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游PX新产能释放在即加工差持续压缩 截止2021年12月初,中国PX产能基数达3208万吨,年内PX市场合计新增产能605万吨/年,产能增速达到23%。自2018年以来,PX年产能平均增速高达25%。2022年预估新增投产装置合计1010万吨,产能增速达到17%。PX装置开工率与PX生产效益、PX常规性检修、PX生产企业性质等多重因素有关。 如2021年PX开工率因生产效益良好而高位平稳运行,年内平均开工率达到78%。随着中国PX供应的增加,海外PX出口压力逐渐增加。近两年PX的开工率明显低于2018-2020年同期水平。进入2022年,因石脑油供应偏紧生产效益变差导致PX开工率稳步下滑,但目前随着生产效益的好转叠加二季度前期装置检修产能恢复,PX二季度开工率提升供应偏宽松预期。 图表 1:2021年PX产能投放情况 数据来源:CCF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 2:PX产能及增速 图表 3:PX国内装置开工率 数据来源:CCF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2022年国内PX产能继续保持扩张态势,且产能投放力度仍然较大。根据统计,2022年国内共有4套装置合计1010万吨产能投产。 从产能投放节奏来看,2022年内实际贡献产量的装置预计有3套,其中浙石化4#250万吨/年PX装置下游配套了360万吨/年的PTA装置,华联石化100万吨/年的PX装置下游配套了250万吨/年的PTA装置。 此外,从投产时间来看,浙石化4#虽在2021年底投产,但据悉满负荷后另外一条200万吨/年的生产线或有停车计划,因此在下游新材料2期投产前,PX净增量并不明显,盛虹石化PX投产时间推迟至年底。总的来说,PTA产能也处于大幅扩张阶段但其对应的PX需求量低于产能扩张幅度,预估后期PX-NAP的利润持续收窄。截止2022年5月份,PX进口依赖度占比28.64%,随着PX产量稳步提升,PX进口量进一步下降。 图表 4:2022年PX产能投放计划 数据来源:CCF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02 PTA产能扩张格局下,产业链利润待重新分配 PTA产能扩张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产能投放高峰期集中在2011、2012、2014年,因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为刺激国民经济,传统化工行业资金密集型企业获得投资,聚酯产业链上下游在此后获得大规模投产。 第一阶段(2008.06-2011.03):2009-2011年,PTA生产的盈利在1000元/吨以上,各路资金陆续上马新项目,同时下游聚酯产能扩张,供需错配,PTA供需偏紧。 第二阶段(2011.03-2018.09):经过一轮的PTA产能扩产高峰后,2013年之后,PTA的扩产速度明显开始放缓。经过13年缓冲,2014年又迎来产能投放大年,新增投产1340万吨,总产能达到4300万吨左右,产能增速达到36%。 按照下游聚酯开工率75%测算原料需求量,PTA行业确实面临产能过剩的态势,PTA大厂为了挺价联合降负,但因下游需求拖累叠加成本端走低,保价效果不佳。产能的快速扩张压缩行业利润,倒逼产能出清,2016年远东300万吨及翔鹭石化440万吨产能装置停工。 第三阶段(2018.09-2020.11):从2019年四季度以后又迎来PTA产能投放的高峰,2020年全年投产累积1600万吨,总产能达到5703万吨,全年产能增速高达17%,而多套大型装置产能投产持续压缩行业利润,PTA加工价差从2019年均1000元/吨左右下降至2020均595元/吨。 新增产能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可以做到300-350元/吨,但市场上的装置,尤其是产能小于100万吨的装置,其成本高达600-700元/吨。在产能投放周期下,小装置势必会因为亏损而逐步让出市场份额,进而退出市场。该阶段PTA现货的加工费约为390元/吨,处于近3年来的最低水平,大部分装置均已陷入亏损,从而导致装置检修降负开始增加。 第四阶段(2020.11-2022.02):2021年PTA产业多套大型装置投产,投产总规模达到860万吨,产能增幅达到15.08%。2022年PTA产业将继续高速扩能,预估累计1110万吨产能投产,按现有总产能6623万吨计算,产能增长率将达到16.91%。2023年行业普遍进入过剩格局,PTA价格重心或下移。 从利润端考虑,未来PTA加工差仍将压缩,从现有的400-600继续下移,大型装置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假设自2021年起每年有将近10%以上落后产能退出,行业集中度业务规模前五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将会达到63%左右。行业龙头炼化一体化企业可以在行业整体过剩之时利用成本优势及庞大产能基础上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而成本高的小产能如100万吨以下将会以破产清算及供给侧改革的方式退出行业。 