近年随着北上资金年末布局节奏加快,春季躁动行情已在不断前移。近年来随着市场专业投资者话语权的上升,春季行情的前置现象越来越明显,市场的学习效应使得“春季行情”逐步演变成为“跨年行情”。


从历史上看,在市场预期保持乐观的情况下,往往都会出现资金提前布局来年行情。近年来随着对于日历效应的研究不断深入,春节前成为了确定性较强的做多窗口,“抢跑”春季躁动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


从春季躁动开启的节奏来看,2018年以前春季躁动多在当年1-2月启动,持续时间不一;而2018年的春季躁动在2017年12月下旬开始启动,2020年、2021年的春季躁动均提前到了前一年的11-12月出现。


从资金特征来看,2018年起北向资金从每年11月份开始提前布局春季行情,2020年11-12月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了1152亿元,高于同年1-10月937亿元的累计净流入水平。




2016年的春季行情


2016年“春季躁动”行情发生在2016年1月27日至4月13日,历时50个交易日。经历了市场异常波动后,市场重归正轨迎来普涨,期间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1.52%,创业板指累计上涨15.04%。


分风格来看,供给侧改革和新能源产业政策推进下,周期、成长领跑本轮行情,期间累计涨幅分别达到17.81%和15.47%,高于消费(14.39%)和金融(12.03%)。


分行业来看,涨幅居前的行业为有色金属(24.71%)、纺织服装(18.56%)、建筑材料(18.00%)、化工(17.89%)和汽车(17.81%),涨幅居后的行业为通信(7.65%)、银行(7.73%)、国防军工(8.63%)、钢铁(9.20%)和交通运输(9.23%)。



降准叠加市场大幅波动后的情绪修复开启了2016年的春季行情。从经济基本面来看,2016年经济数据边际企稳。2016年Q1中国实际GDP增速为6.9%,与2015年Q4数据持平。制造业PMI则在2016年3月回升至50.2%,自2015年8月后7个月以来首次重回荣枯线上。


从流动性来看,1月的超预期社融和2月末的降准成为了此轮反弹最有力的驱动。2016年国际经济相对疲软,欧日等央行普遍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推进下强势的美元与连续承压的人民币汇率一度引发了市场对于稳汇率而放弃宽货币的预期。


但这一悲观预期在2月逐步发生了转变。一方面,2016年2月16日公布的社融数据显示,1月新增信贷2.5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时也大超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在2016年2月29日,央行宣布自3月1日起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流动性预期的改善极大提振了市场情绪,春季行情也在宽松货币环境的催化下进一步延续。从情绪面来看,随着2016年1月份供给侧改革方案的进一步讨论、2月底G20财长会议协同各国财政货币政策、3月份注册制的延缓与转融资业务的恢复,市场情绪逐也开始由底部逐渐回暖。


2017年的春季行情


2017年“春季躁动”行情发生在2017年1月16日至4月7日,历时53个交易日。在国内监管趋严、海外流动性收紧引发调整后市场再度上行,期间上证综指累计上涨5.59%,创业板指累计上涨2.43%。


分风格来看,稳定、消费领跑本轮行情,期间累计涨幅分别达到10.73%和6.07%,高于周期(5.53%)、成长(5.09%)和金融(1.42%)。


分行业来看,涨幅居前的行业为家用电器(16.08%)、建筑装饰(15.52%)、建筑材料(15.02%)、食品饮料(10.31%)和电子(9.48%),仅3个行业下跌,分别为传媒(-1.67%)、商业贸易(-0.59%)和非银金融(-0.45%)。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下产业集中度的提升,白马股在这一阶段表现优异,相对万得全A,白马股指数和茅指数分别取得了14.7%和12.2%的超额收益率。



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与流动性预期的企稳是此轮行情的主要推手。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下,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供给侧改革自2015年11月10日首次提出以来,在2016年得到了快速的推进与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成功护航经济行稳致远。海外经济的持续复苏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出口的改善。从GDP增速来看,2017年Q1的GDP增速自2015年Q3以来首次重回7%,延续了2016年三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


从流动性来看,“临时流动性便利”(TLF)工具的使用与再融资规则对市场流动性预期的稳定推动了本轮行情的开启。在节前缴税、提现等因素引发市场流动性持续紧张的环境下,央行于2017年1月20日开启了为期28天向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定向提供的“临时流动性便利”工具。该工具成功稳定了市场对于短期流动性的担忧,同时也避免了在严监管下释放过于强烈的货币政策宽松信号。


