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期货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盘上市,距今已有一年时间。截至2022年1月28日花生期货共运行241个交易日,上市以来成交量、持仓量逐步放大,良好的流动性使得产业客户可以很好的参与其中进行避险,充分发挥了花生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同时也是因为产业客户的积极参与,期货交割工作也进行的十分顺畅,目前已顺利完成PK110、PK111、PK112及PK201等四个合约的交割工作,其中PK110合约累计配对922手,交割量约4610吨;PK201合约累计配对2465手,交割量约12325吨。交割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促使了期现价格回归,使得花生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得以充分体现。本文将回顾2021年花生市场的行情走势,从现货现货逻辑及预期逻辑两方面对花生市场进行梳理,并结合当前的主要和次要矛盾对下一年度的花生行情发展进行展望。 一、花生市场行情回顾 1. 花生期货上市时正处于花生现货产业的牛市周期,由于2020年疫情因素导致的食用油消费场景切换,家庭消费增加,居民大量囤油,使得花生油的消费量大幅超出了产业的预期,下游压榨企业在2020/21榨季出现了抢收的盛景,从而推高了花生仁价格,部分压榨企业收购价格逼近10000元/吨。再这样的现货背景下,花生期货上市后随即走高,主力合约最高触及11300元/吨,而后随着现货价格的逐渐回落,期货价格也出现下跌但一直到5月底,主力合约PK110价格始终在10000元/吨上方波动。扑克财经App 2. 时间进入2021年6月,也就是2020/21榨季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前期居民的消费行为已经透支了未来需求,使得花生油消费量急转直下,规模油厂库存高企,随即不得不连续下调花生仁收购价格,合同价收购价8500元/吨,实际收购价已跌破8000元/吨。期货主力合约也在2021年6月7日正式下破10000元/吨,但最低触及8850元,随后在8850-9200区间震荡,因当时主力合约为PK110为新榨季合约,所以对当时的现货价格保持了较高的升水。 3. 7月中旬,主产区特别是河南产区的暴雨,给花生的预期产量带来了不确定性,市场价格也随即上涨,盘中主力合约PK110合约最高触及10000元/吨的价格,但很快价格就出现了回落。本次暴雨过程波及范围较广,但灾害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豫北,河南省的花生主产区主要集中在豫南,且7月也是各主产区花生生长需水量较大的时期,一定程度的降雨对花生单产的提升有积极作用,经后期验证本轮降雨并没有对花生产量产生较大影响,仅在部分出现了泡水现象的地区造成一定的损害。 4. 进入收获期,河南地区的持续阴雨天气导致花生晾晒困难,只能推迟收获,造成了花生上市时间的延迟,但由于下游需求严重不足,没有对花生现货市场价格产生明显的提振作用。盘面交易逻辑开始转向陈米,当时市场上对花生产业链的认识还不足,USDA和国粮中心的供需平衡表都没有准确体现结转库存,将下游压榨企业的库存作为消费列进了平衡表,但实际2020/21榨季的结转库存量是相当庞大的,且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规模油厂手中,这也是在河南新米推迟上市的背景下,并没有出现供应不足问题的原因。期货盘面价格也随着陈米逻辑的显现而逐步下行,最终PK110价格收于8096元。 5. 时间进入10月,主力合约换成了PK201合约。市场目光转向新米,当时新季产量尚未完全明朗,且下游油厂迟迟不入市开收,市场交易逻辑处于空窗期,此时油脂类板块的强势上涨吸引了投机资金的注意,花生一度被市场认为是被低估的品种,是油脂油料的价格洼地,也是在这样的情况花生期货主力PK201合约迎来了久违的上涨,盘中最高触及9200元/吨。但油脂板块的强势无法改变花生产业的基本面情况,压榨下游企业的高库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前需求将持续偏弱,而食品米的需求在经过中秋、国庆及元旦、春节四个节日的检验后,也可以很明确的得出需求较弱的结论,如果不是各产区农户因为低价因素产生惜售情况,恐怕节前的花生价格就会向下突破,而最终PK201合约收于7948元/吨。 节前农户的惜售情绪导致的上货量偏慢将是新年度花生市场行情发展的重要逻辑之一。 二、新年度基本面情况 1. 国内供应 自2016/17榨季以来,我国花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态势。据卓创资讯预估,2021/22榨季我国花生种植面积438.27万公顷,同比2020/21榨季减少4.07%;花生产量约为1641.09万吨,较202021榨季下降0.22%。