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豆进口量屡创新高的情况下,近期却出现大豆压港的现象。 “目前国内港口的大豆库存数量已经达到560万吨了,超过正常水平的一倍,为历史最高库存。”上海一大豆贸易商李先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说。 中国汇易网负责信息采集的屠小姐也表示,现在港口确实积压着很多进口大豆,平均每个港口有30万吨大豆,而且这种现象估计会持续到7月份。 上述贸易商李先生表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去年年末豆粕的价格比较高,油厂有很高的压榨利润,很多公司都集中订货,步调比较一致,从而使大豆集中到港,出现了比较极端的情况。 据了解,今年3月份以来大豆月度进口量均在400万吨之上,目前到港的大豆基本都是买家在两三个月以前就预定好的,“当时的订单量确实很大。”. “港口大豆库存的增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从4月份后开始增加,6月份集中到货,就集中显现出来了。”屠小姐说。 但集中到港只是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油厂近期出现亏损而不愿继续生产,使得积压在港口的大豆越来越多。 “前期豆粕价格持续下降,从而油厂出现亏损。”贸易商李先生说,“像山东的一些油厂已经减少开工,往后可能是华南一带的加工厂。压榨利润不好的时候,一些工厂会停工检修,开工会减少一些。” 李先生还表示,亏损是年后逐步出现的,近期豆粕价格下跌比较快,体现得更明显。山东个别油厂宁可不卸掉积压在港口的大豆也不开工,不然会持续亏损。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大部分企业属于亏损生产,有些油厂不得不继续生产,因为大豆压在仓库和港口,对企业也是不利的,所以即使价格低,也要生产,也要出一些货。 李先生认为,这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如果压榨利润很好的话,肯定会加大进口,拼命压榨;而如果出现亏损,自然会放缓进口。 李先生预计,现在这样的库存,消化周期会比较长,至少要两个月以上。因为现在豆粕价格处于低位震荡,消化起来会慢一些。 “后期主要还是要看国内的市场形势,国内油脂厂的加工能力是有的,油厂能消化那些大豆,但主要是看市场能不能消化。”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后期如果豆粕和豆油价格持续上涨,油脂厂就会扭亏为盈,但价格是否能够持续上涨,这个不太好说。” 北京东方艾格油料行业分析师陈丽娜表示,一两个月内减少大豆进口,目前这样的情况会得到缓解,但总的大豆年度进口量还是会比较大。 相关新闻:5月豆油进口量环比增加129.53% 昨日(6月22日),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5月进口豆油及其分离品3.42万吨,环比增加129.53%,5月豆油进口总额达到 3080万美元。其中,从阿根廷进口的豆油占近7成,为2.34万吨。但这并不意味着自今年4月起的中阿豆油贸易纠纷已经开始缓和。 业内人士称,“129.53%的增幅”主要是针对经过提炼或者其他加工程序的豆油及其分离品,而非中阿贸易争端中所涉及的毛豆油。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5月单月豆油进口量激增,但1~5月累计进口豆油19.3万吨,仍然比去年同期减少73.1%. 据报道,对食用油的巨大需求将促使中国很可能在接下来的7~9月恢复大规模采购阿根廷豆油,并加速进口。国家粮食局粮油信息中心则预测,今年中国豆油进口量将从上一年度的约250万吨降至140万吨。 除了豆油,进口量增长的油脂油料还包括大豆。海关数据显示,5月进口大豆436.72万吨,环比增加4.1%.1~5月累计进口大豆 1960万吨,同比增长12.77%.而棕榈油、油菜籽等油脂油料5月的进口量却出现下滑。其中,棕榈油及其分离品进口量为47.07万吨,环比减少 11.5%;油菜籽进口量为11.14万吨,环比减少3.05%.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