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能源企业转型报告,日前正式对外公布。这份报告的"作者"是人行太原中心支行。 在对10个地市2624户企业进行为期1个多月的专题调查后,报告最终面众。报告显示,被调查企业中,20.12%的企业已经或正在计划转型,主要转型方向为农业、养殖、商贸服务、房地产、教育、金融、旅游等行业。 转型企业中,国企与私企分别占比为11.3%、88.7%。有一个迹象是,在优化产业结构和应对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山西部分煤焦铁企业,开始尝试转身。 转型企业能源占多数 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山西,煤炭工业占有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是以煤炭工业为基础的重型结构,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居全国第一位,是世界年产1亿吨以上的六大煤炭基地之一。 据调查,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被调查企业已有216户进行了转型,占能源型企业总数的8.23%。转型行业中以煤炭企业为主,占已转型企业的58.79%。这在煤炭大省山西的转型之路上并不多见,金融危机也是促成这种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 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更多的企业走向转型。调查显示,有145户企业正在实施转型,正在转型企业占能源型企业总数的5.53%。 危机之前,已经有很多具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开始转型。人行太原中心支行调查的企业中,危机前已有216户进行了转型,占能源型企业总数的8.23%。已转型企业则以煤企为主,占比达到58.79%。 危机蔓延之时,焦炭出口大幅下滑,煤焦行业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越来越不景气,不少能源型企业的产销受阻,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人行太原中心支行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企业中,有145户企业正实施转型,正转型企业占能源型企业总数的5.53%。同时,还有6.36%的企业正酝酿转型,目标行业集中于农业生态、农产品加工、旅游和服务等行业。 私企的资金流变 在向农业生态工程的转型中,孝义恒泰焦化厂可算是较早"吃螃蟹"的。 1998年,在原洗煤焦化厂被污染的土地上,恒泰焦化厂组建了恒泰科技生态有限公司,按照其最初的远景规划目标,公司将大力推广高新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建设高标准的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园,最终形成集园林绿化、花卉、水族、特色养殖、绿色食品开发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个当年"大胆"的选择,在该公司董事长郭文敏看来是超前的。"当初之所以搞这个,也是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反复的推敲论证,我们认为高科技有机生态农业前程远大,既有无限商机,又对改善人们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郭文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恒泰的积极转型,受到孝义市政府和当地银行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公司2002年一年的再建项目700余万元的投资中,其中信用扶持资金就达500多万。 和焦炭相比,生态农业投资大、收益晚,在接受采访时郭亦坦言,"确实不好干。"尽管如此,目前恒泰科技生态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培育了"土肥-种植-加工-销售"的立体化良性循环农业模式。 像恒泰这样从最初的能源企业,转而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在山西并不在少数。在众多煤焦生产地,一场轰轰烈烈的转型潮早已开始。金融危机的出现,更成为这场转型战役的"催化剂"。 2008年,山西省32家小额贷款公司相继成立,10亿元民间资本注入信贷领域,其中,由煤焦行业个人投入的资本占60%以上。 作为集煤炭产销于一体的大型煤炭企业,忻州五寨县凯源工贸有限公司于2008年先后在忻州、五寨两地出资9000余万元开发集办公、住宿、商铺于一体的房地产业,实施了由煤向房地产业的跨越。 能源企业的集体转型 转型路,也并不仅限于民营企业。 2008年,已经走向多元化的兰花集团,在阳城县投资近6亿元修建滨河住宅小区。该小区建筑面积达30万平米,可容纳3000余户家庭入住。 无独有偶,阳煤集团也于2008年投资建设了太行国际新城等一批房地产项目,目前国际新城主体全部封顶,完成投资2.8亿元。 典型案例,也只能成为冰山一隅。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历时一个月的调查,数据详尽,更具说服力。截至2月末,全省被调查能源型企业累计投向其他产业资本达194.67亿元。在被抽样的10个地市共2624户企业中,20.12%的企业已经或正计划转型,其中的不少能源型企业都有明显转型意向。 调研结果表明,煤矿企业、焦化企业、冶炼企业、化工企业、其他企业转型占比为24.70%、43.71%、33.92%、41.03%、7.04%。这些企业,主要转型方向为农业、养殖、商贸服务、房地产、教育、金融、旅游等行业。其中,近四成企业转向了生态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和商贸服务。 政策下的资金运动 如此大规模的"转型运动",并未出乎人意料。 在山西的发展战略里,早就清晰地标注,由煤炭、电力、焦化、冶金等"四老"产业,向煤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工业和旅游等"四新"产业转型。同时,在《山西省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包含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整合目标,山西省遍地开花的煤企便成为首要的整合目标,这也成为能源企业转变发展方向的"推动器"。 在此情况下,能源产业资本向其他产业大量转移。而能源企业通过转型,在优化企业自身的同时,整个社会也开始收益。企业转型后,原煤矿伤残人员、兼并重组下岗失业人员等剩余劳力可以得到有效安置和有序转移。 截至2009年2月末,山西省能源型企业通过企业转型,共安置剩余劳力26.94万人。同时,环保一直是山西人的隐痛,通过转型,不少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得以实现。2008年山西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30.8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5.88万吨,分别比2007年减少7.83万吨、1.54万吨。两项污染物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减排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企业转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扶持。 目前,山西省政府、国家开发银行分别投入4亿元,成立了创投引导基金以引导煤焦等能源资本转移。政府引导下,煤焦企业将自有资本积极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教育产业等其他产业,实现了资本合理转移。 根据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统计,截至2009年2月末,煤焦等传统行业贷款余额523.99亿元,同比下降32.44%。企业转型项目贷款余额达96.31亿元,同比增长21.03%。 良性循环开始后,最终换来的是双赢局面。2008年以来,各金融机构投放到煤焦等传统行业的贷款受价格波动影响,风险集中。而煤焦企业转型使得金融机构有效调整信贷结构,通过扶持企业转型发展,规避了原有煤焦行业的信贷风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