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锌专题报告:产业基础篇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12-02 09:01:30 来源:鲁证研究 作者:王竣冬

一、锌的主要消费方向及炼法


锌矿石经冶炼厂炼化后,主要的深加工产品有四类:锌基合金制造、锌材深加工、锌粉及锌的化工产品生产。其中,镀锌消费占全球锌消费的一半以上 。



目前,锌的生产方式有两种基本方法——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世界上近80%的锌均产自湿法冶炼,即大多数采用酸浸出液电解。在常规流程中,由于对其中浸渣的处理方法不同而派生出不同的湿法冶炼工艺。在我国,许多大型锌冶炼企业,例如,株冶集团、豫光金铅和驰宏锌锗均采用湿法冶炼流程,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采用火法冶炼流程。



二、锌的产品用途非常广泛


与镍、铬镀层作为障碍镀层防腐蚀的原理截然相反,锌是通过利用自身易腐蚀的特性,作为牺牲阳极来达到保护底层金属的目的,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等行业。锌质软且熔点低,可以制作对机械强度要求不高的合金铸件,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等行业。


锌与铜和铝等制作而成的合金,耐化学腐蚀性强,其强度和硬度也大为提高,尤其是锌铜钛合金的出现,其综合机械性能已接近或达到铝合金、黄铜、灰铸铁的水平,其抗蠕变性能也大幅度提高。因此,锌铜钛合金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五金生产中,亦可用于无缝管、阀门和管道配件。


此外,锌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场性能。锌的导电率是标准电工铜的29%,在射频干扰的场合,锌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屏蔽材料,同时由于锌是非磁性的,适合做仪器仪表零件的材料及仪表壳体和钱币,同时,锌自身与其他金属碰撞不会发生火花,适合做井下防爆器材。


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2019年统计出的全球锌终端消费结构为:建筑48%、交通运输23%、机械10%,电子产品和基础设施分别为10%和9%;中间产品消费结构为:镀锌50%、锌合金17%、黄铜17%、化工6%、其他10%。锌的下游消费方向稳定,建筑、交通运输(汽车与船舶)等行业是锌的主要需求方向。



近年来,锌也逐步被应用在新兴技术领域上。例如最近科研界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纳米氧化锌,其具有明显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其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和医学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特殊功能,使其在涂料、印染、玻璃和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被用作橡胶的活化剂时,可以提高橡胶的耐撕裂、耐磨性及抗老化性。


三、全球范围内锌的供需状况


2006-2017年,全球锌消费量从1066万吨增长到1391.5万吨,增长了30.54%。回顾历史,全球锌消费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战后(1946-1969年),西方国家集中进入工业化过程,对资源需求持续拉动,锌的生产和消费处于稳定增长阶段;第二阶段(1969-1998年),该阶段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后,发展中国家还未能推动资源消费的增长,锌的生产与消费处于缓慢增长阶段;第三阶段(1998-至今),该阶段中国工业化高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对资源的拉动使得资源消费快速增长,锌的消费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2000年之前,全球锌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2000年以后,全球锌消费重心开始向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中,中国锌消费增速的增长最为迅速,2012年中国锌消费量就达到了540万吨,占全球年消费量的43%;2016-2019年间,中国锌消费增量占全球增量的95%;而从2013年开始,全球锌消费的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中国,是全球锌消费的最强拉动力。发达国家锌消费量已经趋于平稳,部分发达国家的锌消费量甚至已开始减少。


四、国内锌的主要消费趋势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国际国内大宗商品的消费增长趋势都出现放缓迹象。中国在2008年年底开始了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使得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大大加快,由此带动了国内锌的旺盛需求。


从2008到2017年,中国的锌年消费量从370万吨达到630万吨的水平,几乎翻了一番。但从2018年开始,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治理和原料供应的影响,全国主要锌精矿生产地的产量几乎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锌精矿产量291.33万吨,同比下降35.71%。


2019年年底开始,基建投资触底返升,但房地产投资、汽车产销量和家电消费继续下滑。受到全国各地环保督查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镀锌领域消费增速整体下滑,精炼锌消费增速放缓。



2020年疫情之后,世界铅锌精矿生产受到疫情防控、运输受阻等不利因素扰动,供应恢复不及预期。加之消费方面,铅酸蓄电池、镀层板(带)、汽车、白色家电等产品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未来国内锌消费增速或进一步放缓。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