同时,证监会在2月17日-18日相继修改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和《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再融资规则的调整与规范同样稳定了市场的流动性预期。然而在严监管的政策环境下,流动性仍趋于边际收紧,央行在2月3日和3月16日相继两次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10个基点,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担忧。从情绪面来看,金融去杠杆加速和险资严监管等使得原本违规流入权益市场的资金加速流出,同时也再次引起市场担忧。在2017年3月29日后多项对银行委外的严查之下,这一担忧也达到极点,春季行情戛然而止。


2018年的跨年行情


2018年“春季躁动”行情发生在2017年12月19日至2018年1月26日,历时28个交易日。期间上证综指累计上涨8.88%,创业板指累计上涨2.03%。


分风格来看,在十九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助推与供给侧改革产业集中度提升后消费龙头的价值逐步显现下,金融、消费领跑本轮行情,期间累计涨幅分别达到13.34%和6.93%,高于周期(3.29%)和成长(-0.29%)。


分行业来看,涨幅居前的行业为房地产(20.38%)、银行(15.05%)、家用电器(13.57%)、食品饮料(10.70%)和休闲服务(9.74%),跌幅居前的行业为国防军工(-3.84%)、电子(-3.56%)、电气设备(-1.38%)、通信(-1.27%)和综合(-0.71%)。



十九大与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风险偏好的提振是此轮行情的主要催化剂。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下,经济的韧性逐渐显现。2017年Q4和2018年Q1,GDP增速均仍维持了6.8%和6.9%,同时制造业PMI延续了此前良好的表现,2017年12月与2018年1月分别录得51.6%和51.3%,连续18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


从流动性来看,节前央行再次维系了货币的宽松。2017年12月19日,央行建立春节“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该安排将在春节期间临时投放近万亿流动性。2018年1月17日,央行则再度宣布定向降准,进一步释放了4500亿元的长期流动性。宏观流动性的边际改善构成了市场行情进一步上行的驱动力,春季行情也于1月渐入佳境。


从情绪面来看,一方面,10月底十九大上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强调和随后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供给侧改革的深化提振了市场的风险偏好,美国税改的落地同样带来了不确定性风险的弱化;但另一方面,2017年11月17日资管新规的发布与年末的获利兑现同样也对市场情绪产生了不利的扰动。


2019年的春季行情


2019年“春季躁动”行情发生在2019年1月4日至4月8日,历时61个交易日。市场迎来普涨行情,期间上证综指累计上涨31.62%,创业板指累计上涨41.58%。


分风格来看,消费和成长领跑本轮行情,期间累计涨幅分别达到45.13%和42.73%,高于金融(35.29%)与周期(38.11%)。


分行业来看,涨幅居前的行业为农林牧渔(58.45%)、计算机(56.01%)、建筑材料(53.43%)、食品饮料(52.07%)和化工(49.69%),涨幅居后的行业为公用事业(23.55%)、银行(24.01%)、建筑装饰(25.55%)、汽车(31.84%)和纺织服装(32.43%)。



“宽信用”预期与情绪底部修复驱动2019年初市场大涨。从经济基本面来看,2019年经济数据企稳改善,2019年Q1中国实际GDP增速为6.4%,高于预期的6.3%,与2018年Q4数据持平。


从流动性来看,货币信用的双扩张成为市场向上的主要催化剂。2018年央行已进行4次降准,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2019年1月4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1%的降准力度快速提振了市场情绪,也催化“春季躁动”行情正式启动。


随后2月15日公布的1月社融数据(1月新增社融规模达4.64万亿,相较去年同比多增1.56万亿)超出市场预期,宽裕的流动性也使得躁动行情得到进一步深化。从情绪面来看,经历了2018年的大跌后,2019年初的A股市场也跌到了情绪谷底。1月26日易会满被任命为证监会主席,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实施更大规模减税等政策利好也稳定了市场预期。


2020年的跨年行情


2020年“春季躁动”行情发生在2019年12月3日至2020年1月14日,历时30个交易日。市场迎来普涨行情,期间上证综指累计上涨8.03%,创业板指累计上涨15.16%。


分风格来看,成长和周期领跑本轮行情,期间累计涨幅分别达到16.18%和13.13%,高于消费(8.24%)与金融(7.82%)。


分行业来看,涨幅居前的行业为有色金属(23.28%)、传媒(21.80%)、电子(20.38%)、计算机(16.97%)和综合(16.42%),涨幅居后的行业为食品饮料(4.47%)、银行(4.48%)、公用事业(5.10%)、钢铁(5.28%)和交通运输(5.65%)。



