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以来,胶价从23000元附近一路下挫。尤其是周一,在外盘大跌的影响下,商品市场整体下跌,沪胶大幅跳空低开,封牢于跌停,周二、周三回补缺口,周四报收于21515。在期现倒挂、外强内弱以及基本面与宏观面博弈等因素的轮番作用下,沪胶各合约之间呈现近强远弱的熊市格局。 自6月以来,胶价从23000元附近一路下挫。尤其是周一,在外盘大跌的影响下,商品市场整体下跌,沪胶大幅跳空低开,封牢于跌停,周二、周三回补缺口,周四报收于21515。整体而言,沪胶主力合约在20000—23000一带区间内运行。在期现倒挂、外强内弱以及基本面与宏观面博弈等因素的轮番作用下,沪胶各合约之间呈现近强远弱的熊市格局,1009与1011合约之间的价差达到极不合理的800多点,且有进一步扩大之势。 一、汽车消费在井喷后回归平淡 中国车市经历了2009年疯狂增长的一年后回归平淡,2010年一季度出现季节性回落,虽然3月份车市再次出现回暖迹象,但随后销售增长率明显放缓,5月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汽车销售143.83万辆,少于4月份的155.52万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国内汽车行业库存数量为112.47万辆,并未超过5月单月销量水平。5月份汽车生产企业库存和经销商库存总量较4月份增加了11.80万辆。从汽车库存周期来看,1—5月份的汽车库存周期(指新车从生产线下来到车管所上牌所耗费的时间)逐月分别为43天、41天、48天、49天和52天,较2009年平均水平略有降低,低于预期的数据,为车企销售敲响了预警。在汽车销售与生产“过剩论”、“拐点论” 的市场悲观情绪下,我们预期中国车市增长将回归平淡。车市平淡带来轮胎需求转弱,轮胎企业正面临两头受压的困局。受美国轮胎特保案、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跨国轮胎企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等因素的影响,且轮胎行业集中度不高、产能过剩,不能及时向下游传导成本。2010年轮胎业将面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整个行业面临严重挑战。而如果维持高胶价则会导致轮胎成本持续恶化,国储持续两次及时抛储限制了胶价的上涨空间,也可解读为是对轮胎企业采取的保护措施。 二、失衡的供求关系逐步恢复 从5月份开始,东南亚产胶国部分地区陆续进入开割季,目前泰国产量已经基本恢复,天胶到货量逐渐增多。外盘胶价正逐步回落,但目前仍呈现内弱外强的格局。目前,云南地区国营全乳胶参考报价在22500—23500元/吨,民营全乳胶参考报价22700—22800元/吨;国营标二胶参考报价21800—22300元/吨,民营标二胶参考报价21700—22200元/吨;泰国3#烟片不含税参考报价在24200元/吨左右。内弱外强格局导致天胶进口削减,国内库存大幅下降,中国海关总署6月1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5月天然橡胶(资讯,行情)进口量为9万吨,环比大挫35.71%。从目前来看,这种失衡的格局正在修复之中。 从供求结构来看,在市场普遍看空气氛包围下,轮胎企业不愿囤货,随买随卖,供求的阶段性失衡矛盾并不突出。历史数据表明,当供求失衡时,库存的阶段性低点往往对应着沪胶价格的阶段性高点,可以预计,随着沪胶供货量的逐步增多,胶价将继续下滑。 三、基本面与宏观面的博弈——历史或将重演 从盘面来看,主力资金正从1009合约逐步转向1011合约,沪胶近强远弱的格局反映了胶市基本面和宏观面的博弈背景。回顾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809合约与811合约也一度出现价差极不合理的现象。两者最大价差一度达到了5000点之多。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目前,沪胶各合约价格呈现熊市结构的倒基差,09合约与11合约的价差曾经高达1200,目前为800多,价差走势依然无法修复到正常水平。此次欧元区债务危机潜在的隐患较2008年的次贷危机有过之而无不及,欧洲经济复苏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高额的外部债务需要欧元区政府紧缩财政支出偿还,而一旦政府紧缩开支,又会影响消费,进而影响经济复苏进程。目前我国国内的各项宏观指标表明,经济增速正在悄然放缓,以往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高房价必须得到遏制,房地产改革政策更关乎国计民生,国家正在经历转型前的阵痛。整体而言,全球宏观经济面的好转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波三折的艰难历练。1009和1011两合约之间价差如何演变将指引未来胶价走势,我们预期历史的一幕有可能会重演。 四、顺势而为,买强卖弱,轻仓操作 从技术上来看,1009主力合约正处于下跌中继形态之中,周一跌停留下的跳空缺口从技术上看需要反弹修补,周二、周三及周四三天的反弹仍然没能冲破21700的关键压力位置,暗示此次反弹力度有限。从操作上来讲,可背靠21700一线设好止损,逢高沽空。 从沪胶合约的构成结构来看,沪胶主力合约逐渐转移至11月合约,近强远弱的格局已经形成,历史极有可能会重演,可以尝试买强卖弱的套利,等待价差的进一步夸大。另外,国内端午假期即将到来,国内休市期间外盘变动风险较大,建议节前最后一天轻仓操作。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