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沪深两市出现较大幅度调整,特别是白酒板块出现大跌,导致消费股整体回调。临近年底市场交投较为平淡,做多热情不高。2021年整体来看行情分化比较严重,新能源板块几乎是一枝独秀,其他板块多数出现了下跌,2021年整体来看年线收阳的概率很大,加上过去两年的年线收阳,出现了年线三连阳,但是今年A股市场上涨的幅度不大。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美股的表现仍然是遥遥领先,今年连续几十次美股三大股指创出历史新高,A股涨幅处于靠后的位置。而港股的今年下跌幅度较大,在全球主要股指里面表现最差。现在今年的行情即将收官,展望2022年,A股和港股具备恢复性上涨的机会,特别是一些被资金错杀的优质龙头股,有望重新受到资金的关注,从而出现恢复性上涨。 从总体的经济增速来看,今年我国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之下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复苏。上半年在低基数的情况之下,经济GDP增速较高,在三季度则出现了增速回落,只有4.9%,到明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回到6%左右。整体的经济增速放缓一方面是经济转型带来的结果,因为经济转型相当于一些传统的行业逐步被淘汰或者压缩规模,而新兴行业产值没有那么大,难以替代传统行业的增速下降。另一方面,疫情防控严格导致很多经济活动无法展开也影响到经济的增速。2022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措施也有望适度放松、更加精准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有所减小,所以2022年一些被错杀的优质龙头股将会出现恢复性上涨的机会。 A股新纪录诞生,截止目前,2021年全年成交额超过2015年的史上最高年度总成交额254.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记录,这说明了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趋势已经形成。2019年我提出在房住不炒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之下,大量的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而居民储蓄大转移的途径最主要是通过买基金入市。这两年新基金的发行量高达每年3万亿左右,已经远远超过2015年的高点。2015年大牛市全年销售了1.5万亿的新基金,这从侧面证明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 另一方面就是市场成交量巨大,今年一度出现连续49个交易日日成交量超过1万亿,今年全年的市场成交量也超过了2015年大牛市,这说明市场并不缺乏增量资金,且市场交投比较活跃,但市场的赚钱效应较低,影响到一些新资金入市的热情。2022年市场的表现依然是值得期待,特别是一些价值投资标的可能会在股价大幅下挫之后重新吸引资金的关注,从而获得恢复性上涨的机会。我管理的前海开源优质龙头基金在建仓期遇到8月份市场优质龙头股的大跌,逢低进行了布局和分批建仓,从而获得较低的建仓成本。做价值投资要注重长期投资、逆向投资,从而能够做时间的朋友,分享企业长期的成长。 海外市场方面,美股继续出现回升,道指取得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市场对于Omicron变异病毒对经济的影响正在评估,而美国经济继续复苏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病毒的影响,美股今年超出很多投资者的预期,不断的创出新高,一方面是由于美联储大量的放水催生的资产泡沫刺激了股价上涨,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面出现稳固的复苏从而推动了美股投资者的信心。和去年3月份美股大跌相比,今年美股不仅完全收复失地,并且出现大幅上涨。现在美联储已经宣布将实施Taper,每个月减少30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减少放水的力度,同时美联储可能在明年开启加息模式,这将会对美股明年的走势形成一定的拖累。 从2021年的指数表现来看,美股科技股的走势首次出现了跑输传统股票的情况,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可能在2016年以来首次跑输标普500指数。 截止本周一,标普500指数全年上涨28%,纳斯达克指数略逊一筹,达到23%,整体来看美国三大股指今年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美国科技股前五大巨头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以及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指数中的占比越来越重,对美股的表现起到了很高的推动作用。科技股普遍估值较高,主要是投资者期待这些科技股未来的成长性较高,一旦出现加息的预期,可能会对科技股的走势形成一定的影响。 从全年来看,市场表现比较好的科技股还是特斯拉,特斯拉在去年大涨八倍的基础上又涨了几倍,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新能源汽车目前在国内汽车销量中的占比不到15%,未来要达到100%,有很大的空间。从全球来看,世界各国也都在大力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所以虽然今年新能源汽车出现大涨,累积了获利盘,近期出现了调整,但是并不影响到2022年的表现,在2022年仍然建议重点关注新能源的投资主线。我管理的前海开源清洁能源基金也重点配置了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和新能源四大赛道龙头股。综合来看,当前A股市场临近年度收官,市场的赚钱效应较弱,2022年随着市场信心恢复以及优质龙头股的王者归来,市场的赚钱效应有望提升。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