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TC持仓结构显示市场整体偏弱 从商品市场来看,美期铜投机多头自4月20日以来减持20866手,纽约原油投机多头减持36141手,投机空头增持52348手。美期铜和纽约原油投机净多持仓一直处于减少中。截止到上周末,美期铜净多持仓比例仅为4.18%,纽约原油净多持仓比例仅为1.82%。 从货币市场上看,美元投机多头自4月20日来减持9843手,欧元投机空头增持45710手,日元投机多头增持20642手,英镑投机空头增持11482手。截至上周末,美元投机净多持仓比例维持在50%以上,欧元投机净空持仓比例维持在30%以上,英镑投机净空持仓比例维持在40%以上,日元投机净空持仓减少至4.86%。 从债券市场来看,5年期美国国债投机多头增持38417手,10年期美国国债投机多头增持73809手,5年和10年期国债均处于投机净多头增持阶段。由于债券价格与潜在收益利率成反比,美国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至1.98%和3.18%。 以商品、货币、债券持仓来看,投机多头资金减持商品和欧元、英镑等风险资产,增持日元和债券等避险类资产。由于美元处于短线多头获利平仓阶段,债券避险类资产潜在收益率极低,风险资产价格超跌。因此,近期商品市场存在反弹,但风险资产市场整体偏弱。 比价结构决定沪胶仍有下跌空间 CRB指数包括了核心商品的价格波动,日胶指数与CRB的比价均值为0.58。截止到6月8日,这一比价为0.62,日胶在整个商品体系中高估5.99%,在整个市场趋弱的环境之下,高估商品难有表现。日胶指数与纽约原油指数的比值均价为3.26。截止到6月8日,比价为3.75,高出均价比值15.12%。假设2010年原油均价70,则沪胶均价20910;原油均价65,则沪胶均价19490,而2010年上半年沪胶均价23876,可见沪胶仍有下探空间。比价向均值回归是必然,但在原油处于投机多头减持阶段和后期价格难有较好表现的情况下,只有以胶价下跌才能实现。 由于5月并非供给旺季,生胶片价格相对抗跌。截止到6月8日,生胶片均价106.1泰铢/公斤,而加权均价72.75泰铢/公斤,高出加权均价45.85%。生胶片现价向均价回归需要2—3个月的时间。尽管生胶片下跌幅度小于期价,新加坡近月期价与生胶片现价比值高出均价6.26%,与生胶片加权成本比值高出均价45.75%。一方面生胶片现价要向其加权成本回归,另外一方面新加坡烟片胶与生胶片比值要回归,新加坡烟片胶回归目标位为2350美金。 隐性库存进入交割库也将压制胶价 市场特别关注橡胶(资讯,行情)交割库里面的低库存、低仓单。截止到上周末,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库存17850吨,期货仓单9055,交易所可用库存为8795吨。如果橡胶在下跌势中反弹,剩余的8795吨橡胶也会注册成仓单。另外,从可用库存与价格的关系来看,如果可用库存太多,价格也容易下跌;如果可用库存在价格上涨中减少至一个低点,价格上行愈加缓慢,当可用库存达到一个低点时,胶价往往大幅下跌,可用库存也开始增加。下面以2004年以来的数据说明: 2004年4月15日,交易所库存202181吨,期货仓单179035吨,可用期货库存23146吨,可用库存相对过多,价格开始下降,直至2004年9月10日可用库存减少至745吨,交易所库存225740,期货仓单224995,价格开始止跌。可用库存增加至2005年1月21日,交易所库存为93454吨,期货仓单77860吨,可用库存15594为最大值,此间可用库存增加没有对价格构成压力。可用库存从2005年1月21日减少至2006年5月19日的3395吨,交易所库存为30335吨,期货仓单26960吨,价格处于至今的高点。2007年和2008年也有同样的特征。 由于目前库存为17850吨,接近2008年6月20日的库存16845吨,可用库存还没有达到历史低点,一旦达到历史低点,将是可用库存增加的开始,胶价也会开始新一轮的下跌。 价差结构决定胶价底部尚未到来 从烟片胶与STR20胶的月度价差关系来看,2006年5月RSS3收盘价270.31,TSR20收盘价234.92,价差35.39;2006年10月RSS3收盘价162.43,TSR20收盘价161.5,价差0.93,下调幅度39.91%,历时5个月。截止到今年5月,两者价差84。而沪胶指数从2006年6月开始调整,经历6个月,下跌幅度38%。简单类比,沪胶这轮调整始于2010年3月,调整目标15275,底部时间大约在8月或9月。单纯从技术分析来看,以黄金分割点计算沪胶1009,0.618的支撑位在17105,“三重顶矩形”测算1009合约的支撑位在18025。 操作上,由于沪胶1009合约短期超跌并在黄金分割点0.382处20550受到支撑,可以少量资金参与反弹,22900以上商业卖空套保和投机空头可坚决介入。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