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以来A股共出现5次阶段性底部,分别发生在2008年11月、2012年12月、2016年1月、2019年1月和2020年3月。市场底出现前往往伴随着高层喊话稳定预期以及金融监管部门救市政策的密集出台,这些举措多被确认为政策底。政策底信号确认后,无论是对前期监管政策过严的纠偏,还是货币、财政领域刺激政策的加码,均有迹可循。2008年9月18日三大救市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本轮政策底的确立,11月5日“四万亿”计划推出后股市正式止跌企稳。2012年的政策底确立于国庆节前后,在十八大会期确定后,维稳政策陆续出台。市场底则在12月初出现,伴随政治局会议对2013年经济工作的定调,市场在触及1949点低点后迅速回升。2015年8月25日晚央行时隔两月再次双降等救市政策密集出台标志着本轮政策底确立,2016年初市场预期经济企稳,开始从底部反弹。2018年Q3金融政策为应对国内经济失速下行以及美国的关税冲击下逐步放宽,部委集中喊话支持资本市场是政策底确立的信号,市场自此在经历了全年下跌后进入最后的磨底阶段,市场底部在2019年1月正式确立,降准和经济数据企稳是市场底部确立的信号。2020年初的政策底为应对国内新冠疫情导致封城对经济产生的冲击而确认,市场底则是在我国新冠疫情缓解、美联储宣布无限QE后确认。 2、A股“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的周期见底特征较为清晰,市场底一般滞后于政策底1-3个月左右出现,政策发力的初现成效导致市场对未来经济预期开始由悲观向乐观转变。经济底一般滞后于政策底3-6个月左右出现,标志着前期压制市场的负面因素得到根本性缓释,之后A股也开始从底部企稳回升。2008年的政策底领先市场底一个半月左右,经济底则滞后于市场底出现,前期投资者对经济前景信心不足是导致市场再度走弱的主因。2012年的政策底与经济底基本重合,市场底则滞后两个月后方才出现,在缺乏超常规刺激政策的情况下,情绪面的扰动是市场反弹后再次回落的主因。2015-2016年的市场底滞后政策底约5个月,“熔断”机制设计缺陷、汇率贬值压力叠加经济修复预期不稳主导了本轮下跌。2018年的政策底至经济底持续了54个交易日,期间宽基指数震荡磨底,市场情绪在三季报业绩不及预期的背景下维持疲弱,随着2019年初经济阶段性企稳,市场情绪才有所修复,市场与经济同步见底回升。2020年政策底至经济底持续了36个交易日,期间宽基指数震荡下行,市场恐慌情绪是主导因素,后续在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和美联储的超常规刺激下经济底与市场底同步确认。 3、政策底到市场底的A股,尽管宽基指数收益大概率仍为负,且伴随着强势行业补跌情形的出现,但市场下跌斜率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结构性机会开始逐步显现,A股并非全无机会。基本面逻辑最顺、业绩最具有确定性的板块是这一时期的领涨主线,比如2020年2-3月的TMT板块和2018年Q4的小盘股,而前期超跌行业的反弹往往不具备持续性。过去几轮政策底到市场底的A股市场,尽管宽基指数在大多数情况下收益仍为负,且伴随着强势行业补跌情形的出现,但市场下跌斜率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结构性机会开始逐步显现,全市场并非全无投资机会。这一时期的领涨主线往往是基本面逻辑最顺、业绩最具有确定性的板块,而不是前期跌幅最大的行业。主要原因是市场在处于磨底阶段时,投资者的情绪与风险偏好也处于绝对底部,同时资金青睐的也是基本面最清晰、上涨阻力最小的板块,而前期超跌行业由于需要数据和更多信息的反复验证,才能确认前期压制因素的根本性缓解,所以反弹往往不具备持续性。比如2020年2-3月,遭疫情负面冲击最小的TMT板块领涨市场,2018年10-12月受益于政策发力“民企纾困”的小盘股先于全A确认底部迎来修复。 4、3月16日召开的金融委会议呵护市场意图明确,引发今年A股调整的部分因素已经得到监管层积极回应,本轮政策底已现。而市场底大概率会滞后出现,当前A股依旧处于磨底阶段,市场底信号的确认需要看到超常规政策的进一步发力或者宏观经济的触底企稳,以及海外负面扰动得到缓释。市场底的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一是超常规政策的持续发力,对投资者预期和信心起到方向性改变,例如2020年2-3月的连续降息、2019年1月的超预期降准、2008年11月“四万亿”财政刺激的推出。二是宏观经济的触底企稳,盈利预期的确定性改善决定了市场的反转,例如2016年初和2012年底经济的阶段性回升。本轮市场底大概率不会和政策底重合,当前A股依旧处于磨底阶段。一是国内经济预期尚不明朗,地产失速下行、局部疫情蔓延、信用坍缩风险仍存等压制经济企稳的约束项未有实质缓解。二是海外冲击也未有逆转或预期强烈改善的迹象,无论是俄乌战争还是美联储的加息缩表均有向长期化演绎的趋势。只有等到政策全面发力导致经济企稳预期成为共识,以及外围负面扰动得到缓释,市场才可以底部确认。 风险提示: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经济失速下行,中美摩擦加剧,疫情超预期恶化,历史数据仅供参考,标的公司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等。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