其中,河南、山东、东北地区为我国花生主要种植区域,以2020/2021榨季产量计算,三大产区合计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6%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后种植面积及产量增长主要来自河南产区,山东和东北产区趋于稳定,但玉米等作物与花生争地的情况越来越显著。 2. 进口供应 2020/21榨季我国花生及花生油价格维持高位运行,进口利润扩大,大量进口米流入国内市场,进口主要作为油料米使用,主要进口国为苏丹、塞内加尔、美国、印度等国,其中由于有关税减免优惠,所以非洲国家花生米进口成本较低,是近两年增长速度较快的进口来源地。非洲进口米船期大概在45-60填左右,正常集中到港时间应为3月,2021年由于塞内加尔因其国内需要,开关时间延后,导致非洲进口米集中到港时间延迟到了5月,且受气温升高、花生在集装箱内时间过长等因素的影响,2021年塞内加尔进口米酸价较高,质量较差。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花生果折仁和花生仁进口累计量达95.51万吨,同比减少4.65%,总体相差不是很大。导致进口量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利润窗口的变化,我国花生进口主要有下游压榨企业订单及进口商进口分销两条路径,都需要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才能有效拉动进口量。2021年我国从非洲国家进口花生总量占76.8%,主要原因是非洲花生含油高、水分低、价格便宜,可以很好的满足国内油脂压榨企业的需求,但也要看到非洲花生质量不稳定的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下游压榨企业的使用。 我国花生油主要从巴西、印度、苏丹、阿根廷等国家进口,进口花生油主要以毛油的形式进入国内油厂,通过精炼等工艺生产花生油。每月均有到港,无明显季节性规律,。据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花生油进口总量达28.08万吨,同比增长4.18%。进口总量与国内花生油消费量相比不足以产生较大影响,但将28万吨花生油粗略折成花生仁约为66万吨,不容忽视。 3. 国内需求 国内花生下游主要分为食品消费和油料消费。食品米方面下游厂家多而散,且市场米消费很难统计,所以数据上有所欠缺,无法进行定量分析,暂时通过贸易商反馈和重点厂商数据对比得出定性结论。 花生期货标的为油料花生,下游产品为花生油,各规模压榨厂销售主要分为小包装花生油和散油,小包装花生油主要通过卖场、商超,流入家庭终端消费,散油贸易通过再包装和调和油进入终端消费。据USDA和国粮中心供需平衡表显示,我国花生表观消费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持续稳定增长。 花生油作为风味食用油,且以小包装为主,其价格和总体消费量不易出现较大的波动,疫情的影响也只是引发了居民的前置消费,透支了后期的需求,经过一段时间消化,在没有其它变量产生的条件下,花生油需求会回暖。 国内规模花生油压榨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规模压榨企业合计压榨产能占据国内油料米消费的40%以上,其油料米的采购节奏、采购价格对市场价格走势具有较强的指引作用。通过油厂到车数据的跟踪我们可以看到,今年集团油厂收购明显推迟,2020/21榨季A集团油厂抢收主要发生在春节后,所以当前跟踪数据显示其收购进度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B集团油厂去年抢收主要发生在年前,当时单厂日到货量可以达到3000吨,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到收购进度慢于去年同期,这也直观的反应了春节前规模油厂的收购意愿。 4. 出口需求 我国花生出口主要以食品花生和制品花生的形式出口海外市场,主要销往日韩和欧盟等国。自全球疫情不断发展,出口需求不断减弱,据贸易商反应,出口需求量比正常年份至少下降20%以上。 三、新年度展望 1. 集中出货逻辑 据统计,河南产区基层余货量普遍在60-70%,去年同期基层余货量在30-40%;东北产区基层余货量在50%左右,去年同期基层余货量不到30%;山东产区因出货习惯因素,余货量在50-60%,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 正月十五过后各产区交易将恢复正常,4月份开始气温将逐步升高,新年度主产区基层如此高的余货量,有可能出现集中上市,现货市场将迎来抛售压力。 2. 新季种植面积预期 由于花生价格的持续走低,且争地作物价格不断走高,如果这种态势持续到种植季,那么种植收益上的巨大差距将促使相当一部分农户改种玉米等其他作物,造成新年度花生种植面积的减少,进而利多新季合约价格。 3. 中间环节囤货逻辑 在当前的市场氛围下,已经有部分产业和期现资金关注到了远月合约的潜在机会,如果价差合适,采购品种较好的花生存入冷库,并在远月合约上套保锁定利润是风险较低的交易方式,由此我们要关注合适现货与远月合约的价差,同时需要跟踪可供使用的冷库库容,来判断是否会对当前市场产生影响,这块内容笔者将会在后续报告中展开讨论。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