国内外流动性转向驱动2020年“春季躁动”前移。从经济基本面来看,2019年国内面临经济增长平淡,CPI上行以及金融风险的制约,年内GDP增速呈现下移的态势。2019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0%,与三季度增速持平。


从流动性来看,2019年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并在下半年进行了三次降息操作,全球利率水平下移,央行开展了三次降准,12月进行MLF超量续作,大量投放跨年资金。


此外,财政部在11月提前下达一万亿新增专项债额度,降准的信号已经越来越强烈。2020年1月1日央行宣布降准0.5%,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从情绪面来看,2019年四季度A股情绪指数一路下行,但随着MSCI的A股扩容第三步正式生效,中美关系边际改善,中美在2020年1月5日正式签署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叠加稳增长压力下政策宽松预期上升,提振了市场风险情绪。


2021年的跨年行情


2021年“春季躁动”行情发生在2020年11月3日至2021年2月18日,历时72个交易日。期间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3.96%,创业板指累计上涨22.59%。


分风格来看,周期和消费领跑本轮行情,期间累计涨幅分别达到19.05%和17.87%,高于成长(10.79%)与金融(7.33%)。


分行业来看,涨幅居前的行业为休闲服务(63.17%)、有色金属(47.56%)、食品饮料(34.33%)、电气设备(33.24%)和化工(30.53%),跌幅居前的行业为商业贸易(-13.49%)、纺织服装(-11.30%)、通信(-9.68%)、建筑装饰(-7.27%)和传媒(-6.85%)。



流动性边际改善与北向资金加快入市驱动2021年“春季躁动”前移。从经济基本面来看,经历了新冠疫情冲击后国内经济向常态化回归,且在海外疫情反复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韧性凸显。2020 年四季度我国 GDP同比增长 6.5%,增速比三季度加快了1.6 个百分点。


从流动性来看,2020年下半年流动性开始边际收敛,但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政策操作上“不急转弯”,12月国内利率明显下移。


此外,2020年11-12月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了1152亿元,高于同年1-10月937亿元的累计净流入水平,强化了“春季躁动”的演绎。从情绪面来看,2020年四季度A股市场情绪整体呈现回落态势,不过政策利好不断出台。2020年10月29日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1月15日中国与其余14个国家签署了RCEP,年底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提出注重需求侧改革。


从“春季躁动”到“冬季躁动”


在9月26日《从“估值切换”到“冬季躁动”》报告中前海证券首次提出“冬季躁动”的概念。考虑到货币政策的不断前置、投资者对于企业盈利预期能力加强、以及中美关系趋缓预期升温,今年的躁动行情将比过去任何一年都要来得更早。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10月中国PMI延续下行趋势,10月制造业PMI为49.2%,环比回落了0.4个百分点,能耗双控导致生产和需求双双回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从流动性来看,今年财政货币政策推进呈现明显前置,四季度地方债发行和信贷投放都有望呈现超越季节性扩张。


从财政政策来看,财政部发言人指出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结合当前专项债已发行规模与全年3.65万亿的目标,11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将接近8000亿元。


从货币政策看,继7月15日全面降准后宽信用政策预期逐步发酵,8月央行货币信贷8月23日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指出“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要促进实际贷款利率下行”。从历史经验来看,央行货币信贷座谈会往往是宽信用的起点,但是真正市场层面信用宽松的落地一般还会有2-3个月左右的滞后期。


10月金融数据初现企稳迹象,10月新增社融1.59万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1.58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达10%,与9月持平。地产融资出现企稳迹象,11月12日央行、银保监会接连就房地产市场发声要求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随着专项债的提速发行与基数效应的逐步褪去,宽信用的政策效果将进一步得到显现,央行推出的碳减排工具也有望成为新增信贷的重要来源,宏观流动性的边际改善有望成为催化“冬季躁动”行情的驱动力。



从情绪面来看,市场情绪指标已经显露出改善迹象,11月美联储Taper靴子如期落地,其对市场的冲击已被充分消化,叠加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与疫情的扰动也决定了本轮联储退出宽松的节奏相对平稳,美债收益率上行压力趋缓,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与疫情的扰动也决定了本轮联储退出宽松的节奏相对平稳,美债收益率上行压力趋缓。另一方面,继G20峰会与中美在气候问题领域的共识有望推动中美重回谈判桌,11月16日中美领导人进行视频会晤。随着中美贸易谈判有望逐步重回正轨,市场风险偏好也有望迎来改善。


从历史经验来看,A股市场在2017年以来历次中美领导人通话或会晤后多表现相对积极,通话/会晤结束后的首个交易日万得全A有61.9%的概率出现上涨,后5个交易日和后20个交易日也均有52.38%的上涨概率。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