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做期货;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做期货。”这句套用《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名言,已经成为期货业的流行语。期货投资的残酷和魅力,令期货市场上的投资者像韭菜般割掉一茬又长出一茬。深圳市德信时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鹰自从1995年进入期货业,至今摸爬滚打15年,不仅没有出局反而越战越勇。 徐海鹰管理的德信时代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三年,专司代客理财业务,主要投资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三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30%。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当年更是获得了340%的巨额收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德信时代所控账户一直空仓。徐海鹰告诉记者,今年六七月份左右,商品市场可能出现重要的转折点,大级别调整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大,他们在静待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的第二个“顶”出现。 受财富效应吸引进入期货 1995年,徐海鹰辞去内地烦闷的工作南下,在广州看到一家期货公司招人,招聘条件只要求具备研究生学历,并没有具体工作经验的要求,徐海鹰就这样进入了全然陌生的期货领域。半个月后,他被公司派往当时的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所在地海口,接受长达三个月的专业期货交易培训。这期间,徐海鹰了解并逐渐熟悉了期货交易的全部规则,并将橡胶、咖啡、棕榈油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当时期货公司坐庄盛行,徐海鹰所在公司参与天然橡胶品种的自营交易,一波行情下来可赚千万元。从那时起,徐海鹰就决心把期货当成事业,他几乎放弃了一切爱好,全身心浸泡在对期货的研究之中。后来他转战中国最重要金融中心之一的深圳,在中期期货、平安期货等公司历任研究部经理、交易结算部经理、业务总监等多职。 总资产亏损2%铁定止损 2007年中,徐海鹰正式辞职,与朋友一道成立了德信时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始职业投资生涯。此时他已经在期货领域浸淫13年,已经形成几条很奏效的战斗经验——第一,坚持寻找行情趋势;第二,风险控制置于首位;第三,交易纪律就是军令。 “当市场内在的驱动力明显发生变化时,正是行情转折点的开始。技术分析方面我一般只看趋势线和形态组合,再结合一下成交量及持仓,其他基本不看。”他说,“人家都说做期货要细一点,我反而认为应该粗一点,细枝末节的行情不值得参与,完全有可能是陷阱。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讲,特别是对大资金而言,只有尽量找到行情的转折点才能赚大钱”。“看不准,宁可不动,不动不亏,频繁交易是期货投资大忌”。 经历2003年一次惨痛交易亏损80%离场后,徐海鹰一直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他认为,每一次期货交易,就是打一次战役,必须有明确的计划、目标和钢铁般的纪律。德信时代制订的交易纪律是,如果单笔一次交易总资产亏损2%必须止损,如果盈利回撤20%必须平仓。通常头寸规模最大不能超过总资金的50%,相关品种单向持仓不超过总资金的30%。“严格执行这套铁律,即使出现过山车行情也来得及平仓。除非出现系统性风险,无法平仓”,他说。 正是因为严守纪律,去年即使在对大势判断失利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保住了绝大部分胜利果实。 2009年初全球救市后,商品开始反弹。徐海鹰认为实体经济尚需恢复,商品价格上涨缺乏支撑。但事后他承认当时对流动性的影响力估计不足,完全没有料到商品会涨这么高。2009年铜上涨超过100%。2009年五六月时他判断铜的反弹应当结束,尽管参与了前期的反弹上涨行情,但是在沪铜价格上涨到4万元/吨左右时便出手做空,结果铜经过反复震荡后不跌反涨,蹿到5万元/吨。期间他们尝试多次做空沪铜均告失手,多亏2%止损铁律,每次犯错均迅速平仓,之后一直选择空仓策略,耐心等待机会。 其实,不少投资者也知道设置止盈止损点,但不能果断出手。徐海鹰认为有这种性格弱点的人不适宜做投资。 一波铜交易曾获利340% 依据这套理论,2008年徐海鹰果断出手做空铜,一举赚得盆满钵满。 2008年4月,当时原油已经到120美元的历史高水平,美元指数处于71美元的较低水平,而美国、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相继破裂,美股、中国股市均已先行大幅调整,资产价格下跌趋势已经形成。此时大宗商品却仍然在高位震荡,徐海鹰判断大宗商品市场正在演绎最后的疯狂,孕育着巨大的抛空机会,并据此制定抛空铜的投资计划。2008年7月份开始实施具体的操作方案,公司所管理的期货账户累计抛空沪铜200余手,均价61000元/吨左右,除了在9月中旬完成一次移仓动作,之后一直持有12月沪铜200余手空单。 9月15日美国雷曼事件爆发之后,徐海鹰的投研团队以全球视野分析得出结论:美国次贷危机首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进而造成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中国经济也将受到拖累。需求必将锐减,原本已经泡沫化的价格将会出现大幅度下跌,由此必将带来巨大的趋势性抛空机会。 事实上,雷曼事件的确点燃了大宗商品暴跌的导火索。沪铜短暂反弹后迅速下跌。沪铜自50000元/吨之上直线跌落至30000元/吨以下,之后徐海鹰和他的操作团队所持铜的空头头寸陆续获利平仓,至12下旬全部清仓,此次交易大获全胜,累计收益率超过340%。 期货投资的成功者不超过5% 徐海鹰告诉记者,刚入行时领导曾经说做期货要能吃苦。十多年下来,其中的苦味,他体验至深。每当多数人睡眠或过节时,外盘还在交易,国内的期货投资者神经也得紧绷着。有仓单时每天都在打仗,即使吃午餐也要速战速决。徐海鹰每天都要阅读十多篇的专业报告,除此之外还要花很多功夫收集各方面信息。 “期货投资付出与回报其实不成正比。如果一个人在期货投资中花这么大的工夫,改做其他行业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回报”。他向记者慨叹说“期货交易很摧残人”。在期货公司工作期间,他看到有的投资者账户资产从数十万元到数百元被迫离场,本是风华正茂的中年人,却满头白发苍老得像个长者,不由得让人唏嘘。 期货投资比炒股难得多。了解一个期货品种也比了解一家上市公司难得多。期货投资属于衍生品交易,每一种商品都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每一种商品的市场都是全球性的,一次战争、一次地震、甚至一次特大暴雨,总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在期货价格上放大反映出来。比如智利地震消息一出,铜马上暴涨。不仅如此,商品还具有金融属性。比如原油、铜等商品,资金的推动更会使行情扑朔迷离。因此,期货需要高度专注,最好能够十几年如一日专注一个品种。历经数年现今仍在期货市场搏杀的人,大多是专注于某个品种的人,他们有极其敏锐的盘感。一次价格大波动,一般投资者还未察觉什么,高手们好比秃鹫,在空中盘旋时已经看到了猎物。 徐海鹰本人虽然是受财富效应吸引入行,但是他每每告诫记者,千万不要报道期货投资的惊人收益率,从事期货投资的成功者甚至不会超过5%,绝大多数都是失败者,而且几乎无法翻身。 记者采访时曾问他,“如果你的孩子长大,你会不会让他也做期货”,他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不会。” 徐海鹰简介:1995年进入期货业,先后在中期期货、平安期货等公司担任过研究部经理、交易结算部经理、业务总监等职。2007年从期货公司离职,开始专业投资生涯。2008年组建以投资大宗商品市场为主的资产管理公司,任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 个人特点:偏好宏观基本面分析,精通期货交易策略研究,注重风险管理,善于发现最具趋势性的交易机会,资产管理业绩卓著。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