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仍是市场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后期政策的支持力度有可能加大。各指数短期反弹后,二次探底测试底部支撑。中长期看,随着国内市场估值不断回落,配置价值逐步显现,对长期资金的吸引力增强,底部区间夯实后,应是较好的入场时机。 3月份以来,高波动成为市场的关键词,商品、权益和债券市场的波动率显著放大。俄乌局势的发展令欧洲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其中,法国CAC40指数与德国DAX指数的波动率甚至超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的水平。国内金融市场3月中旬大幅回落后系统性风险释放较为充分,期指市场价格重心不断下移。 资金方面,北向资金全年转为净流出,融资盘连续3周净卖出,外资与杠杆资金阶段性撤离,此外,临近一季度末,资金价格小幅走高,表明市场资金充裕度有所下降,对市场产生一定负面作用。数据方面,3月LPR出炉,1年期与5年期以上LPR均与上月持平,但未来仍有下行空间。 当前,疫情仍是市场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深圳已动态清零,上海等地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对经济后期发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政策的支撑力度有可能加大。各指数短期反弹后,二次探底测试底部支撑的概率较大,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处于相对低位,配置价值逐步显现,若回补3月17日缺口后夯实底部区间,或是布局多单的有利时机。 估值价值显现 市场情绪修复仍需时日 估值方面,目前上证50指数PE为10.16,沪深300指数PE为12.15,中证500指数PE为17.29,分别处于历史54.69、47.07、1.56分位水平。今年以来市场价格不断下跌,市场估值亦持续回落,尤其IH、IF自去年春节后估值已显著降低,配置价值将逐步显现;而IC在去年12月样本股调整后,估值向下修正,整体估值亦处于历史低位。 图为股指期货市盈率(TTM) 基差方面,IC、IF、IH的4月合约基差分别达到57.24、37.57、12.23点,近月合约贴水持续走扩,日间基差波动较大。近月合约贴水幅度创去年9月以来新高,一方面表明市场短期情绪相对低迷,对后市的积极预期减弱,另一方面说明对冲盘力度逐步加大,套保策略的持续加码令基差进一步走扩。相比而言,IH近月合约贴水整体偏低,且其今年以来跌幅最小,表明在面临系统性风险时IH抗风险能力较强,一定程度上能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IC、IF近月合约贴水幅度增加较快,主要因为其样本股成长因子板块占比相对较高,而今年无论大盘成长、中盘成长还是小盘成长因子与其对应的价值因子相比均弱势明显,因此市场对IC、IF的预期不如IH。整体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近月合约期现价差将逐步收敛,市场悲观情绪完全修复仍需时日。 图为三大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基差 图为上证50指数与中证500指数比值 从上证50指数与中证500指数的比值可以看出,自去年2月至9月形成一波流畅的结构化行情(IC强IH弱)后,该比值陷入胶着状态,并维持了6个月的时间,目前IH/IC为0.4461,大的格局上处于0.4364—0.4764振荡区间,目前看市场结构化机会仍在酝酿阶段,跨品种套利策略可暂时回避。 流动性尚可 降息仍值得期待 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的靴子落地,但此前市场已充分消化,短期内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有限。全球央行政策大多处于加息周期,其中英国、波兰、新西兰、墨西哥、加拿大在2—3月份先后加息,通胀压力与跟踪美元利率是主要原因。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继1月份全面降息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要求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再度释放较为积极的货币政策信号,央行随后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实现净投放逆回购,也是对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要求的迅速回应与落实。今年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整体处于货币净回笼状态,共回笼资金3100亿元,其中逆回购净回笼7100亿元,MLF净投放4000亿元。另外,1年期MLF、14天逆回购与7天逆回购利率分别为2.85%、2.25%与2.10%,1年期LPR为3.70%,5年期以上LPR为4.60%,较去年12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未来国内货币政策的空间依然较大,降息值得期待。 外资态度较谨慎 融资余额下降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先入后出,1月24日净流入一度达到458.38亿元的高位,但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外资加速流出。截至3月25日,北向资金净流入-428.10亿元,开通以来累计净流入15917.68亿元。这表明目前外资的态度仍较为谨慎,但国内市场配置价值逐步显现,且长期看,净流入的趋势尚未改变。融资余额反映杠杆资金的心态,截至上周四,融资余额净减少1208亿元,连续3周净卖出,显示整体市场信心不足,下跌动能完全消化尚需时日。市场增量资金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交投活跃度与投资者心态,但随着上市公司回购阵营不断扩大,市场资金有望形成一定的平衡。 综上,随着沙特油田遭遇袭击,地缘冲突有扩散迹象,短期市场高波动或成常态。中长期看,随着国内市场估值不断回落,配置价值亦逐步显现,对长期资金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底部区间夯实后,尤其是回补3月17日的缺口后,或是较好的入场时机。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