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某出口企业与对方签了一笔出口业务合同,金额是100万美元,但需要2个月后才能实现,这时候最担心的是2个月后人民币升值了,假定现在汇率是1美元兑6.6美元,100万美元可以换得660万元人民币,2个月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兑6.3美元,只能得到630万元人民币,凭空损失30万元人民币,损失率超过4.5%,也许这笔业务的利润率本来预计有4%,现在变成了亏损。 利用远期结汇的好处是可以预先敲定2个月后的结汇汇率,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结汇损失风险。下面再看一个相反的情况。 案例 某年5月1日,国内某企业与一家欧洲汽车公司签订总价300万欧元的汽车进口合同,付款期为3个月(实际天数为92天),签约时人民币汇率为1欧元=8.7996元人民币。虽然此前人民币兑欧元连续近3个月升值,但近期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波动较为剧烈,且由于合同数额巨大,一旦到时人民币贬值,企业在市场上购买欧元就要拿出更多的人民币。为稳妥起见,企业决定利用远期结售汇进行套期保值。 企业签订合同当天,银行3个月远期欧元对人民币的报价为8.7662/8.8101(前面的价是你卖出欧元给银行的价,后面的价是你向银行买进欧元的价),则客户在同银行签订了远期合同后,便可以在3个月后按1欧元兑8.8101元人民币的价格向银行买进欧元,300万欧元的价格为2643.03万元人民币。3个月后人民币贬值至1欧元=9.4316元人民币,如按这个汇率企业购买300万欧元需支付2829.48万元人民币,与不进行套期保值相比,进行远期结售汇使企业避免了186.45万元(2829.48-2 643.03)的损失。 利用远期结售汇套期保值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它具有诸多优点:交易灵活,交易币种较多,到期日选择范围较广;授信充足时,无须缴纳保证金,资金成本低;银行提供服务,相对安全可靠等。 但它也有一些缺点: 金额受到限制。如果企业授信不足,企业远期结售汇的金额将受到限制。比如企业要远期结售汇500万美元,而企业授信不足,则最终和银行签署远期结售汇的金额在500万美元以下。 对外汇企业来说,外汇收付期限和交割日一般比较难确定,但按时按量进行交割是远期外汇交易的基本要求。目前,企业可以利用择期外汇交易来规避汇率风险。 展期或者注销需另外缴纳额外费用,增加了套期保值的潜在成本。 远期结售汇的“锁定”作用虽然能避免汇率不利变化时套期保值者的损失,但同样也使套期保值者放弃了汇率有利变化所带来的收益。 小贴士 利率平价——远期汇率定价法则 远期汇率的定价,通常都是根据利率平价来计算的。利率平价认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异是两种货币利率差的反映;在充分流动的市场中,如果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异与两种货币的利率差之间达不到均衡状况就会出现套利的机会,而这种市场套利行为将驱动利率平价的实现。 假定美元的利率为1%,人民币利率为4%,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为6.5,看看一年期比较合理的远期汇率应该是多少? 不妨考虑一下如果一年期的远期汇率也是6.5,将会产生什么结果。交易者即刻通过市场按1%的利率借入100万美元,然后按即期汇率换到650万元人民币,再将其按4%的利率出借,同时为了保证一年后可以偿还101万美元,与银行签订一笔一年期101万美元的远期合同,远期汇率为6.5。当一年期满后: 交易者收回出借的人民币本息和=650×(1+4%)=676(万元) 到银行兑进101万美元还清借入的美元债务,共支付人民币656.5万元(101×6.5)。精明的读者已经发现这位交易者居然不用本金就凭空赚了19.5万元(676-656.5)。当然,这里没考虑交易成本。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利润,就是因为远期汇率不合理。这种利润能持久吗?答案是不可能。因为大家都去这样操作,人民币远期汇率必然升高,如果升至6.6怎么样?你替套利者算一下: 到期换汇需支付=101×6.6=666.6(万元) 市场存在9.4万元(676-666.6)的利润,套利者还会不断涌入。只有当远期汇率升至6.69307时,套利者才无利可图只能打退堂鼓了。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远期汇率很高比如升至6.75可以吗?也不行,因为这是反向套利的机会,即借入人民币按即期汇率换美元再借出美元,同时签订一笔一年期卖出101万美元的远期合同。 如此一来,只有当远期汇率处于比较合适的价格时才能阻断套利者的套利行为,而这个合适的价格可以称为“均衡价格”。 显然,远期汇率并不是对即期汇率的未来预测,而是直接与即期市场上两个货币的利率高低相关,其一般规律是:利率高的货币远期贴水,利率低的货币远期升水。当然,在远期结售汇业务中,银行往往要在远期汇率理论价格的基础上,进行一定幅度的加减,来降低银行的成本与风险。 远期汇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表示利率,d代表远期汇率的期限(天)。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