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还是江西? 这两个中部省份都在争夺第六张燃料乙醇项目准生证,但结果对中石化却并无多大差别——只要来自两省的项目获批,这些项目的控股方中石化都会是最大的赢家。 3月18日,中石化一位人士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一旦有项目获批,中石化也就拥有了自己控股的燃料乙醇生产基地,而不像以前那样只是参股。” 抄底 燃料乙醇曾是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但随着国际油价的下挫,燃料乙醇行业却陷入了低谷。 一位分析师指出,燃料乙醇目前的市场报价仅在5000/吨左右。如果扣除2008年2185元/吨的国家补贴,燃料乙醇行业仍处于亏损的状态。 安徽省丰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荣杰在两会期间对记者表示,油价高企不下时,燃料乙醇部分缓解了进口原油的依赖度,但检讨声仍然不断。现在油价大跌,燃料乙醇似乎已一无是处,从投入与产出上看,与人争粮并且成本居高不下。 “但这只是技术路线问题,并非燃料乙醇的错。”李荣杰强调。 事实上,整个燃料乙醇行业已在朝着非粮乙醇的方向转型。 按照《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中国将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而总利用量也不过300万吨。 面对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中石化已开始抢先出手。 2008年4月,湖北、河北、江苏、江西、重庆5省市生物燃料乙醇专项规划已完成评估,成为非粮燃料乙醇试点的备选基地。而在这5个省市中,中石化一家就圈定了薯类资源丰富的湖北和江西两省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根据湖北省有关规划,湖北将在荆门、宜昌和洪湖这3座城市开建3座燃料乙醇厂,预期规划总年产量30万吨。 记者了解到,除了洪湖项目由河南天冠集团、湖北振声集团和中石化共同投资组建外,其余两个项目均由中石化主导。 其中,荆门项目由中石化子公司控股70%,湖北金龙泉集团持股30%。该项目将年产燃料乙醇10万吨、肥料7.2万吨和液体二氧化碳5万吨。 荆门市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该项目预计年营业收入5亿元,实现税收8000万元。 据金龙泉集团负责人对当地媒体介绍,乙醇项目须建设发酵车间,酿造啤酒起家的金龙泉在发酵领域优势明显,周边是石化区,荆门石化毗邻项目,就近生产乙醇汽油,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且项目属于轻化工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环境污染小。 宜昌项目则由中石化和湖北稻花香集团按照70%和30%的比例分别持股。其总投资为4.75亿元,年产燃料乙醇10万吨/年。 而江西省在2008年就已表示,该省已经规划多个燃料乙醇生产基地,包括东乡、吉安、萍乡和九江等市。由于中石化是江西成品油供应的“主力军”,因此江西燃料乙醇生产项目都将由中石化进行控股建设,“这有利于今后燃料乙醇的推广使用”。 其中,东乡项目由中石化江西石油分公司持股70%,江西雨帆农业发展公司持股30%,目前也已通过环评。 但中石化也面临着来自中粮和中石油的竞争。在已完成评估的5省市中,中粮已与河北、江苏徐州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而中石油则意图进入重庆市场。 结盟 与老对手中石油相比,中石化的步伐并不算快。 截至目前,国内有5个燃料乙醇项目,分别是黑龙江华润酒精、安徽丰原生化、吉林燃料乙醇、河南天冠和中粮广西木薯项目。 其中,中石油控股吉林燃料乙醇,并在2007底就已与河南天冠集团达成了股权收购协议,将收购后者55%的股权。 但中石化一直没有放弃燃料乙醇这块业务。 上述中石化人士表示,中石化早就参与了燃料乙醇的试点工作,并承担了国内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包括相关国家标准的起草和送审。 “同时,中国石化参股了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和安徽丰原生化等燃料乙醇项目的建设,并与中粮集团合资建设国内第一套以‘非粮’木薯为原料的广西合浦20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上述中石化人士说。 为了迅速做大燃料乙醇业务,中石化在2007年选择了与中粮结盟的战略。 中粮是当下中国生物能源的领跑者。在参股吉林燃料乙醇之外,中粮还直接管理黑龙江华润酒精、丰原生化和广西木薯三个项目。 2007年4月,中石化和中粮签订了《关于发展中国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的战略合作协议书》。约定未来五年内合作或合资建设年产100万-120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装置,并建设20个年产10万吨的纤维素乙醇的生产装置。 对于当时的结盟,中粮集团一位中层对记者表示,“中石化希望加大对燃料乙醇业务的投入,与中粮合作可以暂时绕开项目核准的壁垒,并获得技术支持,而中粮也需要中石化庞大的分销网络。” 中石化是全球第三大炼油公司,拥有近3万座加油站,对中国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应率超过60%。 2009年2月,中石化与中粮的合作更进一步,成为了中粮与丹麦诺维信集团开发纤维素乙醇的合作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三方合作除了纤维素乙醇的开发工作,还包括整个燃料乙醇的生产和销售的产业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