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担心经济复苏放缓以及流动性收紧预期影响,进入5月以来,商品市场整体出现了大幅回调。相比有色金属与能源化工产品,豆类市场下跌幅度较小,但当前豆类市场利空消息云集,在巨大的供给压力之下,预计豆类市场破位下行的可能性较大。 主权债务危机余震不断 今年,主权债务危机是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从迪拜危机到希腊危机,都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动荡。继5月28日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遭惠誉评级“突降”后,法国又被抛进了危机漩涡的中心。法国预算部长弗朗索瓦·巴鲁安5月30日承认,法国必须制定并切实执行经济改革和削减财政赤字计划,否则其“AAA”主权信用评级也可能遭到下调。上周五,市场言传匈牙利也面临希腊式的债务危机导致欧美股市与主要大宗商品又一次暴跌,虽然匈牙利政府在周末发表声明称国内财政状况稳定,并且能将财政赤字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8%,但国际社会对欧盟经济复苏的前景甚忧。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不外乎债务太重或财政赤字过高,使国家资不抵债或缺乏还债能力,最终或导致破产。从外债水平看,较高且呈恶化趋势的有希腊、荷兰及爱尔兰。而让人忧虑的是,英国、葡萄牙等国家的情况也很不妙。近期,意大利、丹麦、西班牙、日本等国家政府纷纷出台紧缩政策,以减少财政赤字,这一积极措施有助各国经济的恢复,但紧缩财政必然影响到社会总需求,对全球经济增长不利。目前,欧元兑美元汇率创下了近4年来的新低,大量避险需求导致美元指数大幅上涨,美元指数近期的上涨速度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相当。美元指数上涨会导致整个商品市场承压,豆类市场也无法幸免。 豆类市场供过于求格局难以改观 全球大豆产量大幅增加是制约豆类市场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从美国2009/2010年度创历史记录的大豆产量到南美大豆今年产量大幅增长近40%,无不对豆类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美国农业部最近公布的供需报告显示,豆类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没有得到任何缓解。美国农业部公布的5月份月度供需报告预计,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5013万吨,低于2009/2010年度的25800万吨,但期初库存为6370万吨,远高于上一年度的4304万吨,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总供给将比上一年度高出1279万吨;预计2010/2011年度全球豆油与豆粕产量分别为3996万吨与16964万吨,较上一年度分别增加195万吨与801万吨。 国内方面,我国油脂油料主要依赖进口。由于2009年我国油脂企业产能大幅扩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今年5、6、7月连续3个月大豆的进口量都将超过500万吨。中国商务部上周五表示,今年6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可能达到52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1%;6月份豆油进口量为83003吨,相比之下,5月份为39600吨。由于商务部根据5月1日到15日期间进口商的报道得出上述预测数据,实际进口量可能要高于商务部的预测,因此,下半年国内豆类市场供给将持续保持充裕。 在国际原油价格不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豆类商品缺乏生物柴油概念的题材炒作,作为普通的农产品,其需求往往比较稳定,价格走势主要由其自身的供需关系决定,在全球大豆产量居高不下,国内大豆进口创下新高的情况下,国内外豆类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在短期内将难以改观,这必然抑制豆类市场价格。 资产管理机构大幅减持豆类期货多单 据CFTC最新公布的商品持仓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当周,资产管理机构持续4周减持CBOT豆类期货净多单。截至5月25日当周,资产管理机构在CBOT大豆期货的净多持仓为24706手,较前一周减少8513手,连续4周减持净多单;资产管理机构在CBOT豆粕期货的净多持仓为25573手,较前一周减少2412手,连续3周减持净多单;资产管理机构在CBOT豆油期货的净空持仓为14617手,较前一周增加6396手,连续4周减持净多单。CFTC最新公布的截至6月1日持仓数据显示,5月25日至6月1日当周,资产管理机构减持豆类空单,增持多单,CBOT豆类市场也出现了止跌的迹象,但预计只是短期的技术性买入,豆类市场中长期走势不容乐观。 北半球大豆生产情况 根据USDA公布的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截至5月30日当周,美国大豆种植率为74%,去年同期为63%,大豆出芽率为46%,去年同期为33%。目前,美国大豆生长情况较上年要好,后期天气不出现异常的话,今年美国大豆有可能继续丰产。 国内方面,当前东北地区大豆播种已经结束,由于今年大豆春播时期低温多雨,主产区大豆播种进程缓慢,较往年平均延迟15—20天。从苗情来看,6月初黑龙江大豆苗高度整体在4—5厘米,正常年份同期大豆苗高度普遍在20厘米左右,今年大豆生长进度较往年晚半个月左右。由于今年东北春耕普遍推迟,许多农户改种早熟品种,业内专家认为只要后期天气配合,今年黑龙江大豆产量仍比较乐观。 综上所述,当前宏观经济复苏进程依然缓慢,需求放缓与主权债务危机的蝴蝶效应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当前锌、塑料等商品价格已经回落至去年同期水平,流动性带动的价格扭曲上涨将得到修正,豆类市场不再是商品市场中的价值洼地。在现有供给压力与未来产量稳定的预期下,资产管理机构也大量减持豆类期货净多单。因此,在众多利空因素影响下,豆类市场将维持弱势,同时继续破位下行的可能性也存在。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