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0号)正式实施。由于其中关于税费的变动多、专业度高、影响较大,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再生铜产业对于后续回收、生产加工、销售的一系列变动与改善。为了了解再生企业的真实应对情况,我们跟随团队来到了江西丰城和江西上饶的几家再生资源加工企业,从中获知了政策实施后的具体情况。 新政对江西丰城和上饶订单影响不大 江西地区是铜企业集中地之一,丰城市、上饶市也是当地对再生行业重点优惠的城市。这次我们调研了两个城市的七家公司,主要生产再生铜杆、铜板带等,年产能大多在20万—30万吨。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新政对于整个生产链条来说,更多的是影响到了采购端和产量,对订单实际影响不大,而且目前来看订单情况还是十分乐观的。 对于采购来说,由于新政对于票的严格需求,能够开出3个点票的企业本就偏少,而新政让加工企业面临的更高的成本也需要转移,向下游转移的难度较高,因为再生铜杆对比精铜杆本就需要一定的价格优势,所以只能转向上游回收企业,进一步加剧了采购难度,企业对外报票点也随之提升。 据了解,企业采购再生铜普遍来源于国内市场,因为从内外比值来看,全年不是都利于进口,例如前期的行情就使得进口亏损较大,更多的还是从国内废铜贸易公司或是回收站散户手里一层层收货。虽然电解铜有替代作用,但电解铜难以享受政策优惠,只能作为企业的一般进项,所以普遍来说基本不进行采购。从品位上来看,调研的几家企业所收的再生铜品位普遍较高,基本涉及缆粗、光亮铜等,铜米由于损耗较大普遍不使用。由于政策不明,企业也相应压低了产量,原料库存基本只维持一周甚至2—3天的用量,成品库存也多是已经订购但未提货的库存,自有库存较少。据企业介绍,他们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出现了明显下滑,严重的企业下降了近一半,产量随之减少。主要还是目前新政细则未明确,企业为了降低未知的风险,只能选择维持长单的供应,尤其提到担心之后细则要求补缴三月后的税费,那企业就面临着生产越多、补缴越多、亏损越大的现实问题,所以普遍选择了适量生产。 再生行业逐步走向合规专业化 从财税40号文初步实施来看,企业采购对于票的需求大幅提升,据了解在目前市场条件下,回收企业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在没有任何返税的情况下,销售再生品类时是按全额缴纳增值税的。由于其实际税负成本过高,所以基本不可能给下游开票,也就造成行业内大量回收企业常年两头不开票。本次新政就主要解决了一线回收企业收购获取进项难的问题。相对于此前的做法,企业可以直接自己开票,加强了行业的合法合规性,也大幅降低了法律风险。 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再生铜资源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是典型的卖方市场,所以由供应商完全承担增加的这3%的税务成本可能性较小。再生铜杆作为精铜杆产品的替代,势必具有一定的价差优势,所以想将增加的税务成本转移给下游的线缆等企业,难度也很大。基于此,预计大部分增加的税务成本是由再生铜加工企业与再生铜供应商共同分担。也不难看出再生行业普遍向合规专业化发展,国家对其要求愈发严格,我们也得知大型尤其是头部企业都希望行业内标准能愈发规范,也说明再生企业在进行市场优化向头部企业集中,再生中小企业及个人面临更加大的困境。 精铜杆旺季消费将得到提振 随着全球对于双碳以及绿色经济的推动,废旧金属的再利用是大势所趋,根据企业反馈的情况,目前再生铜资源尤其是带票的货源十分紧张,所以从价格上来讲,中期再生铜价格大概率仍保持坚挺,普遍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适应新政,后期随着废铜需求的攀升,精废价差仍可能会出现一定收窄,是支撑精铜消费的一个重要逻辑。 而从精废铜杆消费来看,财税新政对于税点的改革明显提高了再生铜和再生铜杆企业的税务成本,让再生铜杆的供应难以得到有效释放。不管是拿票的难度还是新政的普及和接受,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目前已有再生加工企业自己建立了回收公司,但仍面临着票点以及成本难以转移来压低的困境。目前国内旺季即将来临,电线电缆消费的提升将驱动再生铜杆需求增加。 根据最新数据,今年2月再生铜杆产能利用率环比下滑明显,但相较来看,2月精铜杆产能利用率降幅较小,除了受春节假期大部分铜杆厂家开工较晚的整体影响,主要是再生铜杆企业由于3月新税改的实施,反向利好了精铜杆的市场消费,所以精铜杆生产回温好于再生铜杆。另外,精铜杆为了保障后续旺季的终端发货和长单需求,大型企业需要储备一定量的成品,生产恢复就较为迅速。 纵观全年,国网和基建的投资增速明显提高,传统消费淡季接近尾声,这就说明进入3月之后国网和基建的投资很有可能要阶段性放大,带动电线电缆和铜杆的需求增加。从替代角度而言,由于新政给行业带来的变化使得企业压低再生铜杆的产量,会使得再生铜杆价格保持坚挺,其相较于精铜杆价格优势就会缩小甚至消失,这将反向驱动精铜杆和精铜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后期国内精铜的去库,也是短期利多铜价的因素。 综合而言,在再生资源被广泛利用的背景下,精废价差这一指标对铜价的影响会变得更加市场化并具有更强前瞻性。而从价格上来看,财税40号文给再生行业的影响,叠加旺季即将到来,也使得精铜杆所带动的精铜消费更加可期。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