图表 5:PTA产能投放阶段 数据来源:CCF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 6:2021年PTA产能投放情况 数据来源:CCF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 7:PTA产能及增速 图表 8:PTA加工费情况 数据来源:CCF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 9:2022年PTA产能投放计划 数据来源:CCF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03 下游聚酯投产供需错配或引发PTA阶段行情 2021年PTA下游聚酯产能投放447万吨,投产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2021年聚酯总产量为573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469万吨,增幅为8.9%。截止2022年4月聚酯新增产能为215万吨,新增重庆万凯60万吨聚酯瓶片;独山能源30万吨,配套生产涤纶长丝;双星彩塑25万吨,配套生产聚酯薄膜;海宁恒逸新材料25万吨,绍兴元垄25万吨,嘉通能源30万吨,均配套生产涤纶长丝,综合来看长丝新产能产量贡献量不少。 从开工率方面来看,一季度聚酯开工率明显高于近四年同期水平,主要因涤丝工厂面临需求滞涨,在成本端向上突破状态下,长丝价格跟进,但需求拖累,效益偏弱。聚酯面临“高成本、高开工、高库存”的“三高”压力,终端弱开工的同时弱投机。但3月底之后开工率同比大幅下滑,主要是受俄乌冲突、上海疫情影响市场对于需求板块信心疲弱。 因上海疫情外溢,江浙各地物流及卫生管控措施进一步升级。产品库存高企、效益亏损、叠加物流运输的不畅,聚酯大、小厂减停产动作明显,聚酯开工大幅下滑。目前疫情依旧呈现多点散发,需求环节支撑依旧偏弱,预计聚酯开工回升力度优先,5月平均开工率预期仅在 83%附近,且产业链传导略显不畅。 图表 10:2021年聚酯产能投放情况 数据来源:CCF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 11:聚酯产能及增速 图表 12:聚酯开工率 数据来源:CCF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 13:2022年聚酯产能投放计划 数据来源:CCF 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04 总 结 (一)PX年内投产计划推迟 加工利润仍有压缩空间 PX目前暂未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但其进口依赖度已经由50%降至31%,随着PX产能后续集中投产其产量稳步提升,PX进口量将进一步下降。据闻盛虹400万吨装置要延后到年底投产,2022年PX投产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投产压力不大,预估二季度PX供应仍偏紧。 (二)PTA投产集中在四季度 实际投产增速不及预期 2022年PTA仍然在产业投产大周期,年内预估累计1110万吨装置投产,但Q1仅有逸盛新材料3#360万吨装置投产,其余均在Q4投放,因此在Q2-Q3或出现供需错配。2022年PTA产量为5638万吨,产量增速和2021年接近。考虑部分装置都集中在四季度投产,叠加装置检修损失及装置长停的可能,预估有效新增产量410万吨,预估实际投产增速为6.19%。 PTA单套产能较大,产能结构逐渐优化,如规模在100万吨以下的装置,其加工成本在800左右;规模在100-150万吨的装置,加工成本在600-700左右;250万吨以上规模的装置多为炼化一体化装置,一般工厂会结算综合利润。 2022年均衡加工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均衡加工利润维持在200-300区间。因聚酯端上游PTA产能增速大于下游聚酯,国内整体PTA产能过剩格局。PTA行业集中度较高,因产能集中产业对于现货市场的把控能力强,如主流供应商通过控制现货流通性来操作现货。且行业龙头炼化一体化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其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从而打开出口窗口。 (三)聚酯年内投产相对均衡 三季度开工难回高位 2022年投产的聚酯装置中涤纶长丝产能占比较大,产能合计345万吨占比45.7%。聚酯产能相对于PTA单套产能较小,其投产计划安排的相对均衡,基本上每个季度都有产能投放。当该季度聚酯产能投放2、3套而PTA没有新增产能投放时,则供需错配就会引发PTA出现阶段性行情。 目前疫情依旧呈现多点散发,需求环节支撑依旧偏弱,预计聚酯开工回升力度有限,5月平均开工率预期仅在83%附近,且产业链传导略显不畅。因2021四季度产业空档期又比较长,借鉴G20时期的经验,考虑到2022年9月亚运会可能会影响到浙江周边的聚酯负荷,年初时预估2022年上半年可能是聚酯负荷持续高开的时期,而8-10月份聚酯负荷则会低于全年平均水平,然实际的走势却是大相径庭。 一季度聚酯负荷高开,大体还是非常符合预期,哪怕是产品库存高企、需求偏弱的担忧下,因此聚酯装置减产之争持续升级。但是进入二季度,事态发展却急转直下。受到疫情因素影响,物流运输受阻,产业链上下游均开启减产降负动作,聚酯负荷也从月初近92%高位,直接降至最低接近78%,4月底到5月初也仅在80%附近低位震荡。 照此情况推演下去,考虑到疫情仍在反复,谨慎预期下假定6-7月底聚酯负荷恢复到83-84%,8月份大体仍处于需求适度恢复的淡季氛围中,则三季度可能要经历最为惨淡的负增长,而上半年聚酯产量可能要零增长。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