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

高盛疯狂炒作中国概念 中国金融体系何时自立?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6-17 09:07:26 来源:时代周报

“客户利益永远至上。”高盛集团将这条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业务准则带入了中国金融市场,扩张业务的同时参与了中国的金融改革。而正是这家推崇客户利益至上的公司,最近遇到了最为致命的指责:不够诚信。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指控高盛涉嫌欺诈投资者。争议的浪潮迅速波及中国,媒体纷纷翻出高盛中国旧账,质疑高盛“暗算中国”。高盛之于中国,也许正是金融改革的风月宝鉴,一面照出的是盛世繁华,一面显现的却是云谲波诡。

1994年的人民大会堂里,一位45岁的美国男子激动地宣布:“高盛北京代表处正式开业!”这个人便是高盛的前董事长亨利·保尔森。

6200万美元“买门票”

1994年的人民大会堂里,一位45岁的美国男子激动地宣布:“高盛北京代表处正式开业!”这个人便是高盛的前董事长亨利·保尔森。

那一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启动。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打开了金融大门。

2002年,保尔森等多家投资银行的高管被中国证监会邀请至京,探讨外资银行如何通过“掏钱”进入中国市场。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周小川形象地称这套方案为“买门票”。当时正值安然丑闻、世界通信破产等利空消息连番冲击华尔街,大多投行在监管压力下如惊弓之鸟,对“门票”未产生兴趣。

只有高盛例外,它捐款6200万美元,向当时处于财务困境中的海南证券提供了帮助。这张代价不菲的门票使高盛获得了中国方面的好感,再加上它强大的公关能力和巧妙的规避手段,最终得以创立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为对华投资理顺了渠道。

刚刚进入中国市场,高盛便开始大显身手,在中国开创了无数“第一”。

高盛是第一个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B股交易的外国投资银行;第一个获得中国政府批准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执照的外资金融机构;第一家中标处理金融体系不良资产的外资机构……

高盛作为主承销商帮助中国政府与中国公司发行了40次债券。在中国政府历次发行主权债务中,高盛是唯一作为主承销商参与历次发行的国际投资银行。

“高盛很早就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过去几年中国业务已成为高盛的核心业务。”高盛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日前直言中国市场已成为高盛支柱。

与高盛16年间在华获得的利润相比,当初那张门票的价格显得有些廉价。

引发争议的交易

高盛进入中国几年之后,中国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人们开始质疑利润高涨的高盛“伪善”。高盛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涉嫌欺诈投资者之后,中国媒体加入到欧洲、澳大利亚等地的媒体行列,集体讨伐这个金融教父。

高盛在中国最受争议的一项投资就是西部矿业。人们的争议在于,高盛到底赚了多少?高盛与前股东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2006年7月,高盛以9600万元人民币投资西部矿业,受让东风实业所持西部矿业10%的股份。一年后,西部矿业上市,高盛不断减持套现,这笔投资市值达到70多亿元人民币,回报率为96.97倍。在高盛大赚之际,西部矿业的投资者却是伤痕累累。

“西部矿业的股份,高盛是从一个本就获利丰厚的人手上买来的,高盛确实赚钱了,但赚的数量是媒体所述的20%左右。”高盛集团北京代表处的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澄清道。

比西部矿业投资更具争议性的是,高盛被指处处“暗算中国”。

“高盛成为工商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可以说并非股权牟利那么简单。”曾撰写过两本关于高盛著作的著名财经作家李德林举例道,“事实上,高盛投资工商银行的战略,更多的时候把工商银行当成了棋子。”

工商银行收购南非第一标准银行的主导者就是高盛,尽管决策权在中国政府,可是没有高盛这家投行的专业指导,工商银行是不会收购的,南非第一标准银行在希腊问题出现时,快速成为高盛做空信贷违约掉期的棋子,也让中国政府陷入被动局面,不得不大量买入欧洲垃圾债券,导致中投公司一两个月出现10%的亏损,赚钱者却是高盛。

更大风浪还在后面。

有人说高盛对中国企业设置衍生品交易陷阱以及企图控制产业链等,实际是在“绑架”中国。

高盛在华金融衍生品业务中最著名的就是2003年前后闹得沸沸扬扬的“中航油案”。中航油在高盛子公司向其出售的衍生工具中巨亏。巨亏的主要原因是高盛子公司J.Aron的误导。中航油巨亏时,高盛却赚钱了。

人们担心石油行业被高盛掌控时,高盛又开始染指其他行业。2006年5月,高盛收购双汇的35.715%股权,加之其原先拥有雨润13%的股份,高盛被人认为占据了中国肉类市场的半壁江山,欲控制产业链的动机明显。郎咸平认为:“高盛是要收购整条'6+1’的产业链。在中国目前的现状下,高盛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控制中国的农业产业链。”

责任编辑:刘健伟
Total:2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