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债期限利差收窄,预示美国衰退在即?市场预期也存在“犯错”可能 近期,作为“美国经济风向标”的美债期限利差快速收窄、接近倒挂,部分观点认为这是美国经济衰退在即的前兆。截至3月18日,10Y-2Y美债期限利差已经快速收窄至20bp以内,10Y、5Y美债收益率更是已经倒挂。历史回溯来看,美债短端利率由货币政策决定,期限利差则受经济预期等影响。经验显示,美债期限利差的倒挂,往往预示美国衰退在即。 不过,历史规律并非如此,基于期限利差的经济“预期”也存在“犯错”可能。美债期限利差快速收窄可能是因为加息导致的短端快速上行,未必是即将衰退的信号。例如2016年前后,10Y-2Y美债期限利差从130bp附近快速收窄至50bp左右,但美国制造业PMI却稳步上升、并持续在60%附近运行。无论是从经济周期或政策周期来看,当下都与2016年前后时期极为相似。 鉴于当前美债期限利差的收窄,多受到政策滞后效应等因素的扰动,分析美国经济应该回归经济分析本身。疫情干扰下,打乱了美国正常的经济、政策周期规律,表现为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严重滞后于经济正常化。当前美债期限利差的收窄,受疫情期间应急政策的滞后效应、短期交易行为干扰过多,对经济的预判可能“失真”。正因为此,分析美国未来经济形势,更应该聚焦经济基本面本身,紧盯企业端(投资)、居民端(消费)两大抓手。 二、目前来看,美国企业景气高企、居民收入高增,指向经济韧性十足 美国企业实际库存处于低位,新订单持续高景气,企业库存回补行为仍将对中短期经济形成有力支撑。企业端来看,尽管名义库存高增,但在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库存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其中,美国仅批发商库存同比增速超过疫情前,制造商、零售商库存均处于低位。历史经验显示,美国实际库存处于低位时,容易因周期的力量而发生回补,进而对中短期经济形成有力支撑。 同时,美国企业的资本支出意愿维持高位,伴随疫情退潮,资本开支对经济的支撑或将进一步凸显。疫情爆发后,美国的资本支出增速一度骤降至历史低位,并导致产能进一步出清,对经济形成拖累。美联储调查数据显示,伴随疫情逐步退潮,美国企业家对未来6个月的资本支出意愿纷纷回升,预示着未来资本开支对经济的支撑或将进一步凸显。 居民端来看,薪资提升与就业修复,持续超预期且已进入良性循环;叠加疫后线下消费自然修复的需要等,继续提振私人消费。美国企业端的高景气,产生了大量的招工需求。数据显示,美国职位空缺数已连续7个月超1千万,远超美国失业人数。这一背景下,美国企业为了招聘更多劳动力,付出更高的薪资成本,进而使得私人消费增速维持高位。其中,美国商品消费有韧性,服务消费也有望随着疫情退潮进一步改善。 三、中短期来看,美国经济“过热”导致货币正常化难以暂缓,扰动市场定价 美国经济增长维持韧性的同时,通胀压力高烧不难退,指向美国经济依然处于过热状态。最新数据显示,美国CPI同比已经逼近8%,不断刷新近40年高位。与此同时,供给受限且需求改善背景下,以原油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价格维持高位;叠加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显性化等诸多因素,导致美国高通胀的持续时间可能比预期要长。换言之,美国经济仍处于过热状态。 通胀高烧难退的背景下,美联储再三明确抗通胀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息乃至缩表的节奏都难以放缓。在美联储最新的议息会议上,主席鲍威尔重申抗通胀为首要任务,表示“将采取一切工具,避免通胀长期高企,假若通胀数据超预期,美联储将会更快加息”。鲍威尔淡化了美国经济衰退担忧,表示“经济状况强劲,能够承受货币政策收紧”。对于市场关心的缩表,鲍威尔称“最快5月公布缩表计划,框架将与上一次相似,但速度更快”。 美联储政策正常化,对金融市场的扰动定价并不充分;这一过程中,金融经济体系潜在的风险暴露仍需要关注。对全球通胀形势及政策正常化的定价不足,仍将是影响全球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美联储加息预期已有较大程度消化,但缩表影响的消化仍然不足。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中,叠加财政刺激政策退潮,美国经济的“软肋”或将承压,以低收入居民、弱资质企业为典型代表,与之相关的潜在的风险暴露仍需关注。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近期,伴随美债期限利差收窄,看空美国经济的声音开始出现;历史规律并非如此,基于期限利差的经济“预期”也存在“犯错”可能。鉴于当前美债期限利差的收窄,主要受到政策滞后效应等因素的扰动,分析美国经济应该回归经济分析本身。 (2)美国企业实际库存水平处于低位,新订单持续高景气,企业库存回补行为仍将对中短期经济形成有力支撑。居民端来看,薪资提升与就业修复,持续超预期且已进入良性循环;叠加疫后线下消费自然修复的需要等,继续提振私人消费。 (3)美国经济“过热”的背景下,美联储进一步加息乃至缩表的节奏中短期都难以放缓。美联储政策正常化,对全球资本市场的扰动定价仍不充分;这一过程中,金融经济体系潜在的风险暴露也需要关注。 风险提示: 1、俄乌战争影响、持续时长超预期。俄乌双方陷入持久战,美欧对俄制裁力度只增不减,使得全球市场维持RISK-OFF模式。 2、全球新冠病毒变异超预期。若出现传染力更高、致病力增强的“超级毒株”,全球疫情可能出现剧烈反弹。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