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特别是去年全年领涨的新能源板块出现较大幅度回调,获利回吐是最主要的原因。事实上,隔夜美股的新能源龙头股出现大涨,全球投资者对于新能源的发展前景依然是积极看好的。由于短期涨幅过大加上节假日期间传出关于新能源补贴在2022年下降30%左右,虽然这是预期之内的事情,但是对新能源短期的走势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在去年年底我提出新能源和消费是2022年的投资主线,但由于新能源在2021年涨幅过大,估值较高,要等调整到位的时候进行配置会比较合适。另外新能源内部也会出现分化,一些真正能够释放出业绩,实现业绩持续增长的新能源龙头才会继续向上拓展空间,而一些炒概念的新能源股票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调整。在2022年做新能源板块投资要回归到基本面研究上,我管理的前海开源清洁能源基金重点配置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和氢能源四大赛道的龙头股,而不是非龙头股票,就是因为这些龙头企业才更具有投资价值。 为了对冲新能源调整风险,我同时配置了一定比例的消费白马股。我认为消费股可能是贯穿2022年全年的主线,就像新能源是贯穿2021年全年的主线一样。这主要有几个理由,一个是消费增速有望出现改善和恢复性增长,2021年受到疫情以及疫情严格防控的影响,消费增速出现明显下滑。2022年随着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加上我们防控的经验越来越多,精准防控避免影响面过大成为调整的重点,这将会有利于消费的恢复性上涨。第二个原因是很多消费白马股已经在2021年跌出了机会,优质股票或者优质基金每一次下跌都是一个配置的机会,消费白马股是能够穿越牛熊周期的。在2022年,这些超跌的消费白马股就具备比较大的反弹机会。第三就是随着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基金的发行量仍然会维持在3万亿每年的高位。 2019年我提出未来十年是A股市场的黄金十年,大量的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将会给基金的发行带来绝佳的契机。实际数据已经支持了我的判断,2020年新基金的发行量达到3.16万亿并创出历史新高,2021年新基金的发行量达到2.98万亿,接近3万亿,处于历史第二高的位置。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的增加,市场的投资理念会逐步转向价值投资,包括基金在内的这些机构投资者比较偏好于业绩优良的龙头股,一些被错杀的优质龙头股将会在2022年再次受到资金的加持,特别是消费领域的龙头股。我管理的前海开源优质龙头基金在去年8月份优质龙头股被错杀的时候逢低进行了建仓,期待今年优质龙头股有突出的表现。 从宏观层面来看,今年稳增长是重要的政策目标,央行的货币政策将会保持适度宽松,有可能会再次降准降息,保持低利率环境是有利于优质龙头股的反弹。而房地产调控方面也会适度宽松,避免出现系统性行业风险。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正常开发贷的需求,对于购房者正常的按揭需求将会给予满足,这将会带来房地产产业链上的经营链的改善。当然房地产整体调控的格调没有改变,所以房地产也很难回到以前那种繁荣的状态。不过对于房地产调控的适度放松以及信贷支持将会避免波及到金融领域,这也是有利于市场回升的。今年资本市场改革会进一步推进,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节前发表了重要讲话,将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改革,为资本设立“红绿灯”,全面推行股票注册制。一系列的改革加上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将会让A股市场成为源头活水。一方面通过注册制为更多新经济企业上市提供了可能性,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本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退市制度让符合退市条件的公司及时退市,从而实现优胜劣汰。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放弃打新股不败神话的幻想,因为注册制之下新股询价是市场化的询价,没有人为设置发行价的上限,所以可能会造成破发现象出现。打新股从以前这种制度红利逐步变成一个专业的技术活,大家要去研究新股的发行价是否定价合理,新股上市之后表现是否值得打新。第二就要转变投资理念,在注册制实行之后,资金会越来越偏好于优质龙头股,偏好业绩好的股票,一些垃圾股、题材股的价值将会大幅下降,所以在投资理念上要更加坚持价值投资。 在去年双十二的时候,我也明确指出了今年整体的投资机会,结构性行情依然是主要特征,A股市场将延续慢牛长牛的格局。上证指数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涨幅,但是一些优质龙头股将会迎来恢复性上涨的机会。A股主要的投资主线是在消费和新能源,而港股主要的投资主线是科技互联网。美股整体上处于高位,美联储从原来放水变为收水,甚至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开启加息模式。全球资本可能会流入A股和港股这两个估值洼地,从而带来优质龙头股的价值回归。在2022年我们一定要坚守价值投资理念,远离垃圾股、题材股,通过配置优质股票或者优质基金来抓住市场的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