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年报季,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利润分红预案陆续出炉。 钢铁行业历来是除了银行之外最热衷分红的几大行业之一,今年也不例外。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1日,A股47家钢铁股已有7家披露了正式的2021年年度报告,其中6家披露了利润分配预案。几乎都是现金分红,其中最豪气的是方大特钢,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10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23.93亿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87.60%。 “很多上市公司愿意将未分配利润与股东们共享,以回报投资者,通过实施高比例现金分红,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增强股东们的持股信心,展示公司的成长实力和后劲。”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表示。 已披露年报的钢铁股 普遍营收净利双增长 目前,已正式披露2021年年报报告的钢铁股,有广大特材、方大特钢、金岭矿业、常宝股份、中信特钢、凌钢股份、大中矿业,普遍营收净利双增长。 3月21日,广大特材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37亿元,同比增长51.20%;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70%;3月19日,方大特钢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59%和27.65%。 刚上市的大中矿业增长态势最为迅猛,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95亿元,同比增长96.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增长174.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17亿元,同比增长171.44%。 7家钢铁公司中,有6家实现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方大特钢在年报中表示,2021年尽管面对成本大幅上升,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严峻形势,但是钢铁企业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24亿元,同比增长59.67%;销售利润率为5.08%,同比上升0.85个百分点,行业效益大幅提高。 对此,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21年钢铁行业呈现实现产量压减目标、价格重心上移、成本提升、盈利创历史新高等特点。“2021年受到全球经济复苏、外部需求增加、国内钢铁限产、生产与物流成本提高等多重因素推动,2021年全国钢材价格明显抬升。但由于疫情影响下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全球货币政策调整,以及保供稳价等因素影响,引发市场多空双方力量博弈,加剧了黑色系列产品行情的波动幅度。” 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兰格钢铁全国综合钢材价格指数均值为5449元(吨价,下同),同比上涨35.2%,价格中线超越2008年,创历史最高水平。从震荡幅度来看,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峰值出现在5月13日,价格为6655元;谷值出现在1月25日,价格为4636元,波峰、波谷震荡幅度高达2019元。 钢铁库存降至近年来低点 后市行情怎么走? 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当前钢材社会库存相较2020年、2021年同期来说相对偏低,3月18日,钢材社会库存为1598.8万吨,较2021年同期下降15.9%,较2020年同期下降28.8%。“库存相对偏低使得市场供应压力相对小一些,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王国清认为。 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有所增加,对钢铁产业链形成较大影响。王国清表示,“从供给端来看,目前部分省市因疫情防控措施加严,部分钢企生产受到一定限制,如唐山地区多数长流程钢企基本维持正常生产,但大部分调坯轧材企业因坯料运输受限,停产较多。且较多地区即便钢企正常生产,因物流运输受限,也使得钢材产品更多在钢厂累积,向市场发货受阻,使得短期内厂内库存有增加趋势。而从需求端来看,因疫情导致部分地区停工、封闭管理或加强管控,使得需求受到一定抑制,需求释放有所放缓。” 后市钢铁价格将如何?据兰格钢铁网预测,2022年全国综合钢材价格指数均值在4800元左右,同比下跌10%左右;波动区间在4200-5600元之间,波动幅度较2021年有所收窄。 对此,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分析,从钢铁行业供给侧来看,双碳目标约束将持续制约钢铁产能发展和产量释放,预计2022年粗钢产量继续小幅下降;从需求侧来看,地产投资下行拖累用钢需求,钢铁需求延续下降态势;从原料端来看,在碳达峰及限产实施下,原料需求预期减弱,铁矿石、焦炭、废钢价格水平有望理性回归,成本支撑力度有所减弱。从政策层面来看,在保供稳价政策措施下,以及国家对价格炒作等行为监管力度的加大,钢材价格上行程度会受到一定制约。而国际货币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对大宗商品价格也将形成抑制,进而拖累钢材价格。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钢铁价格可能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不过随着原料成本逐渐回归合理区间,叠加钢铁企业精细化降本增效、优化产品结构,行业效益有望继续提高。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